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度營養大事記

2017年度營養大事記

2018年剛走過第一個月,回首過去的2017年,營養健康行業取得了讓人可喜的成績。這一年,健康中國建設成為國家戰略、《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發布、第13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召開,全國營養行業格局發生了改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2017年我國的營養界大事,梳理2017年最具代表性的營養新聞,說說這一年我國的「營養大事記」。

1.《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正式發布

2017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全方位布局了國家營養發展未來,重點包括七大實施策略和六大重大行動。以 「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國民營養」為切入點,預防營養相關疾病為目標,大力普及營養知識、優化營養健康服務、完善營養制度,發展營養健康產業為重點,形成健康中國的基礎性保障新戰略。

點評

這是繼《健康中國2030綱要規劃》後的又一利民惠民重大戰略,是自90年代以來,對我國全民營養健康工作發展又一次最高層全面設計。《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描述了近年時代規劃和方向。目前,天津、福建、廣東、遼寧、河北、安徽、山西、青海等各省也發布了各省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將迎來全國惠民利民多項舉措。

2.《糖尿病膳食指南》和《癌症營養管理共識》發布

2017年5月,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中國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南》、《惡性腫瘤康復期患者營養管理專家共識》。

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南主要面向廣大糖尿病患者和關注健康的普通讀者,同時也可為各級醫生、護士、營養(醫)師、糖尿病教育、衛生管理等專業人員進行糖尿病管理工作時提供指導和借鑒。指南內容從膳食、用藥、運動及自我管理等八個方面進行了推薦。

腫瘤康復期患者營養管理專家共識是針對惡性腫瘤康復期患者的首個營養管理專家共識,分別從營養干預的營養篩查及評定、能量及營養素供給、膳食模式、營養素補充劑、營養支持和運動及心理康復等七個方面,為康復期患者提供了基於循證醫學基礎的營養管理標準和路徑。供各級醫生、護士、營養(醫)師、腫瘤營養教育和衛生管理專業人員參考。

點評

糖尿病和惡性腫瘤都已經成為嚴重影響國民身體健康的慢性疾病,科學合理的營養管理對控制其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帶病生存,需要長期膳食管理和營養治療,以維護患者適宜的營養狀況,改善綜合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該「指南」和「共識」的發布還解決了家庭照護的營養問題。

3.首批註冊營養師獲得證書

營養工作是實現健康中國的重要保障,自2014年以來,中國營養學會(CNS)應會員要求和社會需要,啟動了營養師註冊制度。

2017年12月18日,首批註冊營養師頒證儀式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盛大舉行。1500餘名一線營養科技工作者(本科畢業、實習一年以上)經過主動申請、考試或免試備案(營養本科畢業、營養工作15年以上)兩種方式,獲得經註冊營養師工作委員會批准的註冊營養師證書。註冊營養師工作無疑給世界同行留下印記,全球化背景下,註冊營養師在國際交流、學術認可和工作實踐中更有優勢。

點評

CNS的營養師註冊制度還在試行階段。嚴要求、高標準、年度限額、與國際接軌等實施策略,受到了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業界、社會的高度認可。營養師考試和備案,服務了行業和社會對營養工作的旺盛需求,更是營養工作水平、繼續教育規範管理的一個新起點。據悉,上海交大、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50餘所院校主動申請成為註冊營養師課程教學基地,我國營養界的師者們,終不負所望,將帶領中國營養師走向正規化並比肩國際要求的水平。

4.《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使用規範》(試行)發布

2017年10月,《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使用規範》(試行)發布。預包裝食品包裝正面標識(Front-of-package, FOP),通過制定減少油、鹽、糖的系列營養標準規則,統一衡量或判斷食品是否符合或以此為目標調整食品配方,逐步滿足「三減」的條件。該體系涉及的食品分類包括乳及乳製品、堅果和籽類、糧穀類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蛋製品、豆類製品(發酵類除外)、蔬果產品、水和飲料,以及其他食品十類。

點評

《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使用規範》是對國家衛計委「三減三健」行動的積極響應,一方面幫助消費者更輕鬆地選擇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鼓勵食品製造商改良產品配方,降低食品加工過程中鹽、脂肪和糖的使用量,為消費者創建一個低脂、低鹽、低糖的膳食環境和文化引導,從而起到預防和降低肥胖和其他飲食相關慢性病的作用。

5.「全穀物、營養+」五億人知曉

2017年5月13日~20日,第三屆全民營養周在全國開啟,主題「全穀物,營養+,開啟營養健康穀物新時代」。全國共舉辦現場啟動和科教活動2萬餘次,各省市營養專家成為主力軍,通過演講、科普展覽、社區課堂、義診、扶貧等形式宣傳主題核心信息,膳食指南宣傳海報、圖書贈送5萬餘份,發放宣傳冊、小禮物、食品等3000萬份,受益人群高達5億人次。同時,十大好穀物名單發布。

點評

全穀物食品富含高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類,保留營養更好。提倡全穀物,就是宣揚平衡膳食好穀物為主、食物多樣、低碳等可持續發展理念。本屆全民營養周引起了中國大眾對全穀物健康益處的重視,並帶動了全穀物市場走高。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核心內容的全民營養周教育活動不斷發展壯大,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為提高全民營養科學素質作出了重要貢獻。

6. 我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發布

2017年11月,《2016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發布。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1.58%,較2008年的6.48%增長了5.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穩定上升態勢。從知識、行為和技能來看,2016年中國居民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為24.00%,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水平為9.79%,基本技能素養水平為15.57%。從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來看,2016年中國居民安全與急救素養46.00%、科學健康觀素養36.18%、健康信息素養19.13%、傳染病防治素養16.38%、基本醫療素養12.76%和慢性病防治素養11.48%,均較2015年有不同程度提升。

點評

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是個人健康的保障,其穩步提升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民營養周、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全國科普日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的持續開展密切相關。同時,主動性的讀書、單位培訓和媒體健康知識傳播,也作為營養知識的載體,將健康生活帶進千家萬戶。

7. 保健食品行業20年,走向實質性雙軌制

2017年是中國保健食品有法管理後的第21個年頭,在這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1月12號發布了「關於保健食品備案管理有關事項的通告(2017年第16號)」。繼第一批《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正式發布後,該通告的發布為保健食品備案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又公布了《保健食品備案工作指南(試行)》,對保健食品備案的適用範圍、備案主體、備案流程及要求、備案材料形式及項目要求、備案變更等做了規定。這是20年後,保健食品註冊和備案雙軌制走向實質性開始的第一年。

點評

我國養生保健文化歷史悠長,但關於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奠定是在人民生活充足的90年代才開始。1996年衛生部發布《保健食品管理辦法》,開始專門管理,規定所有保健食品必須經過衛生部批准、註冊。衛食健字(96 102號)保健食品批准文號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2003年6月,葯監局正式管理保健食品,批准文號變為國食健字G2003 xxxx。2015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為保健食品備案管理定調,2017年真正開闢我國保健食品雙軌制的落實,並建成了保健食品備案信息系統,開啟了保健食品註冊革命性的變化新局面。

8. 包裝食品邁向新時代轉型

健康中國2030帶動和催生了營養健康好事,倡導構建食品安全基礎上的營養健康標準就是覆蓋全民的大事,各類人群的營養需求將進一步得到保障。2017年,食品安全標準領域啟動了一大批營養相關標準的制定和修訂。

《學生餐營養操作指南》、《老年人群集體供餐單位營養指南》將為學生餐、老年餐提供營養保證;《老年營養食品通則》制定將使我國老年人群選擇方便快捷的營養食品成為可能;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標準制定和修訂可滿足臨床病人個體化的營養需求;《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通則》修訂將推動企業研發更多營養產品,提高全人群的營養健康水平。

點評

安全基礎上的包裝食品的營養化,是百姓最直接的幸福獲得感。包裝食品方便快捷,在高速發展的社會裡,在現代人一日三餐膳食中佔有很高的比例。僅有食品安全標準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營養豐富,同時滿足孩子、老人、成年人所需才是最重要的。健康中國2030 催生件件好事,百姓從中獲得實惠和長久健康。

中國營養學會發起的年度營養新聞媒體高層論壇,縱觀營養界全年事態,盤點影響百姓健康生活的大事,至今已成功舉辦了5年。

2017年12月26日,中國營養學會主辦,達能營養中心支持的「健康中國:2017營養大事件回顧媒體高層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營養學界的多位專家學者與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通過熱烈的現場討論,結合媒體的視角和專家學者的專業知識,最終評選出「2017年度營養新聞」,其中涵蓋國家政策、學界要事和百姓關注等關係營養健康的重大新聞及事件。

——中國營養學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