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識別人,也是認識自己

認識別人,也是認識自己

2.10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注釋:

所以:錢穆《論語新解》:「以,因義。因何而為此事,此指其行為之動機與居心言。」這裡指做事的動機。

所由:楊伯峻《論語譯註》:「『由』,『由此行』的意思。《學而篇第一》的『小大由之』,《雍也篇第六》的『行不由徑』,《泰伯篇第八》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由』都如此解。『所由』是指所從由的道路,因此我用方式方法來譯述。」這裡指經由,走的道路,方式方法。

所安:安,安心,安定。所安,是指人對於某事是否安心。

焉,何處。廋,隱藏,藏匿。

1

譯文

孔子說:「看他做事的動機,觀察他做事的方式方法,了解他做事時,心情安與不安。這個人怎麼隱藏的住呢?這個人怎麼隱藏的住呢?」

02

心解

1.16章說「患不知人」,本章就是孔子告訴我們如何知人的方法,可見《論語》的篇章安排都是看似不經意,實則巧妙安排的。錢遜《論語讀本》:「所以、所由、所安,由外而內,由顯現而隱秘;視、觀、察,由表及裡,由錢而深。如此全面觀察,人自然無從隱瞞。」

人生在世,知人之難,有過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若想有所作為,知人是非常重要的,而這段就是孔子在知人方面的方法論。知人是非常之難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對別人輕下結論,一定要多方考察,全面了解。

孔子不愧是識人的專家啊。人在社會上生存、發展,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識人的能力,諸葛亮如果不是因為錯誤判斷了馬謖,也就不會有後面揮淚斬馬謖的結局了。而識人又是非常之難的事情,因為我們常常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不管是生活上的小事,還是工作上的事情,但凡出問題,都是所託非人。

孔子教我們的識人之法,是非常實用的。首先看一個人做事的動機,他是為了利益,還是為了道義,這個初心很重要。沒有好的動機,就不會有好的結果。為了利益走到一起的人,也會為了利益產生紛爭。其次,我們要看一個人做事的方法。有良好的初心,做事如果不擇手段,一樣是不可取的。行仁必須由義,義者宜也,就是合適的方法。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合適的方法,即使有再多的利益,也要堅決不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看一個人做什麼事的時候,心最安。或者看一個人閑著沒事的時候會做什麼。有的人會去打麻將,有的人會去讀書,這個時候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性。如果用這三種方法觀察一個人,這個人基本就沒有什麼能隱藏的住了。

程樹德《論語集釋》:「今日學者讀這章書,須將聖人觀人之法先去自觀,所為果有善無惡乎?所為善矣,意之所從來者果盡善乎?果心安意肯而非勉強乎?苟有纖毫未善,須痛自滌濯,使徹內徹外,無一毫不可令聖人見,方是切己學問。」

這裡既是知人的方法,其實更是反省自己的方法。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先想想,我們的動機是否善良,我們做事的方法是否符合道義,我們是否能夠隨時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無論事情大小,我們都時刻按照這幾個標準來反省,嚴格要求自己,自然就可以走上人生的正道了。

做學問無他,只求「問心無愧、坦坦蕩蕩、心安理得」的行走在天地間。

蘋果系統長按打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庸讀論語 的精彩文章:

尊敬父母才是孝

TAG:子庸讀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