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媒:島內的統一和「台獨」論者 誰真愛台灣?

台媒:島內的統一和「台獨」論者 誰真愛台灣?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台灣《中國時報》1月29日發表社論稱,台灣社會有人主張「統」,有人主張「獨」,不過,近期以來島內綠營卻頻頻借強勢話語權,將「統」派定位為「內部敵人」,是在鼓吹「中國并吞台灣」,認為「中國認同、和平統一」的主張是「極為危險的事情」,「不符合台灣利益,必然會影響到台灣的安全」,要把「統」派「敵人化」,這是非常危險的趨勢。

社論指出,1981年代以前,台灣以統一為國家目標,李登輝後期開始推動「去國族認同」,以多元文化為包裝,從教育文化解構中華歷史與中華文化的核心地位;以言論自由為由,為「台獨」建構政治論述的基礎。這20多年來,「去中國化」與兩岸「一邊一國」的論述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2014年太陽花運動是一個高潮,2016年民進黨大勝是另一個高點。

民進黨完全執政後,中國大陸崛起、兩岸關係冷卻、台灣經濟不振,讓分離主義「台獨」論述開始受到更多人質疑。

從最近的民意調查可以看出,認同中國人與反對「台獨」的比率開始增加,這使得一些深綠的政客及媒體感到焦慮,為了鞏固其意識形態,他們的方法愈來愈強烈。與以前不同的是,他們不再從多元文化或言論自由去批評對手,而是站在「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兩岸已分離」的立場,認為與此立場相反者都是「不符合台灣利益,會影響到台灣國家安全」的對立團體。

從李登輝開始一直到後來的陳水扁,台灣經歷7次「修憲」,把「憲法」的結構破壞殆盡。「國民大會」從此取消,台當局領導人改為直選,「內閣制」也改成所謂的雙首長制、「半總統制」,台當局「行政院長」則由台當局領導人任命,不須經「立法院」同意,而成了台當局領導人的幕僚長。這種制度所製造出的是一個專權的台當局領導人,完全破壞「憲法」原本規範的制衡體制。

但是有一點是幾次「修憲」都沒有做到、也不敢觸碰的,就是迄今為止,「中華民國憲法」仍然是主張「一個中國」的,其主權宣示的範圍包括固有領土,也就是台灣與大陸。

然而,台灣有一群政客及媒體,心中所想、嘴裡所說都是「台獨」,但並不敢公開推動「台灣國」的「正名制憲」,也不敢更動「中華民國憲法」中有關領土的條文。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時,仍然面對「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宣誓。當然還有一些嘴裡面喊著「台獨」的政客與媒體,卻完全抵擋不了大陸市場的經濟利益,不落人後地急著在大陸建立人脈與錢脈。

民進黨奉「台獨黨綱」為神主牌,卻不敢、不願真正實踐「台獨」,所採取的策略就是借「中華民國」這個殼來上市,然後以「民主」方式取得合法身分,但恐怕沒有幾個人相信現狀下有實現「台獨」的可能性。

那麼,我們就該問問那些把「中國認同、和平統一」論者視為敵人的政客與媒體,依據「憲法」,「中華民國」的人民是否為中國人?主張「和平統一」有哪一點錯了?會影響到哪些人的利益,會影響到哪一個國的安全?統一和「台獨」論者究竟是誰「違憲」、誰「違法」?

我們要很坦率地說,他們所認為的「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兩岸已分離」,那只是部分人自以為是的政治正確,不僅不符合「中華民國憲法」,連台灣的大門也走不出去。國民黨的懦弱造就了這部分自以為是的人的「政治正確」,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會得到多數台灣民眾的支持。

請這一群人不要再煽動兩岸關係的情緒,不要再製造兩岸的對立。「中國認同、和平統一」本來就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主張「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兩岸已分離」的政客、媒體,不僅已經「違憲」,更真正會給台灣帶來危險;不僅不會給台灣帶來利益,更會大大影響到台灣安全。

對於兩岸關係的性質,國台辦曾多次表明態度,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台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曾就「台獨」表態,任何在國際上搞「台獨」分裂活動的圖謀,結果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註定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蔡英文逼柯文哲站隊,反被「將一軍」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