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當我們揭穿了導致心臟病的罪魁禍首後,你還會中招嗎?

當我們揭穿了導致心臟病的罪魁禍首後,你還會中招嗎?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好比一個永不停止的動力泵,時時刻刻為人體血脈中物質的輸送和轉換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而「心肌梗死」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病,是我們常說的冠心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類型,可導致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進而發生心跳驟停、猝死,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膽固醇是導致「心肌梗死」的主要「元兇」。

下面,讓我們一步步揭開膽固醇「叫停」心臟跳動的「內幕」。

一、什麼是心肌梗死?

所謂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壞死。可並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嚴重的可危及生命,導致猝死。

二、心肌梗死的病因是什麼?

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是心臟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並進而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冠狀動脈管腔,導致局部心肌缺血、壞死。

三、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幕後真兇」是什麼?

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胰島素血症、肥胖等諸多因素,其中高脂血症是最主要的因素。所謂高脂血症也就是高膽固醇血症,可見膽固醇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中扮演了「幕後真兇」的角色。

四、什麼是膽固醇,它是如何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並導致心肌梗死的呢?

膽固醇是一種人體不可缺少的脂類物質,在細胞膜的成份、激素的合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的身體可以在肝臟合成膽固醇,也會從食物中獲得膽固醇。膽固醇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膽固醇,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在人體內轉運。

人體內的脂蛋白膽固醇分為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容易進入人體動脈血管內皮,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通常被叫做「壞膽固醇」。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將多餘的膽固醇轉運出動脈,所以叫作「好膽固醇」。

當人體血液膽固醇處於高水平狀態時,動脈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粥樣硬化斑塊不斷長大,使動脈逐漸狹窄甚至阻塞,影響血液和氧的輸送,就會引起心絞痛、心肌缺血梗死等冠心病。而且,一旦斑塊破裂,使動脈迅速堵塞,就會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導使患者發生心臟急性驟停、猝死。

由此可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是心肌梗死的「罪魁禍首」,控制和管理好膽固醇是預防心肌梗死的關鍵措施。

五、如何管理膽固醇,預防心肌梗死?

2017年7月,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資訊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5家專業機構聯合發布了《「管理膽固醇,防心梗」核心提示》,呼籲公眾和高危人群從監測血脂、管理「壞膽固醇」、識別心梗前兆等方面入手,防範心梗的發生。

1.定期測量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心梗關係密切。所以,要定期監測血脂,及時了解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監測的重點對象包括:已有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或中風患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吸煙者;有心肌梗死或中風家族史;有高血脂家族史;絕經後女性;40歲以上男性等。

2.科學控制飲食

一是要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黃油、油炸食品等。二是要避免高糖食品。因為當體內糖分營養過剩時,就會轉化成脂肪的形式存在人體,導致人體膽固醇水平升高。三是要多選擇食用一些能降低體內膽固醇水平的食品。如大豆製品、香菇、木耳、大蔥、洋蔥等。而且,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因為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可與膽固醇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

3.堅持適量運動

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

4.規律愉快生活

飲食起居要科學合理,切忌暴飲暴食。睡眠要充足,成年人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盡量在晚上11點之前要入睡。同時,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減少精神壓力,使人體生物鐘規律運行。否則,一旦生活規律被打亂,導致機體代謝紊亂、情緒煩躁,造成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上升。

5.另外,冠心病患者及心梗高危人群應遵醫囑堅持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使膽固醇長期維持在目標水平以內。

六、要警惕心機梗死的先兆癥狀

心肌梗死常見的先兆癥狀有:近期內心絞痛發作頻繁;突感胸悶不適,活動後有心悸、氣短、呼吸困難的表現;胸痛劇烈,伴有噁心嘔吐、出汗、胸悶、心慌等癥狀。患者在出現上述任一癥狀後,應及早到醫院診治。

一旦突發心梗後應立即使患者平卧,切勿隨意移動,並第一時間撥打120。同時,打開門窗,鬆開上衣,持續呼叫患者使其保持清醒。若此時患者已失去意識,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並保持電話及救生通道暢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膽固醇 的精彩文章: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