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被稱為「二戰德軍之父」,那些德軍名將,都出自他門下

他被稱為「二戰德軍之父」,那些德軍名將,都出自他門下

要說二戰時期的德國擁有最頂級的軍事指揮團隊,估計是沒有幾個人反對的。像隆美爾、曼施坦因、博克、龍德施泰德等等一眾悍將,能征善戰的本事真不是吹出來的。

那麼,這些光耀一時的德軍名將都是誰培養出來的呢?這就要說起漢斯·馮·塞克特將軍了。

您可能覺得這個名字很陌生,而且此人連元帥都不是,本領能大到哪裡去呢?不好意思,您要是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二戰期間您能叫得上名字的德國名將,幾乎清一色都是他的學生,就連希特勒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地叫一聲「老師」。

而且,人家不是評不上元帥,在他70歲生日的時候,德國國防軍總部想晉陞他為元帥,結果卻被他婉拒了。原來,不想當元帥的將軍,也可能是個好將軍啊。

塞克特生於1866年,一戰時已然成為軍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憑著「少說多做、沉默嚴謹」的作風,一度擔任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的總參謀長,同時領導著同協約國的東線戰爭,讓協約國集團吃了不少的苦頭,因此,塞克特被譽為「斯芬克斯」,大神級別的存在。

一戰失敗後,《凡爾賽和約》可以說把德國的軍事徹底掐死了,只允許保留十萬陸軍,還不能擁有坦克高炮,此時的德國國防軍,成了名副其實的城管大隊。

艱難之際,又是塞克特挺身而出,擔任了德國國防軍總司令,開啟了德國國防軍的復興之路。

面對德國軍事力量嚴重殘缺的現狀,塞克特首先精挑細選了一批精兵悍將,組成軍官團,作為建隊基石,由此進行自上而下的軍事教育和培訓。比如每一名軍士都要接受軍官的訓練課程,每一名軍官又要接受將軍的訓練課程,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要具備自己上級的能力。

正是得益於此,德軍的整體素質相較於戰前有了大幅提升,每一個基層軍官都具備將軍的基本素質,可以說,這就是德國精英輩出的源頭。

接下來,塞克特又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改革,大力支持軍官自主進行軍事研究,諸如裝甲戰、山地戰、傘兵作戰等新興戰術,都是在此間湧現出來的。而後來的古德里安、隆美爾等人,也都是因為頗有建樹的戰術戰法而嶄露頭角。

另外,塞克特還首創了模擬軍事對抗演習。雖然一開始大夥都覺得彆扭,甚至還嘲笑自己人打自己人完全就是瞎胡鬧,然而他們悉數被打臉,這種對抗演習訓練,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德軍的作戰能力,而且還被各國軍隊效仿,沿用至今。

從當初手中僅有的十萬國防軍,到二戰前夕的百萬雄師和裝甲集團,塞克特可以說一手實現了德國陸軍的重新崛起,他也因此被稱為「德國國防軍之父」、「二戰德軍之父」。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對他更是三顧茅廬,希望他再次出山。不過因為年齡的關係,塞克特只是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並未擔任任何職務。

更值得中國人了解的是,這位德軍之父還跟中國有過一段合作。

那是1933年5月,受南京政府邀請,塞克特來到中國,擔任國民革命軍軍事顧問。蔣介石對這位德軍傳奇人物自然也是相當的敬重,給他開出了每月2000美元的工資,一舉打破外來顧問的高薪記錄。

當然了,人家塞克特也確實值這個價,他給蔣介石提交了一份「陸軍改革建議書」,全方位地對中國軍隊提出了改革方案。現在比較公認的說法,如果沒有塞克特的這些改革,中國軍隊在隨後的抗戰中,將會打得更加艱苦。

這裡還有一個花絮,1942年,史迪威被羅斯福派到中國,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經過考察,給蔣介石提交了一份軍隊改革建議書,結果蔣介石看完後,說:「這些塞克特都提過了。」看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但可惜的是,因身體原因,塞克特1935年就離開了中國,並於1936年12月27日在德國柏林病逝,享年70歲。

德國國防部和中國國民政府,都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以此來紀念這位軍界傳奇大佬。

歷史客棧作者:水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粟裕能不能評元帥?其實在早期的授銜方案中,他是第七元帥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