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我喜歡的英美劇

2017我喜歡的英美劇

除了在看一些舊的美劇,2017還是看了一些新的,左挑右選,最後喜歡的卻也不多喜歡的元素其實標籤很多。我的電影標籤是「懸疑」,「驚悚」,"科學幻想" "犯罪" ...... 可是美劇卻喜歡溫情一點的,談情說愛,不用很大的畫面,越接近生活本身越好。

2017年初看了一個輕快可愛的美劇,《 Imposters》,中文名翻譯成:假面真情. 資源本人有收藏。

劇情很有意思,講一個美女騙子,專業騙色騙財,每次作案手法都是一樣的,和一個男人迅速墜入愛河,然後在某一天早上忽然消失。

轉折點就是她接到的一個新任務,要接近一個銀行老闆,一個看起來脾氣又暴躁又丑的中年男,又要開始人生是演技了,但與此同時她偶遇了一個帥哥,look promising...

雖然沒有非常深刻,不過輕鬆也好看,第二季2018很快要續集了。

分享幾個英劇。

英劇的風格卻大相徑庭,不那麼明艷光彩,沒有很多美女帥哥, 甚至演員還長的挺平凡的,風格偏向冷嘲,黑色幽默轉折點。很多時候一集一個獨立小故事,或者是短劇集。

《九號密室》

每集一個獨立小故事,演員樣貌平凡卻演技高超,同一批演員,出現在不同的場景中。每一集必然會有個意想不到的結尾,必然會有反轉大反轉,冷嘲熱諷。 可謂是典型黑色喜劇,每集短短30分鐘,卻腦洞大開。印象中第一季有一集,劇情類似《搏擊俱樂部》,很巧妙的精神幻想,有點細思極恐。

豆瓣評論"每一集都在挑逗觀眾.","這些小劇集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會給你全然的反轉的,以及你在剛開始觀看時就要去摸索影片帶有的小細節,這是極為有趣的事情,該集在最後時刻兩次反轉,從而把它想要表達的東西提高了一個層次,至少在我眼中很好地諷刺了每一個人." "類型故事雖然已經不計其數,但是就算觀眾已經有很強的防範心理,還是可以通過更好的創作不斷的打破觀眾以前的經驗,然後被驚艷到."

同類的英劇還看了 《平凡的謊言》, 沒有華麗的鏡頭,樸實的講述,主要講一個謊言帶出的一連串諷刺效應,每個人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最後推薦一下黑鏡前兩集。。。

黑科技的諷刺。

2016年底的《黑鏡第三季》,2017年底《黑鏡第四季》,都讓人覺得越來越大不如前,懷念前兩季的英國色調,現在徹底被美國人玩壞了,不過還是看了,第四季只有最後一集,也就是第六集還是讓我感覺震撼,講的是人腦意識的抽離,又到了那個哲學問題,意識抽離,意味著永生?

來自豆瓣的摘抄:

作為黑鏡第四季的收尾之作,《黑色博物館》所帶來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與其說是震撼,不如說是痛苦。對於一部虛構的作品來說,能夠打破現實和虛擬的界限,使觀眾體驗到這樣強烈、真實的痛苦,是非常了不起的 ,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黑色博物館》由三個獨立的小故事組成。第一個故事講述醫生將自己的神經與病人的神經相連,從而感受到了病人的痛苦,由此做出最精確的診斷。但隨著他所承受的痛苦不斷增強,他的大腦也發生了變化——醫生逐漸愛上了疼痛的感覺,他開始自殘,最終只能通過殘暴地殺害路人並感受他的痛苦來飲鴆止渴。對痛苦上癮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但如果這種痛苦不會造成任何生理性的傷害呢?影片中,醫生可以感知到病人的痛苦,但是自己的身體並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所以即使疼痛的體驗是真實的,痛苦本身卻是虛幻的。這就好比,在讀一本悲劇小說時,讀者將自己帶入小說主角的角色,感受他的情緒,模擬他的痛苦,但合上書本之後,讀者便可以全身而退。人們對於悲劇的喜愛和對痛苦的迷戀本質上是一樣的。心理學家Goldstein在《純粹的悲傷所帶來的快感》中寫道,人們之所以喜歡觀看悲劇,是因為悲劇所帶來的悲傷是一種沒有任何雜質的悲傷,這樣高純度的悲傷在現實中是很稀有的,因為在生活中,人們在體驗悲傷的同時往往也感受到了焦慮、恐懼等其他情緒,這些情緒導致悲傷不再純粹;也就是說,困擾我們的並不是悲傷本身,而是那些伴隨悲傷而來的其它負面情緒。但是,純粹的悲傷為什麼會帶來快感?解答這個問題大概需要神經科學方面的知識(這就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我只能猜測,掌控悲傷、痛苦、和快感的是同一(或相鄰)腦區域?

總而言之,《黑鏡》反應了現代人類和無止境的超前科技所面臨的問題,哲學,倫理,生理,環境。黑鏡的確一直在探討一些現代社會深處的衝突,探討在技術不斷革命的時代中,人的一些本質的東西。所謂「黑鏡」,本來指的也是電子屏幕關掉之後的狀態,是一面黑色的鏡子,所以說的是,透過現代技術,我們怎麼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M英語 的精彩文章:

TAG:MM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