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的遺囑很奇特,兒孫世世代代不準做這件事,以免惹來橫禍

司馬懿的遺囑很奇特,兒孫世世代代不準做這件事,以免惹來橫禍

司馬懿堪稱三國時代的第一梟雄。以諸葛亮之才,在戰場上遇見司馬懿,也只能甘拜下風,克複中原復興漢室的大業付諸東流,以曹操、曹丕之能,竟然不能識破司馬懿的韜光養晦之策,最終使得曹家江山被司馬家族篡奪。紛雜繁複的三國紛爭,原來全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最後被司馬家族摘了桃子。

司馬懿臨終前,曾對兒子司馬師、司馬昭說過一番話:「我侍奉魏國君主多年,官至太傅,位極人臣,可是人們都說我有二心,讓我常常憂慮恐懼。我死之後,你們二人要盡心輔助主公處理國政,幫助主公平定九州,慎之慎之!」這番遺言,儼然表現出一個忠心不二的老臣的一番赤膽忠心。

然而,他的另一句遺囑,卻與這番話風格迥異。《晉書》記載,「晉宣王遺令: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宣王,是司馬昭給老爸司馬懿所上的謚號。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孫後世和百官禁止去拜謁他的陵墓。歷朝歷代都講究忠孝立身,帝王將相去拜謁祖先陵墓,是體現孝道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可是司馬懿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禁止兒孫去給祖先掃墓上墳。乍一看令人難以理解,就連平民百姓,逢年過節都知道去給祖先掃墓祭拜,司馬懿卻不讓兒孫去做這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原來,司馬懿死前說出這番話,並非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而是為了保證子孫權利地位傳諸久遠,以免因此招來大禍。

司馬懿家族在魏國的發展歷程中,有一個標誌性事件,也是司馬懿家族鯉魚跳龍門的轉折點。從這起事件之後,司馬家族徹底把控了魏國大權,魏國從此成為司馬家族的一言堂。這起事件就是有名的高平陵之變。正始年間,魏國皇帝曹芳在位,曹家宗親大將軍曹爽掌握大權,並有意排擠傾軋司馬懿。

司馬懿則採取了慣用的手段,以不爭為爭,表面上主動退避躲讓,實際上在暗中蓄勢待發,等待時機,準備給對手致命一擊。大將軍曹爽志大才疏,遠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卻被司馬懿的韜晦之策蒙蔽,把他當成軟弱無能之輩,放鬆了警惕。正始十年,皇帝曹芳和大將軍曹爽帶領群臣,前去拜謁魏明帝的高平陵。

司馬懿則稱病不出。待到皇帝和曹爽出城後,他立即發動兵變,派人佔據武庫,把守並關閉城門,奪取皇家禁軍的兵權,把大將軍曹爽的黨羽一網打盡。皇帝曹芳和大將軍曹爽,被圍困在荒郊野外,要兵無兵,要糧無糧,形勢岌岌可危。司馬懿上書皇帝曹芳,申明大將軍曹爽的罪狀,請求皇帝罷免剷除曹爽及其黨羽。

曹爽平常挺威風,一遇大事,立即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皇帝曹芳也嚇得魂不附體,不知計將安出。緊張對峙後,大將軍曹爽最終下了軟蛋,未做任何反抗,束手就擒,最後被司馬懿滅族。曹爽之死,代表曹家宗族勢力全面衰退,司馬懿家族由此崛起,獨攬大權,獨掌朝綱。魏國至此名存實亡,司馬家族離奪權稱帝,只剩下一層窗戶紙沒捅破。

司馬懿趁魏國皇帝拜謁陵墓之際,奪權上台,因此才會做賊心虛,生怕別人照貓畫虎,給他的後代也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丟了江山招來大禍,因此才會留下那條奇怪的遺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年間,1個大臣偷偷摸摸從昆崙山上拿走一物,當即被乾隆斬首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