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來一塊黑乎乎的翡翠原石,擦開窗後驚呆了,綠得睜不開眼……
翡翠原石,因厚厚的皮殼包裹,
因此具有較強的神秘性和吸引性,
因此,也受到許多翠友的喜愛。
這一塊翡翠原石,重1公斤,
通體為黑烏砂皮,皮殼較厚。
因此打燈看,沒有多少表現,
但勝在黑烏砂皮殼出貨率高,
貨主還是入手了……
這是貨主開窗後的表現,
均勻的滿綠啊,雖然只達到糯種,
但就拿這綠色來說,無疑是大漲的。
再看燈光下的表現,確實艷麗,
而且黑烏砂一般種很老,
因為未完全開窗,
看不到是否有裂,
若無裂的話,
滿綠手鐲穩穩的取了,
那價值就更高了。
當然,
對於翡翠原石,
並不是隨意買,隨意切的,
也存在許多的技巧和知識,
今天,大熊帶大家認識一些原石高貨特徵。
1、老象皮:
石如其名,老象皮的皮殼如大象皮一般,
來自莫西沙場口,
是市場上容易出高貨的皮殼之一。
2、蠟殼黑烏砂:
來自黑烏沙場口,黑烏砂皮顏色是較深的黑色。
這種原石比較容易出較深的綠色,
甚至可出現滿綠的翡翠,
因此,人們對黑烏砂原石很是熱愛。
3、脫砂原石:
脫沙是指由於沒有完全風化,
導致皮殼存在附掛沙,脫落沙。
一般而言,沙越粗,種就越粗,
沙越細,種就越細。
4、翻砂原石:
皮殼上有明顯的風化沙粒,
皮殼形式存在砂礫感用手都可以擦掉,
紅、白、黃、褐、灰、黑各種顏色都有。
翡翠皮殼上的砂礫對於翡翠內部的「結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例如砂糙手意味著種老水好,
不糙手意味著種嫩水短,
種老的往往色不容易進,
但是種老在有裂情況下色容易進,
砂好意味著肉好,種水略不足。
5、會卡水翻砂原石:
翡翠原石最好的是細皮。
因為結構極為緊密,質地堅實,
所以風化部分結晶或晶粒極為細小,
常為很薄而細潤的一層皮。
細皮翡翠原石地子通常也是細潤的,
燈光下呈半透明或透明,
猶如玻璃而被稱為「玻璃地子」。
6、洋芋皮:
玉質細膩,皮薄微黃,
形如洋芋,有透明感。
此皮殼的石頭產自達摩坎,
下面這塊為老達摩坎水石,
完美的小公舉。
7、楊梅皮:
皮殼似熟透的楊梅,多呈暗紅色,
有的紅白相間或黃白相間,帶檳榔水,
主要產自老場區和大馬坎場區。
當然,世事無絕對。
大熊給大家分享的這幾種皮殼特徵,
也不是一定會出貨,
只是出貨率相對較高而已。
當然,
對於翡翠原石還是需要很多經驗積累的。
切記,多看少買,多擦少解。
備註: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TAG:緬甸大熊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