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墨與色│當代書畫名家系列評論:王進

墨與色│當代書畫名家系列評論:王進

王 進

1954年出生於山東曹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菏澤學院美術系教授。1982年畢業於曲阜師大美術系,先後在北京畫院王明明工作室和中國國家畫院首屆人物畫課題班劉大為工作室深造。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曾先後獲得銅獎、金獎和山東省美展一等獎。代表作品有《六月天》《秋韻》《相馬圖》《竹林七賢》等。 國畫作品及論文多次發表於美術類重點刊物。出版有《王進畫集》等,並在國內外多地舉辦個展和聯展。

靈魂深處的自尊與自愛

——談王進的寫意人物畫

文│褚 海

我與王進先生沒有正式見面之前,早就已經通過多種途徑熟悉了他的名字。事實上,在這個不大的城市裡,在這個城市裡不大的藝術圈子裡,想繞開王進這個名字都很難。王進先生是一位以寫意人物繪畫而知名的菏澤籍畫家。他以紮實的藝術功底和鮮明的繪畫風格,拉高了魯西南一帶人物畫創作水平的標杆,應該說在高手林立的國內中青年人物繪畫領域,以王進的藝術水準絲毫不會遜色。在幾十年的繪畫創作中,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人物的典型形象,在給我們帶來藝術享受和精神震撼的同時,也讓我們在喧囂塵世中感受到靈魂深處的自尊、自信與自愛。

王進的人物繪畫最早進入藝術界主流視野的是其上個世紀末創作的《秋韻》《六月天》等作品。作為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相繼在全國性重大美術展覽中入展、獲獎。尤其是前者,在1998年一舉榮獲了中國美協主辦的「慶祝澳門回歸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同年又入選了全國第九屆美展。在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中,充滿著對魯西南農村生活場景的追憶與抒情,展示了一位當代畫家濃厚的家園情結和對土地的虔誠膜拜。他熱愛這片生他養他的厚重大地,關注著這片土地上的時代變化、社會變遷以及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的喜怒哀樂。在繪畫的表現形式上,王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由蔣兆和、方增先、劉大為、王明明諸家帶來的現實主義的影響,作品中明顯地透露出東西方藝術融合的痕迹。但王進的高明之處體現在能於寫實和寫意之間尋求到一種巧妙的平衡和呼應關係,在造型精準精到的同時,又儘可能地呈現出了筆墨的情趣感和表現力。

著名作家耿立先生在《走進王進》中說:「王進的繪畫最感人的是他的魯西南人物……他熟悉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聲一咳,王進表現的這一部分是一種人生的苦痛。一個畫家的質量,在於表現生活和藝術的深度,在於表現自己體驗的深度……」進入新世紀以後,王進又創作了一批鄉村題材的作品,如《賞荷圖》《秋實圖》《豐樂圖》《賞秋圖》《春消息》《家鄉九月》等,延續了他對鄉土人物和鄉間風物的系統探索。但有所突破的是,他更加強調了對筆墨語言的提煉和對書法線條的運用,人物造型上也更加概括,往往只通過身姿、手勢、腰腿等簡練幾筆就把人物的動態和情態刻畫得栩栩如生。在表現題材上,他將筆觸深入到魯西南大地的根底,讓葫蘆、柿子、鋤頭、茶壺、魚竿、鑼鼓、鐃鈸等這些帶著泥土芬芳和生活氣息的鄉間物什「登堂入畫」,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古裝人物繪畫的表現領域和情感內涵。

2007年,已屆知天命之年的王進先生再次負笈京華,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中國國家畫院首屆人物畫課題班劉大為工作室進行深造。事實上,這時的王進已在一所地方高校的美術專業任教多年,且在繪畫創作和學術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是對藝術的摯愛促使他再次走下講台,背起畫板,去接受更高水平的藝術學習。事實證明,這一段訪學經歷確實讓他受益匪淺。在他後來的創作實踐中,那種因文化地理性的邊緣化限制而帶來的認知局限和審美束縛已然不見了蹤影,更多的是對「筆墨當隨時代」的深層體味,是對現代性審美意識的深度理解,是對現代與傳統從對立到互融再到重建的深刻把握。尤其是自2010年以來,他的作品無論是在表現形式上,還是在繪畫技法、筆墨營造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在繪畫的風貌和格局上也有了很大拓展。通過全面考察他近幾年的創作,我個人能感覺到他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制高點。

我們都知道,造型與筆墨是寫意人物繪畫的兩大基本元素。如何處理造型與筆墨之間的關係,是傳統人物繪畫千百年來一直在解決但始終未能解決的藝術命題。我一直認為,沒有形的支撐,就不可能出現好的筆墨效果;但沒有了筆墨的造型同樣是空洞的、虛假的,是沒有生命力的。寫意人物畫如何達到「形神兼備」,不僅要在技法層面討出路,更多的還是要在精神內涵方面下一番苦功夫。與很多成功的畫家一樣,王進也是在對這一對矛盾的處理中逐漸積累了繪畫經驗,再通過不斷地豐富自己內在的文化修養和文人氣質,逐漸開啟了自己卓然獨立的繪畫空間和筆墨境界。

古賢高士是王進的人物畫中為人所樂道的題材。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如《竹林七賢》《江山留勝跡》《南山坡上野梅開》《江漢曾為客》《我看青山多嫵媚》《坐看風起時》等,一方面他在技法上很巧妙地完成了對人物形象和筆墨造型的處理,另一方面又對表現對象的精神氣質進行了細緻精微的展示。王進善於抓住表現對象的內在氣質,採用意象造型的方式,用中側鋒線條寥寥幾筆勾勒出形體,精準而不拖泥帶水,凝練卻又富含變化。然後再用淡墨淡色完成多層次的暈染,使得人物造型憨態可掬,筆墨稚拙,童趣十足,給人一種「不似之似」的藝術效果。再如他的古裝仕女系列作品,可以看出王進在線條的趣味性上做了很多實踐和調整。他在繪畫中注重「書法用筆」,很少刻意追求那種華麗的豐腴的流暢感,而是在筆鋒時快時慢的運行過程中尋求一種古拙的味道。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藝術狀態。

除此之外,王進還精於造景與造境。與簡練概括的人物形象相比較,王進對人物之外配景的處理似乎傾注了更大心血。比如在造景設置上,他往往在畫面的顯著區域布置以山石、蒼樹、木棧、竹枝、野梅以及古琴、棋盤、酒杯等具象。這樣一來,使整個畫面在虛與實、干與濕、燥與潤、濃與淡的變化對比中增添了筆墨的豐富性和情趣感。在造境與造意上,他將山水畫中寂靜空靈的詩意和吞吐自若的氣象融入人物畫中,同時又把花鳥畫中的自然野逸之味注入作品的氣息中所以在王進的作品中,始終彌散著一種令人嚮往的精神魅力、一種直逼心靈的文人氣場。

記得去年冬天,我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一篇關於王進的文章時寫了一段附識:「先生質樸,拙於逢迎,然筆下生風,畫功日盛,實為當代人物畫之重鎮。」熟悉王進的朋友都知道,他不是那種喜歡門庭若市、熱衷迎來送往的畫家,他骨子裡有著一種清瘦的、絕塵的文人氣質。這種不善也不屑與世俗為伍的個性深深地體現在他的繪畫中。也許會有人認為,他的作品在精神上和氣息上似乎缺少了一種蓬勃的激情和心勁。但王進的作品是柔中帶著鋼的,看久了就會慢慢感受到一股來自精神底層的堅實力量。

丁酉冬月于山東菏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群落 的精彩文章:

TAG:書畫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