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相比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乾隆的文字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比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乾隆的文字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比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乾隆的文字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毫無疑問,奉始皇是一個偉大的帝王,立下的豐功偉績數不勝教,不過他做的糊塗事也不少,「焚書坑儒」就是其中之一,這對中國的文化造成了極大的推殘,不過,秦始皇焚燒的書籍和這個人一比就是小意思,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乾隆,乾隆焚書和《四庫全書》的編篆修訂有著很大的關係。公元1772年,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之後乾隆便下令將所有輯佚書與各省採集的所有武英殿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修訂了《四庫全書》。

焚書坑儒

從公元1773年—1782年,《四庫全書 》修訂共歷時十年,在這期間參與編纂並正式列名的文人學者達到三千六百多人,抄寫人員也有三千八百多人,最終成書後四庫全書 共收錄3500多種書、 7.9萬卷、 3.6萬冊.、約8億字。

可見內容之豐富,以修書的角度來說,《四庫全書》 意義重大,它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期的眾多古籍,含蓋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但從另一方面說,《四庫全書》的修訂卻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變革造成巨大的破壞,乾隆下令編書的根本目的是推行文化專制,鞏固自己的皇權,在修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乾隆曾兩次提到對古籍該」毀棄「的就」毀棄「,該」刪改「的就」刪改「,對里內容中有不利於清朝的那些古籍,全部焚毀,從乾隆三十九年開始,紫禁城就豎起了巨大的「字紙爐」,每天不分晝夜的在焚燒書籍。

在修書過程中,乾隆一再下令各級官員搜查「禁書」,對於不積極的官員甚至申斥治罪,官員飾們為了取悅乾隆,不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很多無辜之人牽扯進來,這也是乾隆時期」文字獄「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導致當時民間很多藏書被破壞。

據統計在修訂《四庫全書》過程中,清朝廷一共銷毀了對大清不利的書籍共計一萬三千六百卷,焚燒各種禁書達到71萬部之多,除了焚燒書籍外,清朝還對明朝遺留的檔案進行銷毀,估計有不下1000萬的檔案被銷毀,如今明代檔案僅存三千餘件,可以說清朝焚書的數量跟《四庫全書》收錄的數量是一樣多,即使那些沒有被焚燒的書籍,而被《四庫全書》所收錄的古籍,內容也是被篡改過的,這極大影響了文化的傳承。不管是「焚書坑儒」還是修訂「四庫全書」所引發的一些文字獄案,這些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很多事情不能以單方面去判斷,因為歷史是一直在演變的,不管好壞,它終究還是歷史,你怎麼看?

乾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出生,於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個兒子,母親孝聖憲皇后鈕鈷祿氏。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一七九九年乾隆皇帝在睡夢中離開人世,享年八十九歲。乾隆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壯麗宏大的圓明園,並且當時文化、經濟、手工業都是極盛時代,他在發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確為一代有為之君。廟號清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清裕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