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雪為媒,讓事情變得好起來!

以雪為媒,讓事情變得好起來!

我總感覺雪這個東西有些古怪。一下雪這個世界就變得不一樣了。來一場介於雪災和雪景之間的大雪,可以讓事情變得好起來。

雪天里,在這個城市,許多人開車出行,或許不是因為對自己駕駛技術的自信,而是出於對掃雪辦的一種信任。

金陵城不是一個年年有大雪的城市,但今年的兩場雪都特別大。下了雪,城市管理者特別緊張,感覺他們要求特別高,總是要及時掃掉不可。

而北方城市裡也有大雪,也動員許多人掃雪,但並不是非要掃得很乾凈不可。

掃雪成為這個少雪城市的一種動員演練,也是對地方幹群關係、政府號召力、城市管理水平的檢驗。跟那個年代號召冬修水利差不多,都是一種和諧度測試。

早上從小巷青石街走過,住在附近的一個老太太看到我在拍照,揮著手套氣哼哼地說:「多拍點,都給他們拍下來,讓大家都看看,這裡的年輕人多麼沒有擔當,竟然不出來掃雪……」

在她看來,年輕人出來掃雪是應該的。在沒有大型機械掃雪,交通簡陋到遇雪就癱瘓的年代,掃雪是優先於日常工作的。集體主義的盛行,也常常以冬修水利和掃雪為紐帶。

然而現在,很多時候無雪可掃。即使有,掃雪已經可以簡化為專業分工的一類,一般情況下依靠少量專業人員,無需依靠紀律性的規模化力量就能完成。

但這次,這個城市的雪靠少量人掃不行了,因為大機器不適用了,得更多人行動起來。管理部門甚至對那些不掃門前雪的商家開出了罰單,就是要刺激他們動起來。

我願意相信那樣逃避責任的人只是少數,因為人是需要社交的動物,這麼大冷的天,懶懶地貓著說不定就「凍死」了。等雪化了,彼此之間就少了一次以雪為媒,讓關係發生一些奇妙變化的機會。

在紫金山東邊的一個街道,我看到大雪來臨之前,會議室里坐滿了幹部和老百姓,場面還挺擁擠,一起在商量下來之後掃雪的事。我覺得這個地方真是「奢侈」,有那麼多熱心的老百姓,似乎他們巴不得時時刻刻有些共同的事情,可以一起一展身手。雪,給了他們又一個機會。

與那個不開心的老太太擦肩而過後不久,我從樓上看到小巷裡出現了一群掃雪除冰的年輕人。紅旗在人群中飄舞著,讓我瞬間有些感動。我趕忙奔下樓去看。

那是一大群天天跟我們搶電梯的人,很多個早上我們趕早會時因為擠不過他們而遲到。時間一長,心裡蒙了一層無法琢磨的怨懟。人就是這樣子,沒有交流,心也就遠了。

而今天看到他們在奮力掃雪,不再是一個個掐著點趕著上班的撲克臉,憑藉他們人多力量大的優勢,釋放著滿滿的正能量。我覺得他們的形象陡然間生動可愛起來。

鳳城的一位女司機,跟我有同樣的感覺。等紅綠燈時,交警蜀黍走過來把車後玻璃的雪給她擦了,讓她感動得一塌糊塗。能想像平時你車玻璃沾滿了灰,交警蜀黍過來用袖子給你擦擦的情形嗎?肯定想不到,因為這樣的事情很難發生。

但是把灰塵換成雪就不一樣了。雪天然攜帶萌萌噠屬性,尤其是在少雪的南方。在雪天里干出點脫下衣服給雪人披上之類的事情,並不稀奇。人人心裡都藏著一份純真,不過是很多時候面具戴得太久了。

雪作為人類奇妙行為的催化劑,作用跟孩子是差不多的。有了孩子,人們面對面時,不再直接以張三、李四的面目出現,而是紛紛增加了一層像雪一樣柔軟的包裹——人們互稱為「狗汪汪的爸爸」「貓喵喵的媽媽」或諸如此類,行為話語都要與這層柔軟的包裹相稱,相處也就變得和諧起來。

以雪為媒,似乎真可以溫暖人心。推而論之,要療治世道人心呢?該上哪裡去找像雪這麼純凈的媒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非魚夢話 的精彩文章:

TAG:子非魚夢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