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們從蘇州桃花塢找到的兩幅絕版年畫,然後將它……

我們從蘇州桃花塢找到的兩幅絕版年畫,然後將它……

七年前的一個秋天,《南都周刊》記者桑田前往蘇州桃花塢,尋訪木刻年畫老藝人。木刻年畫,這種發端於宋代,鼎盛於清雍乾年間的民間藝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出身於富庶而人文薈萃的江南地區,它兼具文人氣和實用性,其優美精雅甚至深刻影響了浮世繪。

然而,由於手工年畫藝術日漸式微,瀕臨失傳,就連桃花塢大街上的居民,也說不清哪裡還能找到年畫大師。幸運的是,他們終於找到了白髮蒼蒼的王祖德師傅和他的徒弟,這才有了一篇不同尋常的報道。

刊登於《南都周刊》2011年1月刊的報道

拍攝時,桑田見工作室牆上掛著兩幅年畫,線條流暢,配色鮮麗,人物形象特別具有喜感,很想購買一套收藏。但師傅卻搖搖頭:「這是國寶級大師葉莖生刻的版,房志達師傅手工印刷的,原來的木刻套版早已流失,無法再印,只剩幾張當國禮送外賓。有藏家出過幾千元一張的高價,我們也沒賣。」

帶著遺憾,一行人準備離開。臨行前,一位當地朋友偷偷塞給桑田一個紙筒,打開,正是那兩幅年畫。原來,這是對方從自己早年的收藏中找出,割愛相贈的。

據馮驥才主編的《中國木版年畫集成》所述:「正如日本平民美術品浮世繪,到了西歐就被奉若珍寶,中國的民間版畫,也被日本收藏界當作貴重的舶來品,小心珍藏著。因為他們的研究者發現,版畫為浮世繪的發展和表現手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為此,日本學者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尋找和翻譯中國關於版畫的各種資料。」

反觀國內,版畫卻日漸式微,就算是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博物館,集全國之力,也未收集到幾塊老版。桑田突然想起,「那對來之不易的門神,如此國粹,只留著自己收藏,豈不是太可惜!」

於是編輯部一拍即合,趕在印刷廠年前放假的最後兩天,攝影、調色、完善設計,精心挑選高級蒙肯紙,將其復刻出來,讓所有喜歡它的人,有機會擁有一份年味更足的禮物。由於工期限制,這批複刻版只趕出了800套。

木刻年畫是一門用拳刀為筆,在梨木作畫的功夫。梨木質地特別堅硬,木紋細密,要想在上面畫工筆畫,得經過多年修鍊。而且越是色彩豐富的年畫,工藝就越繁雜,墨線稿刻一版,每個顏色又單獨刻一版,為了套印一張年畫,有時得刻上十幾二十張版。

桃花塢年畫的最大特色是細膩的線條,淡雅的色彩,以及豐富的寓意取勝。據馮驥才主編的《中國木版年畫集成》記載:正如日本平民美術品浮世繪,到了西歐就被奉若珍寶,中國的民間版畫,也被日本收藏界當作貴重的舶來品,小心珍藏著。日本學者認為其對浮世繪有很大影響,因此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尋找翻譯中國版畫的各種資料。

反觀國內,版畫卻日漸式微,就算是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博物館,集全國之力,也未收集到幾塊老版,甚是可惜。

桃花塢絕版木刻年畫《中國門神》復刻版禮盒

一套兩張,厚牛皮紙筒禮盒

每張尺寸:寬27cm*高35cm

由於快遞服務即將結束,年畫限售一周

2018年2月2日開始發貨

貼在家裡大門上,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

貼在冰箱門上,嚇退偷吃零食的小人

貼在卧室門上,提醒不愛敲門就進來的室友或爸媽

貼在工位電腦上,震懾催稿催進度的老闆

貼在筆記本或胸前,衝鋒在春運/工作第一線時, 幫助自己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

購買方式

購買方式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您有一封來自東風日產的感謝信,請查收!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