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黎里大宅門——以姜太公後裔自傲的邱氏

黎里大宅門——以姜太公後裔自傲的邱氏

原標題:黎里大宅門——以姜太公後裔自傲的邱氏



黎里古鎮鳥瞰


在黎里古鎮夏家橋東北堍,有東西兩條長92米進深的邱家弄,連貫起兩路三開間五進深的建築方陣,佔地面積1988平方米,建築面積2540平方米。


黎里老街


這個建築方陣,明代永樂年間所建,入清後屬於邱家產業,乾隆二十三年(1758),主人邱玉麟(1725-1760)翻建了這座明代建築,宅後營建了一個精緻的花園,樹立五塊太湖石石峰,皺瘦漏透,遠勝尋常美石,取名五峰園。


由於邱玉麟貢生出身,授布政使司理問,官階只有從六品,因此門面只能三開間。邱氏將門面打理成東西兩個三開間,中間再加一個牆門間,乍一看去,儼然氣派的七開間門面。這個建築群落,最為出彩的是第二進雙廳,東廳德芬堂,西廳敬承堂,兩個廳堂面積相同,都是南北深11.85米,東西寬10.40米,總面積246.48平方米。



第二進


到2010年,保留下來的邱宅,第一進是樓房,作商業用房。第二進保存舊觀,1994年列為吳江市文物控制單位。第三進,東西各一幢堂樓,三面都是蠣殼窗,中間鑲彩色玻璃,西邊儀門牆上留有半殘的壁畫,部分建築邱氏後代有所改建,依然保存明代建築特色。第四五兩進,多次改建,變動較大。2016年春,黎里古鎮保護開發管理委員會,以修舊如舊原則對東西邱家弄全部建築進行了整修及翻建。



「源宗渭水」門額



「文雅希范」磚雕門樓

在邱氏大宅院里有德芬堂與敬承堂的堂號。德芬,喻祖上高潔的德行;敬承,後輩繼承前輩清芬。與此相匹配,雙廳前有兩個磚雕,德芬堂正對「源宗渭水」,敬承堂正對「文雅希范」。邱氏一族的驕傲,可以遠溯輔助文王的姜太公。源宗渭水,即邱氏以自家屬於姜太公後裔而感到自傲。



姜太公


曾有相當多的人有疑問,姜子牙渭水垂釣,引周文王拜為國師,最後成就周朝大業,這沒錯,但是同你邱家有何干係?至今年紀在50歲以上者,都聽到過邱家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釋及其故事。原來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封於齊,建齊國,都城營丘,就是現在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舊臨淄一帶,姜太公的子孫以地名「丘」作為姓氏。歷史上好幾位皇帝由於尊崇孔丘,下令全國避孔子名諱,最有影響的是漢武帝和雍正皇帝,孔丘被封至聖先師文皇帝,將「丘」寫成「邱」。



丘遲《與陳伯之書》


至於文雅希范,那是因為南北朝梁朝出了個丘遲,字希范,憑一封《與陳伯之書》,使得陳伯之率領八千之眾前來歸降。丘家武有姜太公,文有丘希范。姜太公是國師,那時全國最高武官,丘遲手中一支筆,勝過十萬甲兵。


為此,邱家曾自撰如下兩副對聯:


功名著渭水,遵崇武聖;姓氏立營丘,奮作英豪。


系出太公,一脈精神崇禮德;功齊夫子,兩書紀傳著春秋。


《春秋左傳》


邱家在朗誦對聯時,總要告訴別人,渭水、武聖、營丘與邱家的淵源,還要解釋左丘明其實姓丘不姓左,由於擔任左史一官,後人才在丘姓前面附加左字,丘明編纂的《左傳》和《國語》兩部紀傳體史書,是司馬遷編寫《史記》的重要藍本。



「月白風清」門樓



「寧靜致遠」門樓



「雲蒸霞蔚」磚雕門樓


「厚德載福」門樓


邱宅留下的源宗渭水和文雅希范兩個磚雕文字,基本可以判定是邱玉麟所擬,東西兩路後面數進,分別續有兩個磚雕文字,那是邱氏後人需要表露的心聲。東路,依次是「月白風清」「寧靜致遠」;西路,分別是「雲蒸霞蔚」「厚德載福」。磚雕文字,出現月白風清、雲蒸霞蔚一類描摹筆調,較為罕見,如同兩幅國畫,留給後人充分思索、踐行的餘地。月白風清,清涼皎潔,幽靜美好,平和而又內斂,因此下承寧靜致遠;雲蒸霞蔚,熱烈發散,蒸蒸日上,蓬勃而又昂揚,故而下接厚德載福。


黎里邱氏並不只德芬堂、敬承堂兩個堂號,據邱氏後裔回憶,至少還有樹萱堂、聽彝堂、安雅堂等。邱玉麟育有岡、璋、璿三子,成人後分門立戶,按照黎里習慣,弟兄分家,哥東弟西。可是弟兄三人如何分派德芬堂與敬承堂兩路建築,也是一個難題。醞釀再三,老大邱岡居東,堂號德芬堂,老二邱璋居中,堂號敬承堂。老三邱璿,弟兄三人合力在五峰園西南新建一路住房,這樣就形成了東中西三條邱家弄。父親邱玉麟年僅35歲就去世了,那時老大邱岡只有11歲,幸虧母親陳夢嚴(約1725-1792)在她父親陳時夏的照顧下,含辛茹苦,儘力支撐,將三子培育成才。西路新屋落成,邱璿接母親到新居贍養,古人以萱草、萱堂比擬母親,新建的正廳命名為樹萱堂,還有安久樓、一潛居、長春草廬、花依草堂等安排。可惜,光緒年間一場大火,西邱家弄全部燒毀,樹萱堂後裔多數遷居外地,留在黎里的則另覓居處。從此西邱弄不存,東邱家弄原名不變,中邱家弄改稱西邱家弄。



客廳


邱家三兄弟,自小讀書都很用功,十五六歲紛紛考上秀才,成為貢生、附貢生,不過都沒有中舉,也沒有出仕。而立以後,淡泊自持,崇信佛學。他們在自家宅後五峰園內設置佛龕,每當初一月半,焚香禮佛。五峰園連通的後河內,常年停泊著一艘畫舫,還有兩葉名為「恰受」和「如天」的小舟,古奧的取名,不禁讓人想起杜老「野航恰受兩三人」「春水船如天上坐」的詩句。邱氏一家,來來往往,大多坐船。邱璋在羅漢講寺西側的醒庵內,專門辟了一間聖堂,供奉玄武聖像,參禪、讀書之餘,又擇地數弓,自鋤種菜,自繪《閉門種菜圖》,遍邀文朋詩友題詠。三邱都有著作存世,邱岡有《德芬堂詩集》16卷、《集外詩》1卷、《集外詞》1卷、《筆峰吟草》4卷;邱璋有《諸華香處詩文集》13卷、《諸華香處集外詩》1卷、《諸華香處詞》1卷、《晚安閣詞稿》1卷、《晚安閣時文》1卷、《晚安閣課孫草》1卷、《二如歲貢卷》1卷;邱璿有《長春草廬詩文集》13卷、《一潛居制藝》1卷、《花依草堂初稿》1卷。三邱的兒孫輩,也多有著作傳世。



姜太公釣魚


據黎里老前輩口耳相傳,東邱家弄邱氏,珍藏著一幅《禊湖垂釣圖》,畫面上,一輪明月高高朗照,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一位老翁,穩坐岸邊,悠然自得,垂下釣竿。這裡的老翁,超然靜穆,與渭濱垂釣、直鉤釣國的姜子牙心態迥異。接下來邱家的孫子、曾孫輩,也都沒有走上騰達仕途。邱家本是黎里大族,由於他們淡泊寧靜,不斤斤於名也不急急於利,黎里八大姓中沒有排入邱姓,邱氏一族也泰然處之。


主要參考:


徐達源《黎里志》、蔡丙祈《黎里續志》,還有邱氏後裔:邱政、邱知行、邱電及敬承堂老住戶倪九餘等口述資料。


技術編輯:吳英


照片來源:館藏及網路



稿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台,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江通 的精彩文章:

銀杏樹下的少兒時光

TAG:吳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