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地貨機墜機疑雲 美國國家航空102號航班事故

戰地貨機墜機疑雲 美國國家航空102號航班事故

2003年,一架貨機墜毀的影像的鏡頭傳遍了網路,其危險的觸地姿態也驚悚了世人。整個墜機過程被車載行車記錄儀完整的記錄下來,視頻傳播到網上後引起軒然大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慘痛的空難發生呢?

美國國家航空102號航班是從阿富汗英軍軍營營地堡壘飛往迪拜的阿勒馬克圖姆機場之間的貨運航班,其中經停阿富汗巴格拉姆機場加油。2013年正值美軍從伊拉克撤軍之時,4月29日,一架波音747-400貨機在從巴格拉姆起飛後飛機墜毀,導致7人全部死亡。

執飛該航班的貨機型號為波音747-428BCF,註冊號N949CA。1993年這架飛機出廠時作為客機,後來改裝成貨機,隨後賣給國家航空公司。事發時,飛機承接美國空軍的空中機動司令部飛行合同。事發當天102號航班經過1.7小時的飛行後,於13:53飛抵巴格拉姆。他們飛往最終的目的地前,飛機的主甲板上搭載了207500磅重的貨物。包括兩輛12噸重的MRAP全地形裝甲車和3輛18噸重的美洲獅裝甲車。

圖1、美國國家航空102號航班影像資料

102號航班的機長是布拉德·哈斯勒,34歲,擁有約6000小時飛行經驗,該機長前24小時內飛行了14個小時。副駕駛是33歲的傑米·布羅考,擁有大約1100小時飛行經驗。裝卸長邁克爾·希詞36歲,值得一提的是,102號航班機組成員均無裝載裝甲車輛車輛的任何經驗,這也為事故的發生留下了安全隱患。

美軍及其盟軍在入侵阿富汗時,曾興建了50多個基地。巴格拉姆空軍基地規模最大,其擁有七座食堂、健身房等設施。高峰時期駐紮多達4萬人,經過十餘年的戰爭,美國決定裁撤駐軍規模,於是開啟了一系列軍事回遷計劃,102號航班便是載運裝甲車設備。

根據飛行計劃,102號航班先從法國沙特魯飛往阿富汗的堡壘。裝載上約94噸的貨物後,經停巴格拉姆後飛往迪拜。巴格拉姆龐大的規模是塔利班重點攻擊目標,102號航班機組也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圖2、阿富汗巴格拉姆機場

經塔台安排,102號航班尾隨C-17運輸機起飛,連續的高強度飛行讓機組成員疲憊不堪,他們寄望于飛到迪拜能得到寶貴的休息。當地時間15:30,獲得批准的102號航班從巴格拉姆03跑道起飛,如果沒有意外,兩個半小時後他們就會到達迪拜。

然而,天不遂人願。

102號航班爬升到1200英尺(370米)時,機頭突然急劇上升,隨即陷入失控狀態。哈斯勒宣布接管飛行,他們如果不能改出當前狀態,貨機就會失速。由於102號航班的爬升高度過低,留給機組的挽救空間非常狹小。最終貨機因失速,傾斜著機體拍向地面,墜機引發了大爆炸,一瞬間火光衝天。事故現場就在機場外03號跑道的盡頭,事故造成七名成員遇難,包括四名飛行員,兩名工程師和一名裝卸長。此次事故亦是巴格拉姆機場最為嚴重的民航事故。

圖3、模擬圖片,墜落前的102號航班貨機

事故發生時,巴格拉姆附近正在形成雷暴天氣,風暴在撞毀前約35分鐘開始的一小時內改變120°方向。在跑道頭附近的汽車上的行車記錄儀完整的記錄了整個影像。 CNN援引一個政府官員說,該視頻是真實的。

102號航班失事的消息很快傳遍全球,身處戰亂之地,他們是被擊落的嗎?幾個小時後,塔利班便迫不及待的宣布對此事負責。

美軍方很快便找到了飛機「黑匣子」,並運送到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的實驗室進行數據分析。在恐怖疑雲下,NTSB將主導事故調查。不久後提姆·勒巴龍便率五人調查小組深入戰區腹地,他們還要和軍方保持緊密聯繫。

雖然塔利班宣布對此事負責,但是調查員並未找到遭受導彈襲擊的證據,塔利班只是搭便車而已。恐怖襲擊的選項被排除後,調查員重新審視102號航班的殘骸。他們發現墜機引發的大火,損毀了整機75%的部件,只有機尾的部分尚且完整。

圖4、102號航班殘骸顯示,只有機尾部分完整

波音747的升降舵就處在機尾處,這是控制飛機俯仰動作的主要裝置。然而102號航班起飛不久,飛機的俯仰控制便出了大問題。調查員仔細查看尾翼的液壓系統後,並未發現異常。這讓他們又開始了事無巨細的地毯式搜尋,現場證據收集完畢後,更為重要的分析工作開始了。

此時102號航班失事的視頻開始在互聯網上發酵,這為調查員提供了非常直觀的調查線索。視頻內容顯示事故原因是飛機貨艙的貨物過重,飛機重心發生偏移,最終導致飛機失速撞地。波音747可以搭載任何類型的貨品,承運人要保證飛機沒有超載,但有機組成員只有很短時間才知道託運的具體品類。調查員首先要了解,貨艙中搭載的是什麼?貨物的重量又是多少?

貨品清單顯示,102號航班搭載的是MRAP(反地雷伏擊車),這種重型車輛是為了應對路面簡易炸彈(IED)的襲擊。然而,102號航班的機組成員從未有過運載此類型車輛的經驗,裝載的程序也要摸索著進行。

圖5、貨艙裝載示意圖,藍色為MATV,和三個美洲獅(黃色)

貨艙中的五輛裝甲車分別有12和18噸重,每輛車都用鐵鏈綁縛在專用的貨盤上,然後用繩索固定在飛機的貨艙中。調查員經過計算,即使搭載了貨物和加註了燃油,102號航班也沒有達到超載的安全限度。這也讓調查員開始研究貨品裝載的重心問題上。

貨艙裝載示意圖顯示,中間三輛美洲獅分別重達18噸,兩端的MATV重12噸。調查員通過計算得知,總的重量也屬於波音747的合理裝載範圍。另外一種情況是,飛機爬升時車輛在貨艙中出現了移動。這讓調查員重新審視車輛的裝載過程,工程師有沒有合理固定好車輛成為關鍵因素。

圖6、左側顯示用繩索固定貨品,右側顯示標準貨櫃固定模式

通常情況下,標準貨櫃通過飛機地板上的滑軌鎖扣進行固定,但是對於不規則貨品只能採取其他方式。裝卸長通過航空公司的手冊計算出固定所需的繩索數量,MATV需要24條,美洲獅需要26條——裝載過程也是遵章執行,到底是什麼地方出錯呢?

圖7、60條繩索固定MATV的模擬圖

「黑匣子」的數據是破解謎題的關鍵,調查員從NTSB總部獲取消息稱,102號航班的「黑匣子」在飛機起飛不久後便停止工作。調查員試圖聯繫事故的目擊者,一名跑道清潔工提供線索稱,他在飛機起飛後便看到機尾處冒煙。當飛機起飛時貨艙發生火災,殘骸應該留有被火燒過的證據,這條線索也陷入了死胡同。

調查員開始研究起飛前駕駛艙中的錄音,資料顯示副駕駛布羅考在貨艙中發現一段斷裂的繩索。調查員認為裝甲車被固定好之後不會被移動,但是語音記錄表明飛機在飛行途中,物品發生了位移。那些繩索的綁縛並未固若金湯,而是發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

裝卸長的職責是保障貨品以合理的方式裝載和固定,如果繩索沒有固定好,車輛就會向後移動。如果想要證實車輛是否在起飛時發生位移,調查員必須清楚貨艙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要從碎片般的殘骸中找出證據。

圖8、車載攝像頭記錄下的驚悚一幕

波音747的後壓力隔板類似一堵固定的牆面,用以隔離貨艙區和未加壓的機尾空間。調查員找到了面向貨艙一側的隔板殘骸,他們從中發現了明顯的輪胎痕迹。一輛反地雷伏擊車在飛機殘骸中整個倒轉過去,車上受損的天線盒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

天線盒安裝在車尾較高的位置,上面蹭有「黑匣子」特有的油漆色,這能夠重現貨艙中的場景。飛機在起飛時,一輛裝甲車向後滑落,撞破隔板後將「黑匣子」系統摧毀。

此時波音也將殘骸碎片的分析結果傳送到調查組,其中一條就是二號液壓系統管道。波音747擁有四組液壓系統,二號液壓系統的液壓油路管從貨艙底部延伸至機尾的後壓力隔板,這也是控制升降舵的關鍵部件。裝甲車不僅撞毀了「黑匣子」,也撞斷了液壓管路。

調查員在播放視頻時發現,102號航班的起落架組也有問題。調查員還利用三維動畫軟體製作了飛機五組起落架的模型,發現有組起落架本該處於落下的位置,視頻中卻消失了。這意味著四組液壓中,有一組失效了。液壓管理的損壞也印證了目擊者看到冒煙的現象。液壓油蒸發時也會冒煙出來。102號航班起飛時,裝甲車掙脫了繩索開始鬆動,擊穿了機尾隔板,同時破壞了液壓線路導致飛機失控。然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圖9、貨機墜毀前

調查員返回NTSB總部,他們需要驗證飛機在失去液壓系統時能否從大角度爬升中修正。調查員用兩個液壓系統遭到破壞的747模型,模擬貨物錯位的情況。當他們模擬後面裝甲車向後移動的時候,貨機並未發生失速現象,這推翻了在阿富汗時的調查推論,他們一定遺漏了某個重要環節。

波音747的壓力隔板後面是控制飛機俯仰的千斤頂螺桿,飛機的水平尾翼是塊很大的操縱面,這是保持飛機平衡的關鍵部件。千斤頂螺桿有1.8米高,主要用以控制飛機水平尾翼的俯仰動作。事故現場的千斤頂螺桿從底座斷裂開來,並呈彎曲狀態。

調查員通過查閱飛機手冊得知千斤頂螺桿的數據資料,裝甲車不僅破壞了「黑匣子」和液壓系統,還連帶摧毀了螺桿。調查員添加了螺桿受損的條件後,飛機模擬飛行時得出了墜毀的結論。

還有一個問題懸而未決,固定好的裝甲車為何會滑動呢?

圖10、觸地前的瞬間

裝卸長根據航空公司手冊計算出固定車輛的繩索數量。波音公司代表查閱安裝程序後,頗感震驚,他們認為固定的繩索必須按照特定的角度綁縛標的物,才能達到最佳固定效果,固定的角度稍有偏差,都能造成不同的效果,這些細節並未在航空公司的手冊中體現出來。波音公司手冊上明確指出,如果繩索以水平角度固定,負荷能達到1.6噸,如果以45°角固定,負荷則會變低,如果以90°角固定,則繩索基本不具備負荷能力。

而航空公司的手冊顯示,無論以任何角度固定,每根繩索的負荷都能達到2.3噸。按照波音提供的數據,102號航班起飛時,固定車輛所使用的繩索數量只有標準的1/2。這場事故的悲劇從航空公司制定手冊的時候便已萌生。

即便是裝甲車發生位移也不會直接導致墜機,致命的是車輛撞毀了千斤頂螺桿。控制水平尾翼的部件失效後,飛行員所做任何動作也於事無補,他們試圖壓低機頭的動作,反而加劇了事態的嚴重性。

NTSB的最終報告指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國家航空公司,它們固定特殊貨物的手冊有重大漏洞。後方裝甲車固定方式不當導致發生位移,車輛撞破壓力隔板後摧毀了兩套液壓系統和千斤頂螺桿。NTSB也給出建議,所有貨運人員必須進行強制性資格認證。航空公司也必須建立統一的處理訓練程序和工作標準。而正是嚴格執行標準程序,才是避免重蹈覆轍的唯一路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之家 的精彩文章:

苛刻的試驗才能確保飛機發動機能承受大鳥的撞擊

TAG:航空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