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草本植物也能「大樹參天」?

草本植物也能「大樹參天」?


北方少竹。在氣候寒冷的家鄉,竹子種類極少且多

低矮焦黃

。因而我在四川雅安,第一次看到高大如參天大樹的竹子時,有種莫名的愉悅。回想起來,大抵是被這種

「草」

,驚呆了。


茂密的竹林。圖片:dhgate.com



竹子形如禾本,似稻麥稂莠一般有節,葉片尖尖質地刮手——正如其形

,竹子與眾多禾草同屬禾本科。禾本科植物有萬種之多,均為草本,但有一類身形高大,莖幹

堅硬如木

,這便是竹類,在禾本科內歸為竹亞科。


原產自東亞的竹亞科植物有近800種,是一個龐大的類群。但我們說起「竹」的時候,其實和這個「竹亞科」概念

並非完美重合

。因為在竹亞科中也有低矮如草芥者,我們大多不以它們為竹,口中的「竹」,只是指高大如木本者。


毛竹粗大的竹竿,讓毛竹看上去一點也不像草本植物。圖片:moso.eu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也是與人關係最密切的竹子,便是竹亞科剛竹屬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它是竹類中

最為高大

的種類。在日本和中國台灣,毛竹常叫做「孟宗竹」,這個稱謂源自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筍」的故事。


茂林修竹


有一個成語「茂林修竹」,源自《蘭亭集序》,它所形容的茂密竹林或許正是毛竹林。那些一歲一枯榮的離原之草不同,竹類是多年生的植物。竹又與普通的樹木也不同,它們雖然可以存活十幾年,卻不能像普通的樹那樣獨立成木,不能依靠增加年輪來增粗。竹正是介於草木兩者之間,既像樹木那樣

年長

,又像細草一樣

速生


其實我們看到的竹,並不是它生命體的全部,僅僅是它生於土壤之外的「側枝」。而竹真正的「根本」卻埋藏在土壤中,大多數人都很難見到的地下莖——

竹鞭


竹子的地下結構。圖片:bamboobotanicals.ca



竹類按照地下莖的形態一般分為三個類型:一種是竹鞭在地下橫走,竹鞭的頂芽不會發育成竹竿,而只有竹鞭節上的側芽可以萌發成竹的種類,這種叫做

單軸型

;一種是地下莖頂芽會生長一定節數,便出土長成竹竿的,而側芽則繼續萌發成新竹的種類,叫做

合軸型

;還有一種是頂芽既可以發育成竹,也可以繼續延伸生長的則是

複合型

。毛竹屬於第一類,即單軸型竹,又因為其竹體散生,也叫散生型竹,這種類型的竹子竹桿粗大,非常適合製作支撐物和器具。


竹柏異心


形容竹的成語眾多,「竹柏異心」便是形容表象相似而志向相左的成語,這句成語源自《楚辭》。我們都知道,竹子雖然高大堅硬,但和木本植物,例如柏木相比,

莖幹的結構完全不同


毛竹的中空結構。圖片:bamboohabitat.com



竹子源自禾草,它是禾本科中形態較為進化的一類。禾本科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森林中,

低矮的草本是它們最初的形態

。而白堊紀晚期氣候發生大改變,大量的森林因為氣候變遷而消失。生活在森林中的禾本祖先獲得了發展的空間。它們一類走向寒冷乾旱,成為草原的主人。而另一類則選擇了溫暖濕潤,因

趨同演化,

身型也變得與樹木一樣高大。然而源自草本的毛竹一類,莖的形態與可以通過形成層增大增粗的普通木本植物不同。


毛竹的維管束與形成層是狀如一把筷子那樣的聚合體。它們無法通過形成層的薄壁組織不斷裂細胞而加粗。此時毛竹則選擇了變通的辦法,一個是

將維管束集中在莖桿的外層

,使得莖的韌性加強,並以含硅極高的石細胞填充縫隙;二是

中空其髓而減輕份量

,使得高大的竹竿在抗擊風的過程中具有勝用的強度和無比的韌性。竹子中空與密閉的節間也可以增加機械結構的抗性,大風可以吹折樹枝吹斷樹榦,但想把強度和韌性結合的毛竹吹折,需要更為強烈的力量。


依稀可見的散生的維管束。圖片:asknature.org



雨後春筍


「雨後春筍」是我們最為熟知的成語之一,它所描繪的「春筍」正是毛竹的嫩芽。筍即竹萌,竹類眾多,有

很多種類的筍都是可以食用的

。然而產量和數量上,

毛竹筍

最為常見。


剛露頭的竹筍。圖片:colossalous.com


毛竹竹竿偉岸,竹鞭上的萌芽也很肥大。毛竹竹鞭上的側芽,每年在晚秋開始萌動,到入冬之後,肥大的筍芽就會藏在土中越冬,此刻的筍被稱為「冬筍」。冬筍芽在冬天是

不會露出土面

的,挖冬筍需要不少的技巧。如果找到冬筍芽,挖開厚厚的覆土,就能發現筍籜棕黃色的冬筍。筍中冬筍為最鮮,砍去筍蔸,剝去緊緊裹挾的筍衣,潔白透亮的筍便是最易入餚的佳品。


冬筍是無數人嚮往的美味。圖片:sohu.com



冬筍的季節過後,春暖花開,幾場春雨之後那些曾經藏在土層中的「冬筍」芽開始繼續萌發,筍籜變的棕綠,外皮上裹挾著柔軟的棕毛。這些筍芽破土而出,快速生長,這個時候的筍叫做「春筍」。春筍水分充足,但是質地比冬筍略粗。春筍出土初先生長緩慢,但遇上充沛的降水便會

加速生長

,出土十日之內還能食用,再久了就趕不上吃了。


極速生長的毛竹筍。圖片:dassoxtr.com


竹類的筍是植物界的

生長冠軍

,毛竹的筍在水量充足的條件下,可以在

一天之內生長到半米之多

。待到筍籜全部退去,新枝生髮,破土將近三個星期的時間裡,一棵十幾米高的幼竹便挺立在竹林里了。生長出的幼竹在定型後

不再長高和增粗

,逐漸變得結實起來。一般兩年以上的竹子韌性和強度達到最佳,便可以伐下山做成各種竹具了。


不可居無竹


雖然生於北方的我曾沒有見過竹,但自出生以來,就

有著與竹分不開的關係

。夏日,我們有納涼用的

竹席

竹扇

,吃飯時需要用

竹筷

,切菜用的

竹砧板

,買菜用的

竹籃

,至於起居用的

竹凳

竹椅

,爬高用的

竹梯

,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每到年關,我們還要放

爆竹

——如今爆竹早已都是紙筒製成,但在火藥發明之前,古代人是真的將竹桿置於火中,竹中空受熱爆裂,便有了

聲聲爆竹

。如果從仰韶的竹刻畫符到如今的白熾燈、竹炭等話題鋪開來說,那真的是「罄竹難書」了。


各種竹製品。圖片:marketstreat.com


毛竹中最大的類型是南竹,因為「楠」字表示佳木,因此,這種毛竹常訛作「楠竹」。四川宜賓的「蜀南竹海」中正是高大的南竹。


竹海雖然美麗,但因為毛竹可以分泌化學毒素,阻礙他植物生長,使得竹海不過是一種只有南竹的綠色荒漠。圖片:twoeggz.com


作為人類利用最多的一種竹子,毛竹在人類的選育中也變得

「千變萬化」

。一些毛竹的竹節發生變異,形成特殊的

龜甲竹

,常作為園林的點綴。一些毛竹的竹竿截面還可以從圓形變異為方形——這種變種便是有名的

方竹

,它不但可以用來觀賞,還可以利用它的特殊形態做成相應的竹具。


方竹的竹竿。圖片:mae.supplies


竹和人類文明息息相關

,尤其是東亞人的文化與竹的關係最為密切。蘇軾的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把竹子和中國人的關係點得清清楚楚。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27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阿蒙。




日曆娘的推薦


都知道熊貓愛吃

竹子


但你知道它們最愛吃的


  是哪些竹子嗎?






其實滾滾的食譜

非常挑剔


它們的主食是


箭竹

 

和 

木竹


而且季節不同


採食的部位

也不一樣



在這最寒冷的冬夜


讓一隻暖暖的大熊貓


陪你一起

挑食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禾本科 荻




本文來自果殼網,

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點擊閱讀原文也能買買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