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7:雪入紅爐映梵音,茶香裊裊禪更禪

57:雪入紅爐映梵音,茶香裊裊禪更禪

1

與淅瀝綿綿的春雨相比,我更喜歡簌簌無聲的冬雪。

春雨無聲,可以沁人心脾,但容易讓人情懶意濃。雪夜俱寂,能夠讓人思索,最宜恬靜坐忘,品味思想。因此,如果說春夜最好吟詩,那麼雪夜最宜談禪。

2

事實上,中國禪宗史的重要開端,即是發生於一個寒冷的冬夜。

距今1500年前的公元520年,時為北魏正光元年,當時正是中國南北分裂之時,中國北方有一位叫神光的僧人,來到了少林寺。

在這個寒冷的冬夜,他誠摯而堅定地候在一位叫做達摩的印度來華禪師門前,唯求得到達摩大師的開化指教。

當時正是臘月初九——正是今天,天降大雪。到了天明,積雪過膝。為了表達自己的學習誠心,神光和尚甚至用利刃自斷左臂,最終感動達摩大師,而得以首肯入室從學,達摩並更神光之名為慧可。

於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中國的禪宗二祖得以誕生。其後經過三祖、四祖、五祖,到六祖慧能,而最終使禪宗光大於華夏,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

除了二祖慧可這段與冬雪的淵源之外,冬雪以其晶瑩剔透、幻化易失的形象,也得到禪師重視,被廣泛用來談佛性、喻真如,話空有、說來去。冬雪也融入禪師的話頭、禪語和思想之中。諸如「雪上加霜」、「庭前殘雪日輪消」之類的語言在禪師那裡就充滿了生動的哲理。如:

1

僧問:如霜如雪時如何?

師曰:猶是污染。

2

石頭(和尚)曰:「汝見個什麼道理便禮拜?」

師曰:「據某甲所見,如紅爐上一點雪。」

3

僧問:放鶴出籠,和雪去時如何?

師曰:我道不一色,如金剛倒。

第三個對話更是被後世禪師廣泛引用,並將之簡稱為「紅爐一點雪」。其意是說,一旦見參透,悟得禪道,則會如雪入爐,心裡透明、豁然開朗、了無掛礙、佛性顯現。

4

由於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印度的禪學根本不可能產生中國文化中的雪夜談禪的美學意境。

為什麼談禪時,飛雪能入紅爐?

因為紅爐不僅是禪,也是茶。圍爐話禪,茶香裊裊,若有若無,無中生有,有中還無。紅爐禪茶,這正是一種中國禪思!

引雪談禪也是中國傳統文人入禪的重要法門。雪入紅爐,佛性顯現。像著名禪話「紅爐一點雪」即受到文人的喜愛。宋代有詩:

4

昔年曾見琅琊老,

為說楞伽最上乘。

頓悟紅爐一點雪,

忽驚暗室百千燈。

便超十地猶塵影,

更透三關轉葛藤。

不住無為方自在,

打除都盡即南能。

禪不是用來談的,但談禪卻能讓人愉悅。所以,風雪夜歸,頂緊柴門、圍爐話禪也就是文人最易達到的一種幸福生活。因為這與物質無關。

推 薦 閱 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奶茶妹妹章澤天被問最愛劉強東什麼?網友;不是為了錢?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