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政治家排行 誰才是第一 商鞅只排第三

戰國政治家排行 誰才是第一 商鞅只排第三

戰國時代的社會亂象不計其數,小到百姓,大到君王,睡一覺起來親戚朋友還有沒有都不一定知道,這種問題是時代的產物,然而時代也會提供不同能力的「政治家」「軍事家」來拯救自己,今天我就談一談戰國時代最厲害的五位「政治家」誰的貢獻最具長遠意義。

第五 李斯

李斯是楚國人,師從荀子(很多人誤以為「鬼谷子」),李斯最大的貢獻是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間定位,李斯覺得秦國各方面已經成熟,而六國的下坡路也滑到底了,所以秦始皇決定公元前230年開始行動,這和李斯的想法非常一致,他有這樣的功績,他才排在第五位,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第四 吳起

吳起先前是在魏國效力的,他的能力在魏國已經的到發揮,魏王也看中他,覺得他是個軍事人才,然後想把他強留在魏國,又怕吳起功勞大過自己,後來鬧成想殺了吳起。吳起逃跑到了楚國,他幫助楚昭王變法,讓楚國迅速強大起來,而且他有兩個身份,政治家 軍事家 這身份在戰國是非常了不起的,至少上面的李斯做不到。

第三 商鞅

商鞅就不奇怪了,他選對了平台,就像馬雲說的「選擇才重要」幸運的是 商鞅才華也不一般,這樣的兩個東西放在一起,那還得了。多的不講,秦國沒有商鞅就不強。那他排在第三,我們看看前兩位。

第二 范雎

范雎的名聲並不是那麼好,因為他和秦國名將「白起」有點過節。范雎先前也是魏國人,差點被魏國的丞相打死,留了半條命跑到秦國,在跑到秦國的路上又差點被當時的秦國丞相趕回魏國。所以他和秦國當時的丞相有矛盾,而白起就是當時的秦國丞相提拔的,范雎把先前的丞相位置搶了,就和白起鬧了後半生的矛盾,直到最後白起被趕出秦國自殺,范雎還是安然無事。

上面是范雎的一點小私事,然而他的貢獻就在這四個字「遠交近攻」。這四個字大到國家統一,小到夫妻吵架,都能用。而且後來也被世界各地方廣泛流傳,被很多人稱為「戰國後期最具備戰略眼光的政治家」沒他這四個字,秦國統一六國沒這麼簡單,可能還要往後推好些年。

第一 韓非(韓非子)

韓非是李斯的同學,當時的韓國人,而且是韓國君王的親老弟,實實在在的公子哥。一個法家集大成者,和上面這些站在一起有點突出,他提出來的法家觀念,在今天依然有用。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講壇講過,韓國就是兩個政治家一個申不害,一個韓非,假如把韓非和申不害調換一下,統一六國的就不是秦國。這個話分量多重。他寫的《孤憤》《五囊》千古一帝秦始皇看了之後,都成為他的粉絲。無奈他的出現已經沒有足夠的平台給他發揮了,只能流傳於後世。

以上是五位耳熟能詳的戰國政治家,大家認為還有是誰能在排行中出現,也可以大膽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錢幣博物館之古錢幣(四)—先秦錢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