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書不過一技耳,何故有人故弄玄虛

學書不過一技耳,何故有人故弄玄虛

中國最專業的書畫藝術品收藏學習、交流、交易平台,滿足普通大眾「親近藝術、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間!集書畫交流、研討、鑒賞、養生、文論於一體,旨在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書畫藝術,宣傳高端書畫人才,打造優質的書畫藝術交流平台。

米芾說:「歷觀前賢論書,徵引迂遠,比況奇巧,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是何等語? 」 大家可以看到一代著名書家尚且對前賢的種種書論存疑,而不知其所云,古人論書確實多玄妙之論,讓人莫測端倪。

究其原因,其一,審美眼光不同,對一個人,一件作品的審美評判也將完全不同。李煜 :「真卿之書有楷法而無佳處,正如叉手並腳田舍漢耳。」顏之書法公認正大肅穆,極具廟堂之氣,沒想到才華橫溢的李後主眼裡竟是田舍漢。

其二,藝術里有些東西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唐太宗說:「大凡作書,指欲實,掌欲虛,管欲直,心欲圓。」其實這句話是知書善書者心得,大凡功夫用到火候,書藝漸入佳境,自然明白此言妙處,妙在難與君說,必須自己慢慢體會。

其三,唯我獨尊,斷章取意之人頗多,一句話還沒聽明白,妄下定義,寫字,刻意學古人,被人譏為集古字,泥古不能自拔,無新意,寫的不像古人,說你自己東西太多,無古意,俗不可耐,趙宦光雲:「字之橫直波折必有來歷,書家漫然寫去,未始不快,雖然,終是糊人耳目。」寫字是講究出處的,否則便不古雅。講究出處便要臨帖,只有學會古人,才會有自己。

其四,源頭論害人不淺,古人云學書先學篆隸,而後真草。那咱們就談一談書法源流,篆上還有甲骨,甲骨上還有圖畫,結繩,難道初學書法先練打繩扣?習練甲骨?謬論,初學以隸楷皆能入門,入門後可兼習諸體。諸體皆備,涵養胸中,方能得心應手。 無論怎麼說,書法是藝術也是技術,古人云書無百日工,每一個成功的書家,都有一套嫻熟的技術,董其昌說:「硯成臼,墨成池,不是羲之即獻之。」學書法,除了勤奮,別無他途。


歡迎您加入「中國書法」平台,也歡迎您加入「青年文摘」微信公眾號:qnwz_china 和「讀者在線」微信公眾號:love_duzhe平台。希望可以通過您的幫助加快平台的影響力,我們會努力的做好平台的服務工作,歡迎您提出寶貴意見。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卻在微信中學習,成長。下面是2016最HOT公眾號,趕快試試新的關注方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 的精彩文章:

寫給「黃鐘大呂」第二屆書法面授班的每一位

TAG:中國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