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啟謨:宇宙·上帝·人類——上下五千年故事新談之一

楊啟謨:宇宙·上帝·人類——上下五千年故事新談之一

宇宙·上帝·人類

——上下五千年故事新談之一

文/楊啟謨(依依)

【編者按:人類社會上下五千年發展史,誕生了許許多多傳統的神話故事,而這些故事中包含了諸多迷信和虛無色彩的內容,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及考古發掘的大量成果,這些故事的虛假性已經被科學知識和歷史資料佐證所揭穿,被人們當作笑料所唾棄,對於這些故事,人們需要進行科學地探究、考證與識別,去偽存真,科學地編撰闡釋,以體現故事原有的藝術真實性一面,重新認知、以饗讀者。】

1

宇宙是浩瀚寥廓無窮無盡的邃冥空間,充斥著混合元素成份的氣體與若干浮塵,這些浮塵小到光學顯微鏡看不見的分子、原子、離子、質子和中子,大到各種星體組成的不同「銀河系」,它從來都是無邊無形的。宇宙中的星體無數,但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在不斷地飄移運動中,根據質能和力量的需要,自然搭配組合成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平衡體系,形成相對穩定共同飄移運動的星體圈,人類天文學家稱之為銀河系。

2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傳說,那就是上帝,上帝掌管著宇宙,主宰著萬事萬物,當然包括了各個銀河系,地球作為銀河系中的太陽系星體之一,也不例外。有人問上帝叫什麼名?上帝就叫上帝,上帝是宇宙的掌控者、上帝也是造物主,上帝是一個代名詞,不是某一個具體的神物,上帝的本來面目就是宇宙中的「精」「氣」「神」,它千變萬化於無形中有形,看不見摸不著,惟能感知,是能夠撥動宇宙萬事萬物的一種自然的力量。說它是「精」,因為它有活性和靈性,能複製和創造出同樣有生命力和感知力的萬物。說它是「氣」,因為它時時處處在遊離中,驅動整個宇宙間的浮塵之物隨之有秩序有規律的運動。說它是「神」,因為他能改變和扭轉萬事萬物之存在與行為。

3

目前為止,地球是唯一有生物體的星體,生物學家把生物體分為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三大類,人類是動物類中的高級動物。既然人類有上帝創造萬物之說,那也包括了人類自身,「上帝」本唯一,卻眾說各異,撥亂視聽見,不妨探究一下。了解上帝需要原始文化,而教的誕生與傳播成為這種文化的源頭,既充當了傳播的工具、又是使者。教派的不同,對創造萬物、創造人類的上帝的看法各異。

4

「教」是如何興起的?無論哪一類生物,都有先知先覺者,即智者。人類中的智者通過修行覺悟:世界上有兩種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勢力,一種是帝王君主;一種是聖教尊者。前者的付出充滿血腥和暴力,而後者需要的是聖明和嘴皮子,相比之下,後者居之更易。智者選擇了聖教尊者,也就是教的創始者,古人稱之為「原始天尊」。「天尊」要讓人們對自己的說教佩服和崇拜,使自己成為真正的教尊,首先得了解和懂得信眾。智者天尊省悟人們心中的渴望與祈求均源於痛苦所致,倘若闡明苦難的根源和釋解其身心困苦,對信眾是一種精神解脫,對自己也是一種莫大的聖明和尊崇,此乃天尊之道。其次,「天尊」施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以自居,而是虛擬塑造先聖或先祖。自己只是聖者的受聖,唯有如此才能贏得更多的信徒。當然,天尊施教,不僅僅靠空泛的說教,還得具有財富勢力,施教的同時,施以信徒意料之外的恩惠和賜福,信徒才會堅信,才會放大和神化教的效應,才能成就教尊、天尊。故而,智者充當說教之首——聖者,廣施說教,教源興起,便有了聖主、聖祖、聖父、聖子、聖孫……

5

佛教是最早的成文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後稱釋迦牟尼,釋迦族隱修者)達摩自居為釋迦牟尼佛祖(公元前2500年)的28代聖僧。達摩將自己的說教整理編纂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此後之《金剛經》)俗稱《佛陀經》在經卷中假借佛祖之言闡釋教義:人之生與死都是苦的。人間的苦難憂愁煩惱皆因「欲」而生,只有放下意識中的負擔,萬事萬念皆空,無索無求無掛,學會「忍受」「仁愛」「普度」,才能清心寡欲,才能止淡如水、百患不存、生命永恆。故而信佛之人長念「佛陀經」,「阿彌陀佛!」不離口,禁於「欲」、止於「欲」,得以解脫而得道矣!佛教對宇宙萬物的觀點是:「宇宙是永恆的,生靈是生生息息不滅的。」也就是說,佛教不相信天地之外的宇宙有另一種締造萬物之神靈——上帝。

6

「基督教」是世界上第一大教,誕生於1世紀,最早為猶太人所創建。在地中海沿岸及兩河流域最早的原始部落中,強悍的民族是雅利安人,約公元前2500年,雅利安人時常擴張和侵佔歐洲及古印度,而猶太人最受暴虐欺凌,尤其是猶太母系,因此猶太后裔具有混血優勢,基因遺傳中活性因子超越其他民族,勤奮、吃苦、善思考、想像力豐富,為了在苦難中尋求精神上的安慰與救贖,他們渴望有「救世主」,而這個主就是希臘語所說的「基督」。傳道者標榜耶穌,說耶穌為了拯救人類,帶著十二門徒四處遊說佈道,還把經商的錢(12--30歲遊走賣藝做木匠活)施捨給受苦受難的人,在希伯來人的部落,他完成教典原著《塔納赫經》(又稱《希伯來聖經》)其後日臻完善為《聖經》耶穌在其經卷中闡釋,宇宙中有一位至高無上的、萬能的主——上帝「耶和華」,而他就是耶和華與聖母瑪利亞之子,他的所作所為及其說教都是上帝的旨意,他就是耶穌基督。《聖經》中塑造了上帝以泥土捏造了人類,先是亞當,接著取亞當的一根肋骨捏造了夏娃,亞當和夏娃配偶,成為人類的締造者,把亞當和夏娃的美好生活之地描述成誰也沒有去過,誰也難以到達的東方極樂世界——伊甸園。

由於部落藩國掠殺不止,信仰基督的教徒勢力日盛,奴隸社會的帝王君主們為謀求統治,便利用宗教中的「忍受苦難,死後升入天堂」的理念吹捧「君權神授」的思想意識,將教推向「以虛化實」的地步,4世紀,古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第一個宣布將基督教確立為國教,推崇基督教會,確定耶穌出生日期為12月25日,以公元紀年,設「聖誕」紀念日。基督教開始傳遍全歐洲,上帝耶和華創造人類之說隨教的傳播亦生生不息。

7

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第二大教,誕生於阿拉伯國家。兩河流域乃至西亞的阿拉伯人在最早的宗教與傳教過程中受到地中海沿岸國家基督徒的歧視,加之戰火與殺戮,未能感受到基督教帶來的恩惠,便滋生了創建自己的教——伊斯蘭教。7世紀時,穆罕默德作為伊斯蘭教的創始人,借鑒和吸收了各類原始宗教的教義,他藉助富霜妻子赫蒂徹的財產經商發跡,開始修悟和施捨受苦受難之人,傳播自己的理想化教義,虛擬了真主安拉,認為安拉就是上帝,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主宰者,安拉用泥土塑造了阿丹與撒旦,撒旦偷吃禁果,阿丹懷孕,撒旦遭到真主鞭撻懲罰驅逐,世人苦難皆屬作惡降罪,倡導人「和平」「順從」,祈禱懺悔,洗禮洗罪,他的說教被教徒們集錄成《古蘭經》隨著念經的傳播,真主安拉創造人類的說法也廣泛流傳。

8

道教起源於東方中土,屬於本土教。道教流傳於夏周、形成於春秋戰國、興盛於東漢時期。道教的宗旨是「道」,道則道法。即天之陰晴圓缺風雲雷電、地之江河湖海春夏秋冬、人之生死禍福悲歡離合三位一體之自然法則。4000多年前的夏朝,人們根據日月星辰的變化推演出曆法——夏曆。到了周朝,人們根據星辰運行軌跡變化發現各種自然現象變異規律,江湖術士們收集整理成《易經》推授「五行」思想,以「天機不可泄露」掩飾不解天象,以占卜和驅邪贏得信眾,形成道家原始群體。對於諸教教義,他們既不反對又不倡導, 其思想主張的關鍵是對萬事萬物都是相對論,說白了,就是未知可否模稜兩可的觀點,後人美其名曰辯證法,冠以道家。道家開宗明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就是說,「道」生萬物。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萬事萬物皆有道,以今人理解,道則萬事萬物變化之規律。道不是人類起源之物,而是萬物運行秩序。所以道家對宇宙、地球和人類起源也是模糊不解的,但對遠古神話中的三大神仙(夸父、女媧、精衛)故事確是傳播有加,道家創始人張陵(東漢,號張天師)尊老子為教主(太上老君李耳)將《道德經》奉為道教經典,以至於先秦的《山海經》《風俗通義》等都為道家所奉行,故而,可以認為,道家是認可「女媧摶人」之說法的。

9

無論何種教派,皆逢亂世而生,俱以規勸人心向善,忍受順從,修身養性、穩固社會、安定生活為要義,這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佛家還是道家,對宇宙和上帝並無說教,只對人類生存行為大肆束縛,佛家假以佛祖真經為誡律感化規勸人們之言行,而道家「坐以論道」之徒說漸次不為人們所動,至於初唐,佛教的興盛極大的刺激了道家,道家在道教衰敗的失落中不得不尋求一種力量來支撐,而此時,卻滋生了李世民夢遊地獄之事件,給了道家一個大大的說教契機和法寶。其實,不能不說唐太宗李世民是個極其詭計之人,經過玄武門之變,宮闈之患驚魂未定,十八路反王餘孽卻寵寵欲動,內憂外患暗潮湧動,李世民憂心忡忡,在哮喘疾患中虛脫夢遊,蘇醒之後,他煞費苦心,終心生一計,編造太白金星之天庭,虛構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掌管人間,虛擬人間十八層地獄與閻羅鬼神生殺予奪,以此神話真龍天子之君權。道家們如獲救命稻草,大加渲染,將道家老祖——老子奉上天庭,成為太上真人無量佛祖,美化為除妖降魔護蔭人間之神仙祖師,以挾道家之威。而佛教高僧們也不示弱,在雕版印製《金剛經》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將所謂四大菩薩(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奉於天庭之上,作為佛家救苦救難普度眾生之尊神,以此博取信眾。從此,上達天庭,下至地獄之說隨道教與佛教的延續而流傳,與西方諸教中的天國與地獄遙相呼應、相互印證。

10

宇宙是固有存在的,永恆的,毫無辯駁。而上帝與諸神創造萬事萬物也是虛擬的,無非是矇騙和控制人類精神靈魂的枷鎖。關於人類的起源,英國蘇格蘭科學家達爾文所著的《生物進化論》已成為人類學共識。一切生物均有細胞組成,各種細胞在聚合過程中,受到外界氣候變化而相應激變,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上所攜帶的遺傳基因DNA也發生變異,不同的DNA控制著生物的多樣化,人類屬於古猿類生物體動物長期進化而來。也就是說,人類的起源、源於最初的細胞體。有人常常質疑: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按照細胞學說,自然是先有蛋(無數個細胞群體組成)後有雞了,有了雞,再不需要細胞漫長的過程形成蛋,而是雞本身有迅速生成蛋的功能。雞生蛋、蛋孵化雞,周而復始繁衍起來,人類和其它生物的繁衍也都同出一撤。

(註:以上圖片均為甘肅通渭籍90後畫家王建平的禪宗畫作品)

作者簡介:

楊啟謨,女,生於1992年10月,2013年畢業於甘肅民族師範學院,本科學歷,先後發表散文《鄉愁悠悠》、中篇小說《將軍》等十餘篇作品。現供職於平涼市委機關工委。

友情提醒

覺得不錯,請點贊並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北文藝苑 的精彩文章:

楊瑞峰:星羅世界

TAG:西北文藝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