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曾率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55年被授予中將銜,後助力神劍騰飛

他曾率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55年被授予中將銜,後助力神劍騰飛

毛主席在《七律·長征》中寫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詩中描寫到紅軍長征中遇到的種種困局,其中更是寫出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的意境。本文的主人公即是當年率領十七個勇士強渡大渡河的豪傑。

孫繼先(1911-1990),山東省曹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率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開始進行以戰略大轉移為目的的長征。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準備渡過大渡河,並於24日晚,由先頭部隊佔領安順場。安順場一帶的大渡河寬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聳立,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二十四軍第五旅第七團1個營築堡防守。25日晨,紅一團開始強渡大渡河,時任紅一團第一營營長的孫繼先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強渡開始後,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突擊隊分成兩批,熊尚林帶領第一批8人先渡河,孫繼先帶領第二批8人再渡河。十八名勇士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最終十八勇士戰勝了驚濤駭浪,衝過了敵人的重重火網,終於登上了對岸。敵人見紅軍衝上岸灘,便往下甩手榴彈。智能雙全的勇士們,利用高陡的台階死角作掩護,沿台階向上猛烈衝殺。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們擊退了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隨後,紅一軍團第一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率領導彈實驗部隊助力神劍騰飛

1960年8月,蘇聯單方面撕毀合同,撤走專家,斷絕援助,使我們的導彈試驗部隊面臨最艱難、最嚴峻的時刻!剛剛建起來的火箭發射場,有許多儀器和設備將被擱置沙海之中;不少設施建了半截被迫停了下來;面對困境,孫繼先率領基地的同志們發揚共產黨人艱苦拼搏的精神,硬是以加倍的努力克服了這些困難,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好了導彈發射試驗任務! 9月10日7時42分,點火按鈕啟動,伴隨著一陣震撼大地的轟鳴和尾部燃燒的火光,導彈騰空而起,7分鐘後,準確地擊中了彈著點的目標。

當時在基地觀察導彈實驗的聶帥緊緊握著孫繼先的手,激動地說:「感謝你們,感謝基地全體人員。你們為祖國爭了光。從此以後有了自己的導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說夜談 的精彩文章:

TAG:笑說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