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謊言與真相
羅生門
Rashomon【1950】
導演: 黑澤明
編劇: 黑澤明/橋本忍/芥川龍之介
主演:三船敏郎 / 京町子 / 森雅之 / 志村喬
類型: 驚悚/劇情/懸疑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文
上映時間:1950年8月25日
片長:88分鐘
劇情簡介
羅生門,日本京都的正南門。雲遊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門底下避雨,三人閑聊,話題開始,故事的序幕拉開:一個武士和他妻子路過荒山,遭遇了不測。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慘遭殺害。慘案如何釀成?兇手、妻子、借武士亡魂來做證的女巫,都各有說法。真相只得一個,但是各人提供證詞的目的卻各有不同。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人人都開始敘述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慘案,成了一團撥不開看不清的迷霧。談論完畢,雨過天晴。砍柴人在羅生門旁發現一個哭泣的棄嬰。他決定收養下來,抱著嬰孩往夕陽深處走去。
影評《羅生門》
凡一塵
《羅生門》通過運用多重平行敘事的手法,描述了一個武夫被殺的慘案。這部電影的主體故事其實是來自另一部短篇《密林中》(也譯作《竹林中》、《竹林深處》、《筱竹叢中》等),改編自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民間故事薈萃《今昔物語集》:一對武士夫婦路過密林,不巧遇上臭名昭著的大盜多襄丸,妻子真砂被姦汙、武士被殺。然而當多襄丸被緝拿歸案,眾當事人分別陳述證詞之時,卻發現每個人的說辭都不一樣,每個人說的似乎都合情合理,案件逐漸越來越撲朔迷離……
整部電影,雖然具體的出現了乞丐、樵夫、行腳僧、武夫、武夫妻子、多襄丸、借屍還魂的女巫,捕快、嬰兒,九個故事人物,但我覺得一直未出現的審判官和嬰兒的父母,也是故事背後,反襯人性的人物。故事場景設在「羅生門」,一個停放死屍,充滿惡鬼與恐怖的陰森地帶,關於「羅生門」,原著《密林中》作者芥川龍之介定義為:「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謊言,令事實真相不為人知,是為『羅生門』」。影片中講到「我曾聽說住在羅生門的惡鬼,因為害怕人性的殘忍而逃生」,兩者都為本部電影定了性,即故事關於人性。
電影因為拍攝時間久遠,是黑白電影,但一點也不會使習慣於觀賞高科技下燈光攝影拍攝製作的影視作品的我們看著產生排斥與乏味感,畢竟黑白電影有著獨特的歷史厚重感,畢竟無論在什麼時代下,人總是樂於聽故事的,尤其是充滿不可思議、耐人尋味、引人好奇的關於人性本身的故事。
影片中,夏日的暴雨下個不停,樓牌上「羅生門」三個大字反覆在屏幕出現,加上急促的背景音樂,令人看著毛骨悚然,預感會有一個驚嚇心靈窺探靈魂的事發生。緊接著,鏡頭由外景拉到具體人物上,一樵夫、一行腳僧在羅生門中避雨,兩人低頭不語,互不相看,各自單獨的、傻愣愣地坐在門檻上,內心在思考著什麼,複雜的眼神之下和嘴裡不時吐出的嘆息聲里,讓觀眾在莫名其妙的疑問之中,被吸引進去,想一探究竟。這時,一個前來避雨的乞丐打破了這平靜,解開了整個故事的開始。一樁武夫被殺案就這樣在三個人的你說我問,你講我聽之間娓娓道來,持續了近88分鐘,貫穿了整部電影。
在整個案件中,每一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用謊言極力的掩蓋事實真相,為自己開脫,以維護自己所看重的利益。
兇手多襄丸,用謊言掩蓋自己在整個作案過程中內心的膽怯與軟弱,卻供訴自己是多麼勇敢的把武夫殺了,以維護自己名震一時的大盜名聲;
武夫妻子,用謊言掩蓋自己面對丈夫被綁,自己為求生,甘願被蹂躪的無力,以及用言語激起武夫與大盜的打殺,導致丈夫被殺,卻供訴自己有著烈女的血性,不甘被蹂躪,被蹂躪後心甘情願讓丈夫了結自己的生命,以維護自己作為一個女人要為貞潔而獻身的烈女形象;
借屍還魂的女巫,其實代表的就是武夫本身,用謊言來掩蓋自己連妻子都保護不了,甚至要拋棄被蹂躪的妻子時所表現出來的愚蠢與懦弱,卻供訴自己面對無力保護妻子,讓妻子在自己眼前慘遭蹂躪,而拔劍自腹身亡,以維護自己作為一個丈夫在面對妻子遇險時應有的舉動和尊嚴;
捕快用謊言掩蓋自己在崗位上沒有盡心盡職,在抓到採花大盜多襄丸時謊稱自己追捕多年,以表現自己的勞苦功高,以維護自己作為捕快應盡的職責;
一直未出現鏡頭裡的審判官,雖然不見人,更沒有一句話,但也反應了其玩忽職守的作派,下屬工作失職不察,案件供訴漏洞百出不察,只要一個結果,有兇手為此案件負責,哪敢真相到底如何;
樵夫,用謊言掩蓋自己貪圖便宜,私藏作案兇器,據為己有,以逃避官司,將親眼所見的案發現場供訴成假的有利於自己的案發實情,但到最後,內心的愧疚喚醒了他內心本存的一點良知,家有六個孩子要養,不在乎多養一個,收留了這個棄嬰;
乞丐,整個案件聽下來,他聽的最明白最清楚,點出了整個案件的關鍵和真相,彷彿早將世道與人心看透看開,簡單一句「人不如狗的世界,誰要不自顧就活不成」,把世道與人性講的透透徹徹,然而看透看開的他,並沒有充當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一股清流,而是芸芸眾生皆為利往的普通大眾,最後連包裹嬰兒衣物都要佔為己有,全然不顧嬰兒生死,還理直氣壯將罪推到拋棄嬰兒的父母身上;
行腳僧,可以理解為弘揚善相信美之人,整個故事中直到結尾,他一直在懷疑人與人之間是否還存在信任,懷疑可以說他對自己內心曾經所堅信的並不真正的堅信,否則不會因外界干擾而出現懷疑和搖擺不定,也可以說他在懷疑中不斷堅定自己的內心所堅信的,直到最後看到樵夫收養嬰兒時,再次回歸到「虧得有你,我才相信人」的信念上;
遺棄親身骨肉的父母,或許遇到天大的難處,難以養活這個孩子,或許因為行為越軌產下孩子,害怕醜事敗露,名聲變臭,或許因為是個女孩所以遺棄,等等原因都可能,但無論如何,在遺棄的那一刻,是母性與父性的喪失,是人性的淪喪。
「到底是社會的惡摧殘了人的善,還是人的惡滅絕了社會的善」?或許就如芥川龍之介所說的:「在絕對意義里,根本就沒有真相可言。」因此,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心中的答案,每個答案在不同的情境下又會相互轉化。
反觀當下,人越來越學會偽裝,大多數人戴著各種各樣的面具,不以真面目待人,正如影片中說的:「撒謊是人的本性,在大多數時間裡我們甚至都不能對自己誠實」,如今,「套路太多,真心太少」,成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障礙。有的人總是用虛假掩飾真實,比如朋友圈曬的越來越多的是虛假,以掩飾真實生活下暗淡的自己。試問,難道越加強調的不就越是自己沒有的,越是自己極力鄙視的不就越是自己所渴望能夠擁有的嗎?就像影片中所說:「有時只有藉助謊言才能訴說真實。」可是,終究欺騙不了自己,所以以其浪費時間虛假,還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真實想要的樣子,如若不然,也該坦然面對和接受當下。
? end ?
作 者丨凡一塵
排 版丨拾 柒
圖 片丨網 絡
拾柒沒有醬
沒有什麼遠大理想和抱負
只想天天開心


TAG:拾柒沒有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