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日本7.9級地震穿透下地幔?科學家:670公里上下地幔分離,板塊垂直

日本7.9級地震穿透下地幔?科學家:670公里上下地幔分離,板塊垂直

日本在地震上面的研究,可以說是比其他部分的科學界研究的都要多,日本的地震頻繁在世界上都是比較多的。根據,日本東北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出,日本波寧群島以西的深海地震,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可能還要複雜很多。

日本7.9級地震穿透下地幔?科學家:670公里上下地幔分離,板塊垂直

根據科學紀錄,大家也應該記得。日本在2015年那次地震達到了7.9級,深度670公里,是記錄中最深的全球地震事件。到目前為止,記錄的主流地震帶深一百多公里,因為高壓和高溫會使得地震產生異常。在日本的伊豆博寧地區,這次地震是因為太平洋板塊正在菲律賓海盤下向西北俯衝,導致地球板塊下沉引發的。

日本7.9級地震穿透下地幔?科學家:670公里上下地幔分離,板塊垂直

根據科學家對博寧深層發現,相對於俯衝太平洋板塊的震源位置調查,地幔結構十分的複雜,導致最後的結果出現多種矛盾。日本科學教授通過利用地震層析成像技術,對世界各地震台記錄的500多萬個P波數據進行分析,以確定伊豆博寧地區下方的高解析度地震層析成像。這些包括日本和華東地區密集的地震台網數據。

日本7.9級地震穿透下地幔?科學家:670公里上下地幔分離,板塊垂直

科學家表示,地震層析成像是對地球內部的一個最詳細了解的工具,特別是查看俯衝板塊的形態和結構。利用這樣的方法,研究人員可以清晰的獲得俯衝太平洋板塊高速帶的清晰圖像。研究的結果表明,博寧深部事件發生在穿透下地幔的太平洋板塊內部。此外,它的震源位於地幔過渡帶內地幔邊界的東側邊界附近。

日本7.9級地震穿透下地幔?科學家:670公里上下地幔分離,板塊垂直

日本科學家還發現,在太平洋板塊北緯約28°地區,就是在日本2015年發生7.9級地震略偏北地方,北部地幔過渡帶中的板塊是平坦的,而在南方板塊幾乎是垂直的,直接穿過下地幔。相當於兩個板塊是存在90°的平面,任何一個板塊都可能撬動地震的發生。

日本7.9級地震穿透下地幔?科學家:670公里上下地幔分離,板塊垂直

科學家表示,在日本7.9級地震的基礎上,結果表明深地震是由幾個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這些包括太平洋板塊的快速深俯衝帶,板塊的斷裂,板塊熱變化,板塊中的應力變化和相變,以及板塊和環境地幔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這項工作揭示了深部板塊結構和俯衝動力學的新亮點。日本這地區還存在地幔過渡帶,大約410至670公里深處的地幔部分,將上地幔與下地幔分開,這也是一直存在威脅的區域。


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 的精彩文章:

200公里斷層合併!俯衝帶地質隆起,科學家:可能發生8級地震和海嘯

TAG:環球科學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