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說的「周公吐脯,天下歸心」是什麼意思?

曹操說的「周公吐脯,天下歸心」是什麼意思?

曹操在他的《短歌行》最後一句說「周公吐脯,天下歸心。」他的意思是我要學周公,讓天下人都折服我。那麼周公吐脯是什麼意思呢?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文王在世時周公旦便幫助父親做事,文王去世武王繼位,周公旦又竭精殫力忠心耿耿的輔佐武王,幫助武王推翻商紂王建立周朝。並且制定了禮樂。

周公制定的禮樂不是簡單的禮儀和娛樂。而是一種政治制度和道德規範。從天子到諸候再到各級貴族,不同的級別執行不同的禮節儀式,配備不同的音樂歌舞,歌舞的人數和隊形都不一樣。若有違反便是破壞禮樂,也就是破壞國家制度。說直白一點就是一種等級制度。孔子就非常崇拜這套制度,他認為這種尊卑有序的,上下有別的制度,非常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政權的牢固。所以周朝後期的春秋戰國時代,完全不按這一套規定辦了。諸侯也可以舉行天子禮儀,也可以擺四面八行的樂隊。所以孔子非常氣憤,把這種混亂現象稱為「禮崩樂壞」,並大叫「孰可忍孰不可忍!」。

武王去世時成王還在襁褓之中,周公為了穩定天下,代替成王執掌朝政。直到成王長大成人周公便把一切權力交給了成王。這期間周公遭受了許多不白之冤,但周公一直忠心耿耿的輔佐周成王。後來有人在成王面前誹謗周公,成王相信了。周公怕成王加害於他,便跑到遠離京都的楚地躲避起來。後來成王知道了真相,便把周公接了回來。周公回到成王身邊後,仍然忠心耿耿輔佐成王治理天下。期間周公為了給周朝搜集人才,經常接見一些賢能之士,有一次正在洗頭聽到有人來訪,便握著頭髮出來接見,竟來回三次。還有一次正在吃飯,有人來訪,周公把剛吃到嘴裡來不及咽下去的飯吐出來先去見客。

後來成王把周公封於奄國,因為周公要留在鎬京輔佐成王,不能前往奄國赴任,只好委派他的兒子伯禽代替他去建立魯國。就在兒子臨行之前,周公用自己的行動告誡兒子:「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這就是周公吐脯的典故,也說捉吐之勞、捉髮之勞、一飯三吐;吐哺握髮 吐捉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卦亂彈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有人做過代理皇帝,知道是誰嗎?

TAG:八卦亂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