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詩與民國的混搭

唐詩與民國的混搭

豐子愷先生畫了不少詩意畫。跟很多古詩的詩意畫不同,他畫的不是古人,不是古時的情和境,而是豐子愷自己「當代」的人和景。

他作的唐詩詩意畫,「以我為主」,只選取詩句中的一句或半句,而畫具有鮮明的「民國風味」。

這是唐詩與民國的混搭。

民國是怎樣的社會?既有刀槍殺戮暗無天日貧窮苦難,也有依然恬靜而充滿人情味的鄉村生活。

這種鄉土味和人情味其實幾千年來一直在傳承和延續,是世道人心「溫柔」的部分。

豐子愷描繪的其實就是他所處時代的寫照,是他日常所見所思所感,然後想到某句詩,信手拈來,詩意盎然。

他始終抱著溫情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回報了他以感動。

現今社會發展太快,蕩舟採蓮、徒步行旅、把酒話桑這些場景離我們也遠了,而從唐朝到民國大致沒有變化。幸而,詩歌是表達情感的,從豐子愷的詩意畫里傳達的情感,能夠得到我們的共鳴。

擒賊先擒王

引自杜甫《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弓呀箭呀都用不上了,「擒賊先擒王」卻是經久不變的道理。此圖畫於1939年,正是抗戰時期,擒賊的是國軍,被擒的辨不出來,不像是日寇,可能是日偽或山賊。賊首被擒,餘眾皆降。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引自李白《淥水曲》。年輕姑娘蕩舟而行,看到荷花有如看見自己的青春,純潔、嬌羞卻寂寞。荷葉全是黑色,荷花為白色,是以荷花得以映襯。題款「作於西湖」,是以在風景名勝之地,姑娘卻一個人蕩舟,心裡有好多言語不知向誰訴說。

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引自高適《田家春望》,全詩為「出門何所見,春色滿平蕪。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人有酒伴,他無知己。手撐腳翹,若有所思。春色再好,徒添煩惱。他的心情,與前一幅的「蕩舟人」相似。與他落寞的身影相映照的是,另一張台三人正高談闊論,氣氛熱烈。有一隻狗在桌邊覓食,它也喜歡湊熱鬧。

感時花濺淚

他坐在藤椅上,一手托腮,一手夾香煙。窗前有一瓶菊花,有一些碎小的花瓣在掉落,使他聯想到杜甫的《春望》「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人與花相對無語。花瓣往下落,煙氣向上飄。他可能在寫一封信,寫著寫著,思潮起伏,百感交集,不知如何下筆。看到「花濺淚」時,他「無語凝噎」,任由香煙久久燃燒。

家家扶得醉人歸

引自王駕《社日》。老太太扶著自己的老爺子,各自回家。這場景多麼溫馨。醉的人醉態可掬,扶的人力氣尚佳。這樣的場景,沒有深入鄉村生活,就難有會意的體悟。

古調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

引自劉長卿《彈琴》:「泠泠七弦上, 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愛古調的他,坐在高高的山石上。他的背後是孤高的蒼松。此際,松是他的知音,他彈的曲子松能懂。也只有松能懂。

舊時王謝堂前燕

引自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圖中是平常百姓人家,兩間屋,老中小成雙對,共六人。這是長幼有序、夫唱婦和的傳統家庭寫照。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家,因為尋常百姓家雖然破舊一些,卻比王侯將相家更和諧、安靜、可親近,是燕子的「宜居」地。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引自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僧與俗對坐。僧背後是修竹,俗背後是禪寺。僧看的是禪寺,俗看的是修竹。僧坐得端正,時刻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俗則坐得懶散隨意。俗世的人終日忙碌,在閑時免不得散漫。而僧人終日悠閑,反而沒必要再放鬆自己。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引自杜牧《清明》。 天空陰暗,細雨紛飛。行人和牧童都戴著避雨的斗笠。行人行色匆匆,在問路之際也沒有停下腳步。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在大河的對岸,如何渡得河去,這可是個大問題,使得這個清明時節更添一道急愁。

把酒話桑麻

引自孟浩然《過故人庄》。辛苦勞作後的閑暇時間,煮一壺酒,拉一下家常,這是農人生活的幸福時刻。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引自杜甫《佳人》。太陽要下山了,天氣頓時寒涼了許多,穿著單薄的「佳人」雙手抱懷,顯然感受到了寒意。她身後的竹子,太細太小,根本就不能倚靠。她,只能靠自己。寒涼就又添了一重。

獨立蒼茫

引自杜甫《樂遊園歌》:「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此際的人,與陳子昂筆下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相合。天蒼蒼地茫茫,與天地相比,人實在太緲小。連松樹都那麼高大,人卻無法與之比較。「天人合一」看起來是何等的荒誕,又是何等的壯慨。人雖小,心很大,大得裝得下全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骨圖圖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文徵明富唐伯虎窮,這裡有個答案

TAG:甲骨圖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