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味鄉愁之吃貨大東北

年味鄉愁之吃貨大東北

關注「聲色流沙」,感悟聲色犬馬

年味在小時候是玩不盡的快樂,在成年時是想不盡的回憶,當有了鄉愁,年的味道也只有我們自己可以體會,不是生活太匆忙,不是日子越來越沒有意思,只要我們還有一刻鐘的時間,靜心體會這一份年味里的鄉愁,那就是滿滿地幸福。

很多人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新媒體時代過年有了更多的玩法,但是永遠不變的年味就是舌尖上的年味,永遠難忘的還是家鄉的味道。

過去的大東北,家家都有地窖,足有一人多高,窖里放幾隻大瓦缸,大瓦缸可以說是個百寶箱,這一冬天糧食,還有過年時的各種吃食都裝進了大瓦缸,還有秋收的蘿蔔白菜也可以在地窖里存一冬,從這個天然冰箱就可以看得出來每家的年過的怎樣,人丁是否興旺。

從三九上凍開始長輩們就準備烀大碴子,炸(東北俗話,即蘿蔔絲焯水)蘿蔔絲。扒好皮磨好的苞米粒子煮上一鍋黃燦燦地豐收年,米湯冒著泡,一粒粒地黃金似的碴子在粘稠的氣泡中跳動。最後一道工序就撈大碴子,粗鐵絲綁成的大笊籬幾起幾落,鍋里就只剩下米湯了,碴子再過一遍水就變成乾淨清爽,顆粒分明的黃金珠子,長輩們神奇的大手,攢幾攢一個個圓滾滾的大碴糰子就一個個在蓋簾上站成了排。

舅媽每年都會煮上兩大鍋,送給城裡的兄弟姐妹們,在沒有壓力鍋的年代,這一玻璃絲袋的粗糧真是解決了不少事兒。

特別是年後幾天,燙上一團大碴子,解油膩,還下飯,不過這都是大人們鍾愛的吃食,如今我也喜歡上了這一頓粗糧,我也終於成為了當年我眼中的大人。

除了大碴子還要準備蘿蔔絲,將大碴子和蘿蔔絲攥成團凍上,放到大瓦缸里儲存。蘿蔔絲可以在三十晚上拿出來包上蘿蔔絲餃子,除夕夜放著鞭炮,看著春晚,搶著紅包,吃著餃子,迎接交子時刻,踏入新的一年。

除夕的餃子必須是蘿蔔絲餡的,有的人家會放點韭菜,都是圖吉利的,東北特產的大酸菜這時候就上不了桌面了,誰都不想日子是酸的。蘿蔔絲、韭菜寓意著順利、日子再接再厲、越過越好。

除夕夜吃了餃子,六個小時以後的初一清早還是餃子,有的人家會一直吃到初三。每天兩頓飯,留著剩下的時間拜年玩樂。在如今飲食豐富的年代餃子餡還有很多種變化,可是蘿蔔絲餡餃子是總也少不了的,這才是正宗的家鄉味。

老傳統,是最讓人懷念的,回味起來都是滿滿的幸福。過去的年貨都是要全家人一起動員,親手製作,無論多麼複雜,老一輩人都願意張羅起來延續這些傳統,因為這才是家,一個家一起過年。

年前的勞動最重要一項就是準備吃食,並且全家總動員。記得小時候家裡還會做豆腐,只模糊的記得鍋灶上支個木頭架子,石磨磨好的豆子在架子里被奶奶不停的搖晃過濾,架子上的粗布里剩下的豆渣還可以炒小豆腐。?

我們這些孩子們會搶先盛一碗熬好的豆漿,美滋滋的嘗著,那濃郁的味道許久不曾從嘴裡化開,那是甜甜而又醇厚的幸福。

傳統的手工製作很麻煩,除了豆腐,還有年糕,也是挺複雜的工序,這份記憶更加久遠了,親自參與過的還能記得的只剩那塊石磨,舅舅家的石磨。做年糕用的粘米泡發之後就要進入石磨,沒有騾子就用人力,磨盤轉動低吟,乳白色的米漿從磨盤裡流出來,再磨盤上畫出一幅風景畫。

年糕是要蒸的,加上紅小豆,香糯無比。過年吃上一口,日子年年高。

比起年糕更難做的是油炸糕,難度係數5顆星。奇怪的是同樣的配方不同的人也能做出不同的效果,粘米面怎麼和直接影響了油炸糕的品質。我沒有學會,不能一一道來。

看見長輩們麻利的包上豆餡,在手心裡拍扁下油鍋,頓時油花泛起,鍋里熱鬧了起來。炸好的油炸糕呈金黃色,略微鼓起,沒有露餡。炸不好了,油炸糕在鍋里就炸開花了,漏了豆餡,這是最難掌握的。孩子們只管吃就好了。

還要炸油丸,豆腐葉,小時候農村沒有吸油煙機,整個一下午家裡都是油煙味。炸好的東西也扔在大瓦缸里,過年不僅圖吉利,有幾天不動刀也不用擔心沒吃的。

長輩們還要蒸大棗饅頭,白白胖胖的身子上夾著紅棗,這是過年裡最萌的吃食。所有提前準備的吃食都在老輩人的大瓦缸里裝得滿滿的,這個百寶缸如同滿屋子的老人孩子一樣熱鬧。

過年時的美食即要有美味又要有寓意,各家有不同年夜飯,魚,豬蹄,生菜,豬肉必不可少的老幾樣。而鄉愁就在這老幾樣里,在複雜而忙碌的製作過程中。

今長大了,知道了家長為這個年味的所付辛苦,也更懂得家的感覺,對離家的人來說,年味是思念,是眷戀。

若今夜無眠 請大膽去愛

聲色流沙 :sels2016

原創 思維 分享

聲色流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聲色流沙 的精彩文章:

TAG:聲色流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