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語典故解釋:螳臂當車;桃李滿天下

成語典故解釋:螳臂當車;桃李滿天下

螳臂當車 táng bì dāng ju

【近義詞】:自不量力、以卵擊石,含貶義

【反義詞】:量力而行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人間世》。

春秋時,魯國有個賢人名叫顏闔(hé),被衛國靈公請去當其太子蒯瞶(kuǎi guì)的老師。顏闔聽說蒯瞶是個有凶德的人,到衛國後,就先去拜訪衛國賢者蘧(qú)伯玉,請教如何教好蒯瞶。蘧伯玉回答說,您先來問情況是對的,有好處,但要想用您的才能教好太子是很難達到目的的。並進一步說道:"汝不知夫螳蜋(同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意思是:螳螂鼓起雙臂來阻擋前進的車輪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勝任的,而是確實認為自己的這種舉動是好的,是有益的。顏闔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為像螳臂當車一樣,您要戒備啊!慎重呀!

意思:當:阻擋。螳螂舉起前腿想擋住前進的車子。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強大力量必然招致失敗。

用法:譏人不自量力可用此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意思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僅僅看見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後患會隨之而來。

桃李滿天下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解 釋〗桃李:指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 含褒義

〖近義詞〗 桃李遍天下 ,"桃李滿天下"是形容老師教的學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學生的代稱。

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這個學館裡有一棵桃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為了把學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質認真教學。在他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奮讀書,學到了不少真本領。後來,這些學生先後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樑。他們為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樹。

子質到各國遊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當先生(老師)的就以"桃李"代黎學生,並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了。

歡迎關注「考試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考試英雄 的精彩文章:

成語典故解釋:心有靈犀一點通,學富五車

TAG:考試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