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尾撐為何要削尖?更適合隱身,性能十分給力

殲20尾撐為何要削尖?更適合隱身,性能十分給力

資料圖

殲-20原型機應該是編號為2015的殲-20原型機,細心的網友很快就發現了和上一個批次編號為2013的殲-20原型機的區別,就是2013號原型機尾部尾撐是平的,而2015號原型機尾撐是削尖的。由於缺少其他相關的信息, 我們無法直接作出結論。不過很顯然,殲-20的設計師們對於細節的要求是非常非常嚴格的。僅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到設計人員的良苦用心。

資料圖

應該說,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對於尾部尾撐的設計,到底應該是平的還是尖的,設計師們一開始的意見是不統一的。要知道美國的F-22尾椎就是平的,不過美國的尾椎在發動機中間,是配合矢量發動機使用的。這裡我們有理由相信,咱們的設計師在反覆研究計算後發現尾撐應該削尖更加合適更加隱身,所以最終出現了2015號殲-20原型機。我們無法下定論2015號原型機就是單獨為了這個尾撐設計作出的新一批次的改動,但從這個細節我們不難發現我國殲-20戰機的研發是如此的細緻,又是如此的耗費金錢。如果沒有這一次又一次在細節上的不斷打磨,不斷投入資金去研發改進新一個批次的殲-20原型機,也不會有最後令人滿意裝備入列的殲-20了。

資料圖

最後定型的殲-20最終採用的正是尾撐削尖設計,相信這個設計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尾部雷達反射面積;另一方面應該就是為了配合今後即將使用的矢量發動機。實話說,關於殲-20我們掌握的信息實在是少的可憐,畢竟是最重要的國家機密。不過看到殲-20這一路設計改進,最終定型入役,相信大家和筆者一樣都感覺十分欣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葛小徹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利器無奈沉沒!製造技術不達標,導致這場悲劇

TAG:諸葛小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