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達沃斯直擊:世界不能再忽視區塊鏈

達沃斯直擊:世界不能再忽視區塊鏈

圖片來源:Financial Times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道,虛擬貨幣給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都出了一個大難題:是隔岸觀火,還是打壓這股破壞性力量,還是——加入其中?

據FT報道,至少,各種虛假貨幣的綜合市值從不到200億飆升到5400億之後,世界再也無法忽視虛擬貨幣這一現象,以及支持虛擬貨幣的區塊鏈技術,雖然金融集團給比特幣冠以「一場詐騙」或者「洗錢指數」等不光彩的名稱。

FT報道稱,在2018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蘇格蘭皇家銀行新興科技的負責人 Richard Crook 說:「因為區塊鏈技術的優勢來自於去中心化,如果只是改變技術、不改變商業模式的是毫無意義的。「

區塊鏈是支持虛擬貨幣的分散式賬本技術,也支持加密信息——金錢記錄或者醫療記錄——可以在公司、個人和機構之間共享。這就讓所有相關部門都能同時更新信息,防止詐騙發生。

對於現在的金融機構來說,區塊鏈最大的威脅是不需要一個中心化的控制機構,而是多方共享一個信息庫。因此,證券交易機構和結算所就成了多餘的,如果小型銀行開始使用區塊鏈的話,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等大型國際外匯結算所也會被淘汰出局。

目前為止,這場爭論還是偏向反體制的一方,他們相信技術的力量能改變目前金融體制中的很多弊端,例如洗錢和金融泡沫。不過對淘汰的恐懼也改變了大型金融機構的論調,本周在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就舉辦了第一次「虛擬資產泡沫」主題會議。

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 Jamie Dimon 最近說,自己後悔把比特幣稱作「一種詐騙」。

為納斯達克等金融集團提供區塊鏈系統的 Chain,其首席執行官 Adam Ludwin 稱接受業界對於虛擬貨幣的很多批評,尤其是低效、難以規模化、價值被高估、誤解眾多以及管理不善。

但是 Ludwin 也說,虛擬貨幣相對於其他貨幣來說有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對監管的抵抗力。比特幣交易無法受到第三方的干擾,因為在交易雙方之間沒有一個中央權威機構。

Ludwin 舉了一個例子:例如有人用美國的支付應用 Venmo 買飯吃,寫了一個備註說「伊朗菜很好吃哦」,結果銀行的合規檢查發現了「伊朗」這個敏感詞,把支付終止了。比特幣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FT報道稱,大部分銀行都很抗拒虛擬貨幣,因為虛擬貨幣的匿名性讓人擔心洗錢行為。例如英國的借款人甚至拒絕給販賣虛擬貨幣來籌款的讓提供抵押,因為他們的錢無法追蹤。

但是,很多金融機構都投入了時間和資金來研究區塊鏈技術的潛能用以改善各種金融活動,例如金融市場的交易結算、跨境支付和銀團貸款。

華爾街已經出現了虛擬資產滲透的跡象,例如上個月兩家美國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期權交易所(CBOE)——創造了比特幣期權合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雖然不直接進行虛擬貨幣交易或為客戶保管虛擬貨幣,但是為客戶進行此類合同的清算。

同時,投資人對虛擬貨幣和區塊鏈創業公司的 ICO 的興趣也在上升。

據雷鋒網AI金融評論此前報道,去年,ICO 為此類創業公司籌集了超過34億美元,這塊完全不受管控的市場會威脅到傳統 IPO 籌款方式。

UBS 的前首席信息官 Oliver Bussman 對 ICO 提供諮詢顧問,稱銀行被邊緣化了。「虛擬資產經理們都像發瘋了一樣追上來,因為銀行毫無動作,而大投資方和家族企業的需求在上漲。」

銀行呼籲法規制定者們趕快解決 ICO 等新興的虛擬市場。「我們不能否認市場在改變,荷蘭銀行 ING 的首席創新官稱,「虛擬貨幣在未來十年,一定會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但是管控是需要的。這絕對是關鍵。」

據雷鋒網AI金融評論了解,前巴克萊銀行的老闆 Antony Jenkins 現在也是虛擬貨幣錢包的董事會成員之一,他相信虛擬貨幣對金融服務甚至金錢本身的影響都會「非常深遠」。

「如果你能想像一下,全世界有一種通用的全球數字貨幣,想像一下那會有什麼好處,想像一下體制中會出現的摩擦和成本。」他最近在金融時報的一次採訪中說,「這種事情肯定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但是,不是不遠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Google、微軟即將宣布量子計算重大突破,業內人士:還不能「貪杯」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