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世凱曾想讓溥儀搬出紫禁城,然後自己以皇帝的身份住進去

袁世凱曾想讓溥儀搬出紫禁城,然後自己以皇帝的身份住進去

辛亥革命以後,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和其他皇族成員依然住在紫禁城中,直到1924年,才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其實早在10年前,袁世凱就曾想讓清室搬離宮中,只是沒有成功。

辛亥革命爆發後,南方各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朝的統治,大清朝貌似很快就要土崩瓦解了。其實不然,清朝那時的力量依然十分強大,北方的巡撫,總督很多都是忠於朝廷的,清軍更是多次擊敗了南方革命軍。但正是在這樣的局勢下南北和談了。

為了感謝皇帝主動退位,南北雙方簽訂了皇帝辭位之後的「優待條約」。其中包括了大清皇帝的尊位不廢,每年由民國政府撥款400萬元作為津貼,退位之後,皇帝暫居宮中,日後移居頤和園等條件。

條約簽訂之後,清帝便下詔退位,中國正式進入了民國元年。

我們都知道,辛亥革命的成果實際上被袁世凱竊取了,袁世凱在北京就職成為民國大總統。但當上大總統的袁世凱並未滿足現有的地位,他逐漸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

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先是將總統的五年任期改為終生制,規定上一任總統有指定下一任總統的權利,其目的是想將總統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袁克定。不久,他又強制解散了國民黨,又因為國民黨被解散導致國會人數不夠法律規定的人數,所以,他乾脆又將國會給解散了。

逼清室搬出紫禁城

紫禁城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在當時的中國百姓間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袁世凱也希望日後能在宮中辦公,來體現自己皇位的正統性。所以,他根據清室「優待條約」讓溥儀等人搬到頤和園去。

對於袁世凱的命令,清室內部是反對聲一片,為此,他們找了各種「合情合理」的理由。他們提出頤和園的牆太矮,如果住在裡面不夠安全。袁世凱則答應會加高圍牆,但費用得皇室出。

對此,清室又提出宮人們做活需要陽光,太高的圍牆會擋住夕陽,宮人們就會提前收工。雙方就這樣一來二去的扯皮,最後也沒談下來。

袁世凱之所以會和清室好好談,也是顧忌那些忠於皇室又握有實權的人,比如駐軍徐州的張勳(他曾率軍進京擁護溥儀復辟)就一直忠於皇室。所以到了最後,袁世凱也沒能在夢寐以求的紫禁城中辦公。更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場稱帝鬧劇僅維持了83天就匆匆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就在那裡 的精彩文章:

大臣上奏讓皇帝禪位給太子,太子聽了嚇得大病而死

TAG:歷史就在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