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滅亡全怪崇禎

明朝滅亡全怪崇禎

大明崇禎皇帝自縊景山殉國的故事,一直被後世漢人奉為經典,說其英烈,有氣概。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如果當時他選擇遷都到南京,態勢又會如何發展呢?或許會使李自成和後金直接碰撞,明朝就算只有半壁江山,但未必沒有反攻的機會。那麼崇禎皇帝為什麼想不到先逃撤北京「走為上」呢?

  公元1644年,李自成先後攻陷大同、保定。對大明王朝來說,形式很明顯:李自成即將攻打北京。當時明軍主力左良玉部不敵李自成,已經私自率軍退到安徽,而吳三桂還在山海關,崇禎皇帝面臨艱難抉擇:死守還是南撤。  誰會想到兵臨城下的李自成,此時向崇禎提出了被封王的要求。你讓我在我佔領的地方封王,然後給我100萬兩當作軍費,我幫你對付別的起義軍以及滿清。更不可思議的是崇禎居然一口回絕了。

  如果崇禎知道會是這個結局,肯定答應李自成要錢要地的條件,然後讓他去遏制其他農民軍或者滿清,當然李自成肯定也是懷有別的目的藉機壯大自己,不可能只是甘心為了崇禎賣命。可是即便如此也比直接亡國要好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兵臨北京城時,崇禎為何不調各地軍隊進京勤王?原因很簡單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