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蔡文姬:亂世佳人

蔡文姬:亂世佳人

美人系列:

文才美人之三——蔡文姬

美人素描

蔡文姬,名琰,又字昭姬,漢末三國才女。蔡文姬是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博學能文,善詩賦與音律。一生三嫁,幾多波折,方得善終。作品大多散失,僅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傳世。

美人如花

蔡文姬——三色堇

三色堇,花朵通常有紫、白、黃三色,故名三色堇。

傳說天國眾神觀看堇菜花冷落了美神維納斯,維納斯恨恨地說:「叫你比我美!」舉鞭抽打三色堇,沒想到堇菜花生命力挺頑強,它雖受了重傷卻沒有死,依然堅強地活著,只是因為挨了鞭打,它的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留下了深淺不同的斑痕,成了「花貓臉」。又有人說, 天使親吻三色堇花的時候容顏印在了花瓣上,所以每一個見到三色堇的人,都會有幸福的結局。

黃色三色堇花語:憂喜參半,幸福的結局

蔡文姬,就像三色堇,命途坎坷,但生命力頑強,歷經苦難,終得幸福。

美人典故

01

文姬歸漢

蔡文姬為胡人所擄,嫁與匈奴左賢王,在胡中生活12年。建安中,曹操出於對故人蔡邕的懷念,「痛其無嗣」,用重金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讓她重嫁董祀。

這就是歷史上「文姬歸漢」的故事。

後來,這個故事又被編入小說、戲劇,得以廣泛流傳。著名的有程硯秋的《文姬歸漢》(京劇),郭沫若的五幕歷史劇《蔡文姬》等。

02

默寫古籍

文姬歸漢後,曹操問她:「聽說夫人家中原來有許多古書典籍,還能把它們記誦出來嗎?」文姬說:「先父留給我的書有四千來卷,因顛沛流離,無法保存。現在我能憶誦的,只有四百餘篇。」於是,她把所記誦的四百多篇典籍抄寫好送給曹操,文字上無一錯漏。(客觀上,蔡文姬整理蔡邕遺留的的珍貴典籍,為我國文化的保存和傳播做出了貢獻。)

美人愛情

蔡文姬生逢亂世,童年幸福!

蔡邕,官至尚書、郎中,又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古代女子在家庭接受教育,主要來自父兄的熏陶和傳授。想來,蔡邕必定十分疼愛這個女兒,視若掌上明珠。蔡文姬自小以班昭為偶像,夢想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青史留名。深閨女子,貴族千金,少小時候正是做夢的年紀。枕著美夢,膩在寵愛里,讀書,寫詩,彈琴,各種清新與美好。

女大當嫁!就怕「恨嫁」!

文姬一生三嫁,曲曲折折。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嫁給太學士子衛仲道。「郎才女貌」「門當戶對」當然是好姻緣!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說她「克夫」。心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身在亂世,旦夕禍福!不久,蔡邕被用美人計除掉董卓的王允毒害。

可憐蔡文姬,才16歲,相繼遭受夫亡、父喪的悲痛。生命之河,在這一年突然出現巨大的拐點,歡快的清流,變得渾濁、湍急、洶湧。

東漢末年,匈奴趁中原內亂、漢室衰微之時,舉兵南下,燒殺搶掠。

蔡文姬被匈奴擄掠,她的生命陷入「暗黑時刻」。

蔡文姬的暗黑人生,比之其他女俘,算是幸運的。她沒有餓死凍死、也沒有被打死,只是被迫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南匈奴左賢王。

第二次「嫁」,她只是「戰利品」,沒有選擇!

這一嫁,就是十二年。遠適異域,蔡文姬飽嘗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

左賢王,一個番邦男人,雖比不得中原男子的儒雅、風度和體貼,卻也分得出高低好賴。憑男人的本能和政治家的敏銳,他知道蔡文姬是個值得珍惜的女子,是以十二年不離不棄!

獵獵朔風、暗暗塵沙、皚皚白雪……住得久了,也就習慣了;看得久了,怨憤就淡了。薄涼的日子,一點點活出了暖意,尤其當她生下兩個兒子。「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做了母親,看世界總是柔和些,這雙兒子便是她心中最美的歌。

平湖起波瀾!十二年後,蔡文姬居然第三「嫁」!

蔡文姬的生命之河經歷了怎樣的險灘急流,才趨平靜,怎的又陡起波瀾?緣起是曹操的一個感念。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欲重金贖回蔡文姬。這一次,蔡文姬應該是可以選擇去留的。只是,左右都是割捨,兩難!

結果是,忍痛割愛,舍下兒子,文姬歸漢,嫁給了校尉董祀。

回到故鄉陳留郡,曾經的家已是斷壁殘垣,讓她心痛唏噓。新嫁夫君董祀的家只是透著寒意,董祀不滿這婚事,終日冷若冰霜。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鬆。就在她婚後的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此郎情妾意,琴瑟和鳴。

世事紛亂,董祀辭了官,攜文姬居住於洛水畔,幫她整理《悲憤詩》的書稿,或是聽她奏《胡笳十八拍》,過起安靜平和的日子。

她為他生了一男一女,對他關懷備至,體貼入微。二人撫琴吹曲,唱和詩歌。守得雲開見月明,錯失了16歲的青春芳華,40歲開始,蔡文姬遇見最美的年華。

滄桑歷盡終得安穩,塵沙過盡始與君歡。

亂世佳人,劫後重生!

美人詩化

唐朝李頎《聽董大彈胡笳》(節選)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沉飛雪白。

…………

解讀:

這是七言古體長詩的前六句。

蔡女指東漢末年的蔡琰(文姬),文姬歸漢時,感笳之音,翻笳調入琴曲,作《胡笳十八拍》(拍,等於段)。三、四兩句,是說文姬操琴時,讓胡人、漢使聽得悲切斷腸的場面,反襯琴技的高超、琴曲的魅力。五、六兩句反補一筆,寫出文姬操琴時荒涼凄寂的環境,蒼蒼古戍、沉沉大荒、烽火、白雪,交織成一片黯淡悲涼的氣氛,使人越發感到樂聲的哀婉動人。以上六句,詩人對「胡笳聲」的來由和藝術效果作了十分生動的描述,把讀者引入了一個幽邃的藝術境界。

編寫:金 春

編輯:武艷欣

圖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小愛帶你讀經典第6期:悲憤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