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宗勝:經濟形勢不能只看速度 還要有綜合的質量指標

陳宗勝:經濟形勢不能只看速度 還要有綜合的質量指標

鳳凰網財經訊 由鳳凰財經研究院與南開大學金融學院聯合舉辦的「2017 年度中國經濟形勢季度座談會(第四季度) 」於2018年1月27日在北京舉辦。本次季度座談會邀請到眾多知名專家與業界人士,重點探討四季度宏觀經濟形勢、金融業如何去槓桿及防風險、房地產行業如何建立長效機制等問題。

南開大學中國財富經濟研究院教授、原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宗勝

南開大學中國財富經濟研究院教授、原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宗勝對近期天津自曝經濟數據縮水的情況做出了說明。

天津GDP的水份是從哪裡擠出來的?陳宗勝表示,主要是天津濱海新區。過去有一個政策,總部註冊在天津的公司,其分公司不論在哪裡,只要是總部註冊在天津新區就給補貼,給優惠,所以很多公司都去了,去了就享受政策,但是這些公司的經營並沒有真正搬過來。但是這部分公司的產值過去是計算在濱海新區的GDP里。如今提出把「註冊」改為「在地」,就得除去這部分,濱海新區的GDP就降了3000多億,下降的幅度很大。目前天津上下都在討論,敢於擠水份而不要顧及面子。這個水份總的來說不是憑空造假,還是有這個產值的,只是算給誰的問題。陳宗勝認為,2017年是擠水分最多的一年,這可能使得明年或未來幾年增長更容易些。再加上消費對增長的貢獻達到近60%,出口增長和投資增長都還不錯,因而18年國內經濟形勢可能至少同17一樣,或者會更加樂觀些。

更進一步,陳宗勝提出,在目前的情況下,研究中國經濟形勢不能光看速度指標,要有更綜合的質量指標。因為在速度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反映形勢的指標就不能只看速度;大致不變的速度無法反映形勢的變化。因此就要考察經濟中的其它指標的變化,這就是質量指標。如果速度不變而質量指標更好了,那麼經濟形勢就是更好了。當然各種經濟水平和發展階段不同,從而反映經濟質量變化的指標肯定是不一樣的,即是指標相同量的標準也不會一樣。我認為反映經濟質量的指標在我們經濟中應當包括如下一些:一是產業結構的變化,比如可以考察高新技術產業所佔的比重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二是污染程度,即使速度不變但是污染程度下降也是形勢的好轉現象。天津現在經濟增速下降就包括有整治了2萬多家企業的污染的影響,其中關停的企業就有9000多家,這肯定要抑制速度;但速度下降同時藍天天數增加也是好事。當然關停企業是否都是嚴重污染企業,以及與就業的關係也需要再斟酌。三是收入差距,我國近若干年總體來講各種收入差距都是下降的趨勢;四是貧困人口數量的減少。這些指標反映的都是經濟內在的變化,也就是質量的問題,目前看都是在改進的,向好的。

以下是陳宗勝講話全文:

天津這兩天正在開兩會,委員們討論得很熱烈,宣傳部門鑒於天津速度下滑較大,也注重通過媒體進行適當的解釋。天津從原來九點幾,十點幾,今年下降為3.6,這是國家統計局最終認可的。各位應該已經看到報道了。我最近了解了一下,主要擠壓的還是濱海新區的GDP水份。是這樣的:過去有一個政策,一個總公司的分公司不論在哪裡經營,只要其總部是註冊在這裡(濱海新區)就給補貼,給優惠,所以吸引了很多總部公司去了,去了就享受政策,但是這些總部公司真正的經營並沒有搬過去。所以,現在就叫做把「註冊」改「在地」,即只有生產所在地在新區的企業的產值才計算在內,這樣一個改變,使濱海新區壓降了3000多億,好像是這麼多。濱海新區原來是全國第一個上萬億的開發區,一萬零五十多億吧,現在降到6000多,下降的幅度很大。這三千多億主要是天津市內部,即濱海新區與周邊各區縣之間的取捨與計算。部分也涉及天津以外的,但是好象不大。這樣一來,在國家統計局那裡對天津全市的GDP,以及全國的GDP是不受影響。

這樣一來天津上下都在討論,敢於擠水份不要面子,要扎紮實實的GDP。我個人認為如果過去有水份的話,這個水份總的來說不是憑空造假,只是分配算給誰的問題,是這樣的。這個情況給大家交代一下。

所以這樣一來,對明年全國總的GDP增長來說,由於遼寧、內蒙也擠了水份,我的看法是從速度本身來看,可能應該是樂觀的,不會有什麼大的波動,甚至還可能略高點,17年6.9,18年至少是這個水平或更高些。因為,不僅是從技術調整上看,從幾大需求看,消費需求現在公布出來了,消費需求對增長的貢獻58.8%,這不低的,相對於投資的貢獻率而言消費的貢獻率相對上升了;另外外貿的出口增長率開始上升,剛才大家說到了今年的國外總形勢,特朗普在貿易保護方面正在舉起大棒,洗衣機、光伏電池已經開始對付中國了,有沒有可能在其他方面進一步加強對華的貿易保護政策,看來還是有可能的。但是我的看法,總體上看,全球的經濟形勢是趨穩的,趨升的,有的機構預測3.7,去年有預測3.0,這是大幅度的上升,世界經濟的增長,中國在其中的貢獻很大,總體上看,美日法德這些國家的增長都是上升的,這個上升對中國外貿出口肯定是利好的。再加上今年國內擠水份,從以往的這幾年看,2017年是擠水份最多的一年,擠了水份,水份沒有了,2018年就更好超了,速度就更容易上來。天津今年3.6,明年預計是5%,5%歷來是必須完成的指標,通常都是百分之六點幾是沒有問題的。我的看法從速度的角度看,全國的速度應當至少是今年的速度6.9,甚至可能還高一點,因為我認為國內的形勢是持續看好的,國際的形勢也是持續看好的。當然了,國際形勢去年特點是兩點論:是經濟形勢看好,社會形勢動蕩不安。基於社會政治和經濟的互相影響,2018年的形勢,我認為還是看不十分清楚,但是總體上看大趨勢還是上升的,對中國整個的增長速度,我認為影響不大,應當影響是看好的。這是我對速度的基本看法。

可是另一方面更深入的看看,我們研究經濟形勢不能光看速度,速度本身這幾年都是6.9%左右的時候,似乎形勢就沒有變化了,這就逼著我們往更綜合的指標方面考慮,往更多的指標上考慮。我覺得除了剛才談的就業之外,就業的確是在所有的發達國家裡面,就業可能是GDP之外的另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在咱們國家我認為也是。但是,我覺得在我國的目前國情下僅僅看就業,也是不足夠的。我覺得還是應當綜合的看,看什麼?

一個是看經濟結構,經濟結構還是能夠反映質量的,現在中央提出了高質量增長,的確提醒我們應該研究一下,也就是傳統產業之外的高新技術產業比重究竟是上升還是不變,還是下降。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變化很重要,我們說結構轉換就是指高新技術,大數據,互聯網,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等在經濟中占的比重的變化。這些個方面的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不可能一日千里的,一定是緩慢的發展,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產業結構整個就轉過來了,所謂的產業結構轉換就是這種產業的增加,而傳統的產業比重縮小了。我覺得從這個產業結構的情況看,咱們國家這一兩年是在穩定的向好,在逐步的增加,這個比重應當是算一算的,統計部門應當精確地算一算的,總趨勢是穩定地增加了。

二是看污染程度的變化。污染程度都是大家看的見的。天津討論經濟增速下降這個問題是發現,原因之一是為了消除污染而作出的犧牲,天津在去年整治和關閉的企業2.3萬多家,天津一個市呀,僅關閉企業就9000多家,當然有大有小,我們算了算,光關閉的這些企業,影響GDP就是五六個億,你說能不影響嗎?這就是用速度換來的結構上的改進,換來的污染降低,這個污染降低是不是可以作為一個質量指標。看來這是符合我國的國情的指標。

三是看收入差距變動。我是研究收入分配的,有人說收入差距下降的很慢,我覺得下降慢也是在下降的。而且我們全面地看,不論是城鄉差距,還是城市內部的差距,還是農村內部的差距,還是地區差距,也包括了行業差距,以及總體差別等都在下降。以上這些我們都是測算過的。當然下降的時間點,拐點不一樣,城鄉差距下降最早,2008年以前,總體收入差距基數是2008、2009年下降,最晚的是農村差別是在2010年,地區差距是2010年前後。不過,2016年總收入差距有點上翹,略升,但總體上2016年的上翹,擴大,也沒有超過最高點,就是比2015年稍稍高了一點,其他的都沒有變化,都是下降的趨勢。當然了下降的幅度比較小,從另一個角度看了是比較持續的。我覺得說反映經濟生產的質量,經濟發展的質量怎麼樣,老百姓的收入差距程度,各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應當作為很重要的指標。

四是貧困人口的變動。還有一個指標就是貧困人口的減少,這是很重要的。貧困人口的減少,這與收入差距下降是相關聯的。但是我們可以單把貧困人口的數量拎出來,因為是比較好統計的,比如考察農村的貧困人口,這個貧困人口的減少。當然,在我國目前的標準比較低,在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每年農村人均2900多元,即一年2900多就叫脫貧了,這個標準很低,相當城市裡不到一個月的工資,但是在農村裡就脫貧了。雖然標準低,但是在全國每年減少1000萬人口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去年七八月份的時候我到天津對口支援的新疆和田地區、天津對口支援的河北承德地區,專門考察了這些地區的貧困人口情況及脫貧情況。可能大家都不會想到,象北京附近的承德地區十五六個區縣怎麼竟然有六個國家級的貧困縣,這個真是超乎想像的,隔北京就是一百多公里,國家級貧困縣是什麼意思,30%多的人口是人均年收入低於2900塊錢的。這個情況得加快改善,那麼從追求質量的角度,如果說貧困人口的數量絕對減少,也應當是一個較好的反映指標。

最後,當然大家剛才議論過的就業的變動是重要指標。時間有限不再重複。

過去分析形勢還用過運輸量,用電的銷耗量等,我認為都是很直觀的數據。但經濟情況是變化的。在我國目前的國情的情況下,如果是希望用一個數來反映經濟質量的變化的話,肯定應當是綜合的,肯定是幾個指標的綜合,這就需要研究哪一個的權重多大,具體以什麼為主等等,需要認真的研究。

我們經濟形勢座談會如果最後能夠拿出一個質量指數,反映經濟形勢的綜合質量指標,我認為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因為在同樣速度的情況下,即如果在速度不變的情況下,難道形勢沒有變化嗎?肯定是有的,有的話用什麼反映,應該是多指標的,應當是反映經濟內在的變化,就是質量的變化,現在看起來從以上這幾個方面看,從我剛才羅列的幾個方面看都是向好的,都是在改進的。就是說,經濟速度大致不變的情況下,內在質量是在改進的,這樣的形勢是可以有所樂觀的。我就簡單說這些。

會後,鳳凰財經研究院和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將聯合發布《中國經濟季度形勢報告》。敬請持續關注鳳凰財經相關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財經 的精彩文章:

從達沃斯經濟論壇看中國未來四大投資方向

TAG:鳳凰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