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高手在民間 花千骨駐顏術

高手在民間 花千骨駐顏術

「花千骨」裡面唯美愛情故事、修仙駐顏之道如夢如幻,讓觀眾神往不已。不過在道家看來這可不是神話,修仙駐顏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人人皆有「修仙」的慧根。唐代的司馬承禎就是這樣一位高道。

司馬承禎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七十多歲時受唐玄宗邀請到京,望之如三十。京城各界民眾望其風采如現在年輕人追星,堵塞了長安的道路。李白等追星族乾脆不遠千里追到了天台,留下了「瓊樓玉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的詩句。

司馬承禎認為人的天賦中就有神仙的素質,只要「遂我自然」、「修我虛氣」,就能修道成仙。

「花千骨」劇中修鍊的仙術層級由低到高分別是:初識,聆音,破望,知微,勘心,登堂,舍歸,造化,飛升。

司馬承禎的修仙的過程分為「五漸門」,即齋戒(浴身潔心)、安處(深居靜室)、存想(收心復性)、坐忘(遺形忘我)、神解(萬法通神),稱「神仙之道,五歸一門」。修道分為「七階次」,即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

丨敬信

相信人人有道性,人人可「成仙」。

丨收心

心念專一,看淡世間得失。

丨簡事

提倡簡單生活,一件事做好即可。

丨真觀

常觀己之真性,頗類佛家「觀自音」。

丨泰定

心無雜念,安靜入定的狀態。

丨得道

心無雜念,進入先天虛無道「仙境」。

以上整體可概括為「簡緣」、「無欲」、「靜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戒」,就能達到「與道冥一,萬慮皆遺」的仙真境界。

司馬承禎具體練功為「坐忘」,來自於道家祖師莊子。

選一安靜通風之地,雙腿正坐或盤坐,身體中正,手自然放在雙膝上;雙目微閉,兩耳返聽;口需微閉,舌抵上齶;自然呼吸。隨著靜功層次的不斷深入,鼻息應當逐漸做到深、長、勻、細、微。達到以上要求之後,即可逐步鍛煉「聽息」的功夫。所謂「聽息」,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初步用功,只用耳聽,不加意念。聽到後來,心息逐漸相戀相依,雜念不知不覺泯滅,連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漸也就到了入靜的境界,「外不知有物,內不知有身」。

司馬承禎於坐忘功後,還常練按摩和服氣法,這也是他青春長在的妙法。

丨內氣乾洗臉

練功後手上的磁場會增加,手心會微微發熱,不要浪費了,雙手從上到下按摩臉部,道家謂之乾洗臉。

丨服氣法

意念吸氣時間氣從臉部毛孔入,呼氣時觀想氣入丹田,內氣溫潤全身,此法久練皮膚如嬰兒。

歡迎直接留言,與小編交流~

尋道網:道醫之家公眾號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咱肚裡有乾坤

TAG:道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