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24小時:末路重生》重生就是希望,即使死亡也是救贖

《24小時:末路重生》重生就是希望,即使死亡也是救贖

《24小時:末路重生》貌似在國內排片不是很理想,其實影片可觀點還是不少,既有燃爆的動作槍戰戲,亦有曲折感人的愛情戲,還有令人催淚的親情戲碼。

當然這部戲並不像很多好萊塢模式化的英雄流水線產品,而重點是凸顯人性之善的自我救贖,有點中國傳統文化的寓意,「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當然電影不僅表現的是殺手的自我救贖,更是一群人的自我救贖,有著普世積極的意義。

電影表面上是生死時速的警匪大戰遊戲,實則是向世人發出警醒,殺戮不是唯一的出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才是結果。當然電影並不是猛灌雞湯,而是通過很多細節去展示一個生命只有24小時的殺手,他是繼續殺人,還是進行自我救贖?

電影頗具正能量意義,讓觀眾看到暴力美學之下蘊含的人性溫情,不是絕望而是充滿希望。男主角特拉維斯是一個職業殺手,本來想退隱江湖回歸家庭,結果殘忍的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失去了妻兒,令他悲痛欲絕。

影片有兩條線索,一條就是男主角如何服從命令殺死證人,另一條就是講述國際刑警琳和她兒子的故事。男女主人公都是有過家庭的人,他們肩負著保護家人的重任,兩個人不同的命運,不同的結局,說明一個問題個體有時候是比較渺小的,但有時候又是能量巨大,關鍵看你選擇如何去選擇,怎麼做?

好萊塢的電影都是崇尚個人英雄主義,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英雄的故事,電影男主人公特拉維斯並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英雄,他有著很矛盾的性格特徵,殺人無數,最終在彌留之際煥發人性之光,終於實現自我的救贖。

電影在設計角色的人格上打破傳統,將人性予以複雜化,從而讓電影的戲劇衝突不斷,掀起一個又一個的高潮。男主人公由好變壞的過程值得反思,這也說明人還是被善意拯救,而未必都是十惡不赦。

男主人公在24小時的生命時速中,經常會出現幻覺,看到自己的兒子,這其實就是一次次人性之光的回歸過程,同時也能夠更好的詮釋為什麼他要幫助國際刑警,讓她們母子團圓的伏筆。

《24小時:末路重生》儘管是一部犯罪動作片,實則卻是一部充滿溫情主義的電影,「家庭」是另一個隱形的主旨,對於男女主人公來說,證人固然很重要,但家庭缺一不可,在家庭與保護證人之間,沒有矛盾衝突,彰顯出男女主人公另類的人格魅力。

該片由國內女演員許晴和好萊塢文藝片男神伊桑·霍克共同主演,這次扮演國際刑警對於溫柔仙氣十足的許晴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她不僅要扮演一位母親,還是一個雷雷風行的國際刑警,真可謂文武雙全,令人眼前一亮。說到伊桑·霍克,我們一定不會忘記他在《愛在黎明破曉時》系列中精彩的演出,沒有任何情節的前提下,他居然充分發揮自己的表演技巧,讓這系列毫無疑問成為文青們的最愛,當然他還在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和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等獎項的《少年時代》扮演頗具神秘色彩的父親一角。這次由文藝男神變中年老炮,演技也是可圈可點,和許晴的CP感還是不錯。

影片雖然在動作戲份上噱頭十足,但並不是爆米花電影,有著很令人警醒的深層次內涵,對人性進行深度挖掘,充滿正能量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翔 的精彩文章:

500名大眾投票遠沒場外幾百萬刺激,《歌手》第三期場外排名張韶涵奪冠

TAG:溫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