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兩款戰略轟炸機被中國十動然拒了,那麼它呢……

這兩款戰略轟炸機被中國十動然拒了,那麼它呢……

首先解釋一下為啥只有一篇~

這個《鐵雨》的影評還是難產啊,見諒......所以明天再說了。

和俄羅斯空天軍其他的圖-160和圖-95MS一樣,該機也有自己的名字,以俄羅斯聯邦首任空軍司令彼得·德伊涅金命名,此公在90年代中俄軍貿中也是位關鍵角色

2018年1月25日,在普京的見證下,圖-160M2首架原型機進行了「演示首飛」,該機是在蘇聯時期未完工的08批04號圖-160基礎上續建並完成升級的。在首飛儀式上,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鮑里索夫也宣布了採購首批10架圖-160M2的合同,總價值約為181億人民幣。對於這個等級的飛機來說,這個價格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

作為俄空天軍戰略轟炸機部隊「三駕馬車」中技術水平最高的型號,圖-160也是這「三駕馬車」中和中國傳出緋聞最少的型號。相比之下,圖-95MS要稍微多一些;至於圖-22M3......稍微年長一點的軍迷,想必都經歷過被鋪天蓋地的「中國將引進『逆火』轟炸機」的消息統治的恐懼。

這搜索相關結果數量......真是高下立判

所以咱就仔細八一八,它們幾個當年跟中國傳出的緋聞到底是咋回事。

和美國對外軍售的行為邏輯類似,俄羅斯選擇對華出口武器的時機也都十分值得玩味,最近的兩個軍售案例就很有代表性。先說蘇-35S,我軍一直關注蘇-35S的發展情況,早在2008年蘇-35S首飛後不久,即派團赴俄羅斯考察了蘇-35S以及其模擬器等配套設備;但後來我們也知道,直到2014年珠海航展後才算把合同框架敲定。

道理很簡單,殲-20的順利發展(這一年,從2011號開始的4架殲-20原型機先後首飛),讓俄羅斯人認清了過了這個村再沒這個店的現實。同理,當紅旗-9B多次亮相閱兵場和演習場之後,S-400自然也得低下高貴的頭顱——你個半主動彈高貴個頭——好好跟咱們談。

S-400技術上對中國的價值,更多在於其系統整合水平,以及其在改進中如何吸取與西方電子戰力量在實戰環境下的對抗經驗

所以在十年前,俄羅斯在「和平使命-2005」軍演前後大力推銷圖-22M和圖-95MS也是基於這樣的邏輯:此時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已經在改裝後的轟-6M上進行搭載測試,雖然此時俄國人未必有多少轟-6K的準確消息——畢竟「戰神」首飛還是兩年後的事——但就此作出中國將繼續改進轟-6平台的推測並不難。

演習結束後在青島向我軍展示的圖-22M3,注意翼下掛載的是Kh-22超音速空艦導彈

兩型戰略轟炸機的賣點看上去也很美,圖-22M3集大載彈量與超音速低空突防能力於一身,還有著「航母殺手」的威名;圖-95MS的載荷航程能力,更是轟-6平台怎麼改也比不上的。所以契達伊達瓦里希,還合計啥呢?掏錢吧!

同樣在青島展示的圖-95MS,同場展示的軍機還有A-50、伊爾-78和蘇-27SM等,或多或少都有推銷性質

當時俄方向我方極力推薦的是一個「兩步走」方案,即先交付至少12架圖-22M3整機(由於生產線已經關閉,只能從俄軍現役機隊中挑選),這些飛機一方面供我軍空地勤熟悉飛機使用,初步形成戰鬥力;一方面作為院所廠家進行技術參考的樣機。之後,俄方向生產轟-6系列的172廠系統移交圖-22M3技術資料,進行仿製生產。總體來說,這個套路跟上世紀50年代我國仿製生產殲-5、殲-6等差不多,但少了使用原厂部件打通生產線這個步驟。

即使以十幾年前的情況,雖然可能差點事兒,但如果真要下了仿製圖-22M3的決心,參照國內同期從原件組裝逐漸過渡到仿製生產蘇-27的經驗,圖-22M3機體部分的製造也並非絕對難以攻克的難關。但其NK-25發動機顯然還需要俄方提供,如果需要國內自行仿製替代的話,參考國內後來仿製技術上更落後的D-30KP-2經歷的挫折,如果在更早幾年開始仿製加力推力達到240千牛級別的NK-25,恐怕所花的時間只會更久。

NK-25是「逆火」實現大載彈量和高速突防的本錢所在

既然說到蘇-27了,那就正好多對比一下。上世紀90年代,國家斥資引進蘇-27殲擊機及其生產技術,不僅極大提升了人民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鬥力,還對國產三、四代機研製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比如殲-20這個機體平台,在突出了隱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性能的同時,就繼續保持並提升了高機動性、大載彈量和大航程——這三個從引進蘇-27開始,逐漸被用戶重視的重型戰鬥機理念。

但如果當時引進圖-22M3呢?從具體技術上說,這當然會對國內積累生產大型飛機的經驗有好處,但為了這種過渡型號投入巨資(這是必然的),對研製下一代飛機的幫助有多大?我們的下一代轟炸機,定位會是這種航程不足的「准戰略」轟炸機嗎?主要戰法會是低空高速突防嗎?

米格-31、圖-22M3、乃至T-80U和1155.1......許多前蘇聯裝備體系下的「神器」,並不適合我軍當前裝備建設和未來裝備發展的需要

如果不考慮仿製,只是引進整機組建尖刀單位,那麼同樣得為這些與我軍現有保障體系不兼容的飛機引進單獨的保障設備——這可比差點只能出動1/3:我軍蘇-27轉場保障那點事兒提到的情況還要麻煩。這很可能意味著,部隊平時就得被這些飛機的運行費用吃得死死的,至於一旦戰時......準備好大出血吧。

就算以上問題都能解決,圖-22M3從技術上也並不能完全滿足中國空軍的需要。不說什麼航電設備、特別是電子戰能力落後(2008年俄格戰爭中圖-22M3的損失部分證明了這一點)這些還算能改的毛病了,翻看當時圖-22M3的武器庫,除了Kh-15這種使用核彈頭的高速空對地導彈——這玩意兒你敢賣我們也不好用啊——之外,居然啥空地精確制導彈藥都用不了,這還談什麼「殺手鐧」?這個大毛病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缺乏常規精確打擊能力,某種程度上算是冷戰轟炸機的通病,但體積更大的飛機轉型起來要更容易一些

在俄軍自己這邊,這問題也是直到最近升級的圖-22M3M才有所改善,而相比圖-95MSM和圖-160M這兩種強化常規精確打擊能力的改進型,圖-22M3M出現之晚,也微妙地說明了該機在俄空天軍中的現實地位。

主要使用Kh-15(類似美國的SRAM)進行超音速核突擊的圖-22M3,彈艙空間更多要讓位於油箱以便保持航程

另外從硬體上說,圖-22M3的彈艙長度不足7米,無法容納Kh-555/101或同等級的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這對於當時渴求對第二島鏈上目標形成初步威懾能力的中國空軍來說更是一大短板。如果選擇外掛巡航導彈的話——反正都飛不了超音速了,我幹嘛不買能掛更多、飛得更遠的轟-6K,反而還要加錢引進圖-22M3?

從阿富汗到敘利亞,圖-22M3在陸上常規戰爭中能用的也就這一招

而海航倒是對圖-22M3很有興趣,考慮到當時海航的反艦手段只有轟-6D和殲轟-7(轟-6G和殲轟-7A此時一個剛交付一個剛定型),這都不是能對付得了強敵的東西;理論上說,圖-22M3與俄制重型超音速空艦導彈的組合,將大大提升海航的對海突擊能力。

不過如今看來,如果引進了圖-22M3,這個實打實、現成的Kh-22/32專用半埋掛架現在就會非常有用,不過當年誰又能想得到呢......

然而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就算能解決Kh-22這類射程超過300千米的空射反艦導彈的出口和技術升級問題,紅海軍的「飽和攻擊體系」,可不是說買了幾架飛機幾枚導彈就算買回來了。如何發現目標?如何解決護航問題?如何進行電子對抗?如何組織大編隊協同多方向攻擊?......簡單說,要想像紅海軍那樣發揮圖-22M3的作用,首先你也得有一支紅海軍才行。而當年的中國海軍,顯然夠不上這個條件。

蘇-30MKK2曾是中國海軍航空兵很長時間內唯一的三代機

另外,在剛引進了一批蘇-30MKK2之後,海航的錢袋子並不寬裕。將心比心,同樣的採購經費,是用來給南海方向購買一個團的蘇-30MKK2,還是用來購買寥寥幾架鬼知道啥時候能用明白的圖-22M3,哪個對海航戰鬥力建設更有幫助,大家心裡都有數——別忘了,如今也算兵強馬壯的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當時還是靠殲-7HH和殲-6打天下呢。

當然我們也知道,第二個團的蘇-30MKK2最後也沒買成(部分提前投料的航材還變成了俄羅斯自用的第一批蘇-30M2),這背後呢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後期批次的蘇-30M2,更多是利用和越南的蘇-30MK2V等同型機共線生產的關係了

至於圖-95MS,其載荷航程優勢雖然非常突出,但更多體現在和平時期的威懾作用上,比如給日本畫個領海基線這種事情。考慮到我國的周邊地緣環境,真要是實戰中,特別是跟強敵打起仗來的時候,毫無突防能力的圖-95MS能幹的事兒,基本沒啥是轟-6K不能幹的——反正都是扔巡航導彈,大不了你出一架我出兩架。

加上該機和圖-22M3一樣,生產線都已經停了一段時間;且機體設計更老舊、缺乏參考意義;維護性不好、導致出勤率和綜合使用效能不足,所以我軍對其不太上心也就不奇怪了。

為防螺旋槳擦地,圖-95MS機體離地較高,這使得在維護包括複雜的NK-12MK雙槳對轉式渦槳發動機在內的很多部位時都需要採購專門的設備,費時費力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相比在謀划出口圖-22M3時,又是制定詳細的計劃,又是放任媒體大肆炒作的行為,俄羅斯儘管也放出過可能出口圖-95MS的口風,但總體態度一直很曖昧。畢竟其國內一直存在對中國不放心的聲音,而且圖-95MS這種貨真價實的戰略轟炸機的出口,甭管技術層面影響咋樣,其帶來的特殊意義,特別是政治意義,和准戰略級的圖-22M3那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這事兒最終偃旗息鼓也很正常。

十多年過去,如今基本上沒人再提這倆飛機和中國的關係了,最近一次圖-22M跟中國扯上關係,估計還是因為「航空飛鏢-2017」時轉場來中國境內比賽的事兒。而就在網上關於中國下一代轟炸機的傳言不絕於耳的時候,圖-160M2首飛了。或許過不了幾天,「中國是否應該購買圖-160M2」的帖子就要滿天飛了,這歷史啊,真是有趣。

來華參加「航空飛鏢-2017」的俄空天軍圖-22M3,在投擲鐵炸彈比賽中「不敵」我軍轟-6K

當然了,圖-160M2不僅是比圖-95MSM更加寶貴的國之重器,更是運用普京新時代強軍思想,建設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俄羅斯空天軍的重要體現;而且這玩意兒得到2023年才能出第一架量產型,以一年兩架的速度,也得到2027年才能完成首批10架訂單的目標......這要是給遠程航空兵的心頭肉來個「熊口拔牙」,可比跟前線航空兵搶蘇-35S產能刺激多了,總之這事兒啊幹不了。

不過純技術而論,前面講了在咱們當年那個體系底下,圖-22M3和圖-95MS能幹,而自己的飛機不能幹的,好像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事兒。而這些年來,隨著人民空軍作戰體系的完善和裝備類型的豐富,未來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好像現在還真沒有誰比圖-160這個平台更合適去做。

掛載「縴夫」運載火箭模型的圖-160SK演示機,該機後來又改回了普通版本的圖-160。圖-160SK能掛著這枚重達27噸,長19米的液體燃料火箭飛到13500米高空,並利用發動機吊艙形成的機腹低壓低阻區,衝刺到M1.7將其發射出去......

那就自己搞一個合適的平台吧!

......就算前方鋪滿了前所未有的荊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