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一世,活出自己的珍貴

這一世,活出自己的珍貴

一部好的影片,不僅僅是以票房來衡量其價值,還有是否能給觀眾帶來思考,喚醒沉睡的記憶,激發麻木的心靈,重新審視什麼是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想《無問西東》這部影片做到了。可以說,觀看這部影片之後,腦海里會留下很多名詞,比方說大家都熟悉的真實,真心,正義,無畏,同情,思考等。另外,很多的觀後感和評論里也會提到這些詞:大學,教育,風骨,情懷,高貴,珍貴等。

對,此刻,我就想說珍貴,因為在影片最後的彩蛋結束時,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句話「謹以此片獻給珍貴的你」,那一刻,有淚。影片里展現的那些珍貴的人和事,深深觸動了我的心弦。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我想曆數那些珍貴的人和事,給自己警醒與鞭策,如果幸好也觸動了你的心靈,那正是此文的意義了。

1.珍貴的西南聯大,大學的模樣

西南聯大全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組成。

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享有「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

從1937年8月到1946年7月,一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生於國難之時,立於炮火之中,被譽為「亂世中的奇蹟」。「剛毅堅卓」這四個字,是西南聯大的校訓。

據史料,盧溝橋事變後淪陷, 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學校被日本人控制。當時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南開,受到了轟炸,大半個校園變成廢墟。硝煙瀰漫的華北,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根據教育部指令,三所大學只好遷至長沙。長沙陷落,他們只好穿越崇山峻岭,南遷至昆明。

國破家亡民族為難之時,手無寸鐵的讀書人自有傲然風骨,清華大學教授、文學家吳宓曾在戰爭爆發後,給自己三條路選擇:「或自殺,或為僧,或抗節而就義。」

老師的英勇氣概影響著學生, 當時許多北大學生投筆從戎,在學校附近組織軍訓,一千一百名學生參加遠征軍戰死沙場,師生以生命演繹了校訓「剛毅堅卓」。

觀影之後,看到很多人批評故事拆分敘述和人物時空交錯牽強,筆者也覺如此。但更看到了導演劇組的用心,試圖在130分鐘的影片里表達很多,在電影表現手法上難免有些混亂,可也清晰地看見百年時空四個故事內在的一致性。

這部電影,本質上講的是大學精神的傳承。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會有迷茫,他們遇到名師或貴人,被引導自動自發地反求諸己,叩問內心,聆聽自己真實的聲音,不顧世俗左右,無問西東。

這些人,待他們成長後,又以自己的方式,影響了下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這是真正的教育,是在傳承真正的大學精神。

真正的大學,不是一個職業培訓機構,她的目的,在於喚醒每一個珍貴的個體,塑造唯一的靈魂,而非僅僅傳授職業技能。

真正的大學,「傳道」先於「授業」,教育出來的人有愛和同情,有真知和灼見,有勇氣和信念,有擔當和責任。這些才是應該被培養、被傳承下去的大學精神。因此,西南聯大成為傳奇,留給了後世珍貴的大學模樣。

美國弗尼吉亞大學教授伊瑟雷爾這樣評價:「這所大學的遺產,應當屬於全人類。」

2.珍貴的教授先生

觀影之後,不禁感慨,那時西南聯大的條件簡陋清貧,環境惡劣兇險,怎麼能在短短八年時間擁有那麼輝煌的成就呢?

看到當時校長梅貽琦說過的一句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著名的一句話,近些天進電影院的人幾乎都知道。就是說,一所大學能不能稱得上好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的教授先生。

北大哲學系教授黃枬森曾撰文回憶:

當時的國文老師是沈從文,

英語老師是李賦寧,

物理老師是吳有訓,

中國通史老師是吳晗,

公共倫理學老師是馮友蘭,

數論老師是華羅庚

《莊子》是聞一多……

這些大師級人物,單單說起任何一個人,都是中國學術界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聯大校長梅貽琦,職位在政府可與總理平級,但為了補貼當時教師們的生活,他幾乎賣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堂堂校長,每逢過節,只吃得起一碗菠菜豆腐湯。前線需要人,他把兒女送去,兒子當翻譯,女兒當護士。

物理系教授吳大猷,為給妻子治病,又怕給學校抹黑,每天化裝成乞丐跑去菜市場,撿沒人要的剩骨頭為妻子熬湯。

數學大師華羅庚,住的屋子被日軍轟炸後,只好跑到西郊附近租了個牛圈,牛住下頭,華羅庚一家住上頭,為了上課不遲到,他每天很早起床,步行十幾里路去聯大上課。

著名作家朱自清,有次上街被乞丐追著乞討,朱自清被糾纏得無可奈何,說了一句:「別跟我要錢,我是聯大教授。」乞丐聽到這句話後,扭頭便走。

文學大師聞一多,素來清高,以談錢財為恥,可為了維持一家生計,他不得不掛牌治印。有次,兒子聞立鶴看不慣了,責問父親:「你分明是在發國難財!」聞一多聽了,沉默良久後抬頭:「立鶴,你這話我將記住一輩子。」

國學大師劉文典說:「我寧願被日機炸死,也不能缺課。」

教育部決定給25位教授發放一筆「特別辦公費」,然而,25位教授竟聯名致函拒絕:「抗戰以來,從事教育者無不艱苦備嘗……十儒九丐,薪水尤低於輿台,故雖啼飢號寒,而不致因不均而滋怨。」

正是在這樣清貧的環境里,華羅庚攻克了十多個世界級數學難題,為世界數學史開創了一門新學科:矩陣幾何學。

被傅斯年譽為「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的陳寅恪,能用13種文字閱讀。當時,他在西南聯大教歷史,上課第一天就說:

「前人講過的,我不講,

近人講過的,我不講,

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

我自己過去講過的,我不講,

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他在課上旁徵博引,指點中西,內容涉及歷史、宗教、語言等多方面,引得馮友蘭、吳宓等教授競相旁聽,就連著名學者許淵沖都這樣說:「哈佛也找不到陳寅恪這樣『四不講』的教授。」

先生們在炮火中,依然潛心研究,筆耕不輟:

陳寅恪寫下《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湯用彤寫下《中國佛教史》

錢穆寫下《國史大綱》

馮友蘭寫下《貞元六書》

金岳霖寫下《知識論》《論道》

王力寫下《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

華羅庚寫下《堆壘素數論》

吳大猷寫下《多原子分子的機構及其振動光譜》

周培源寫下《湍流理論》

孫雲鑄寫下《中國古生代地層之劃分》……

以上,無一不是各學科的奠基之作。

在電影里,先生們風華正茂,是孜孜求學的青年,他們所做的事,就是讀書歌唱,探求新知,精進學業,堅持理想……學子和先生們都是那麼的純粹真摯,胸懷天下,心有蒼生。今日看來尤為感人至深,令人動容。

如今,在西南聯大的舊址上還豎著幾塊石碑,其中一塊寫著:「育才先育人」。在校長梅貽琦眼裡,「教授的責任不僅在於指導學生如何讀書,如何研究學問,凡能領學生做學問的教授,必能指導學生如何做人。」這個做人就是:「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

「傳道」先於「授業」,先生們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怪不得那時候的西南聯大,能匯聚那麼多的仁人志士,能培養出中國最優秀的學子。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西南聯大的珍貴,因為有那麼多珍貴的教授先生。

3. 珍貴的思考

剛毅堅卓的西南聯大師生,創造的這份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不是憑空設想而來的,堅定和無畏的他們,也曾無數次地拷問過自己的內心。

外敵侵略,救國於危難,到底該打仗,還是該讀書?這樣的問題師生經常辯論。

楊振寧說過:「當時大家的心境,是不清楚前途是什麼。」許多教授給出一個答案「讀書救國」。朱自清堅持要讓戰火中的中國保持「弦誦不絕」;陳寅恪說:「救國經世,尤必以精神之學問為根基。」

歷史教授錢穆說:「沒有上前線的勇氣,就不用在這念書了。但抗戰是三五天能打完的嗎?所以,無論是上前線,還是留下學習,都應該是滿懷激情的。」

所以戰亂的顛沛流離中,靜心學習也需要勇氣和信念。可見,電影《無問西東》里那詩意禪定的情景「靜坐聽雨」意義非凡。

武能上馬定乾坤,文能執筆安天下。可能這也是當時聯大師生豪情萬丈的家國理想,他們不是只會思考的文人,更是懂得思考的戰士。

電影里如此描述思考的意義,戰火中山谷里山洞外,就在這容不下一張書桌的時代,吳嶺瀾給學生上課,他引用了泰戈爾的詩《愛者之貽》,道出了曾困擾他的問題,以及他的答案:

「……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我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羨慕。

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麼重要,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關於「思考的意義」,可以追尋台灣大學的精神象徵——傅鍾,總是敲21響。是因為傅斯年校長說過一句話:「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的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鐘聲敲21響,是提醒台大學生時間寶貴,每天用21小時來讀書,睡覺,做事,但一定要留下3小時沉思,思考自己的經歷,人格與內心,不可庸碌度日,不知所為。

看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經濟高度發達,物質極大豐富,人類社會正處在有史以來的最富足時期——除了精神。

老子在2500年前就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說的不就是當今眼花繚亂的世界嗎。許多人忙著追逐外在訊息,內心雜念叢生,沒有機會和自己獨處,哪裡還會花時間沉思。

這正是思考的意義,它彌足珍貴。

4. 珍貴的家訓

《無問西東》電影里,眾多人稱讚那場母子戲,母親讓跪地的兒子沈光耀背誦家訓。

沈光耀背誦家訓第四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這句來自《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家訓》僅僅634字,卻字字珠璣,精闢地闡述了修身治家之道,是家訓名篇,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家訓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個人修身教養,齊家和睦,治國安天下都有積極的作用。

傳世家訓還有《顏氏家訓》,和諸葛亮的《誡子書》等。尤其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8歲兒子的《誡子書》,僅有86個字,卻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由此,可以理解電影里背誦家訓的意義所在。有端莊文雅,知書達禮,溫柔慈祥的母親,才有文武雙全,高貴俊朗,無私無畏的兒子。

得知兒子死訊的那個場景,當母親站在「三代五將」的牌匾下,那瘦弱的女子彷彿也有了力量。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正是中國文化生生不息的偉大所在。

5. 珍貴的你我

電影以張果果開始,張果果結束。

可能很少人會注意到,影片開始,張果果說了一句話:「生活很美好,世道很艱難。」最初,聽到這句話,不太明白生活優渥的他為何這樣說。看到最後找到了答案:世道如此艱難,他們竟那樣美好。雖然就電影表達方式來說,張果果的那段一直齣戲,看起來十分牽強,但絲毫不影響那麼多人鍾愛這部電影。

影片結尾的那段話也很有啟發意義,正好回應了昆明時期吳嶺瀾的教誨。因為藝術終究要回歸現實,所以用當代語言,闡述著影片的核心:

「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當影片最後出現字幕「謹以此片獻給珍貴的你」之時,我感覺周圍異常地寂靜,看到很多人瞬間定在那裡,或不明所以,或沉思良久。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這就是《無問西東》那種學生氣和稚氣的問答:珍貴的你我在哪裡?

一代大師,逝者已矣;平凡你我,生者如斯。

過去,現在和未來,不是割裂開來沒有關聯,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們說著同樣的語言,我們聆聽著同樣的先賢教誨。只是我們忘記了自己的珍貴。

我們忙碌地學習與別人溝通,卻忘記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們願意對別人溫柔說話,卻沒有耐心和自己對話;當世界變得越來越繁華,我們的心卻變得越來越荒蕪。

「記得自己的珍貴,抵抗惡意。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是說給當代的你和我聽的,不知你和我聽懂了嗎。

珍貴源自於一顆赤子之心,想起了電影最後的畫面,窗外陽光溫和,張果果在玻璃窗上畫著藍天,溫暖的居室里,四個小孩,歪頭看著藍天。

就這樣,日光之下,赤子之心,無問西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爾雅書友會 的精彩文章:

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TAG:爾雅書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