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天取經最傳奇的不是唐僧,而是晉僧,亂翻書之今天沒有亂翻書

西天取經最傳奇的不是唐僧,而是晉僧,亂翻書之今天沒有亂翻書

今天沒有亂翻書,年關將近,又到了《西遊記》出沒的時候了,然而我想到的不是唐僧,而是另一位大師。

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人盡皆知。然而有位大師比玄奘更早去天竺取經,經歷也更加傳奇。

他就是著名的法顯大師。

法顯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名僧。他是現有記載中,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成功的大師。

他三歲在寶峰寺出家,二十歲受比丘戒。

法顯常常慨嘆律藏殘缺,誓志尋求更加完整的佛法經律。

公元399年,東晉隆安三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踏上了取經之路,與他同行的還有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十位法師。

法顯一行經過河西走廊,從敦煌穿越沙漠來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

又向西南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抵達于闐(今新疆和田),翻越蔥嶺,取道今印度河流域。

經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又返回巴基斯坦境內。

之後東入恆河流域,到達天竺(今印度)。

又橫穿尼泊爾南部,至東天竺,在摩竭提國(即摩揭陀)首都巴達弗邑(今巴特那)留住三年,學習梵書佛律。

與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於途中或留居天竺,法顯孤身一人帶著搜尋來的大量佛經,打算取海路回國。

他由東天竺海港多摩梨帝(今加爾各答西南之德姆盧克)乘商船到達獅子國(今斯里蘭卡),逗留了兩年,又搜尋了許多經書。

再乘商船東歸,中途遭遇暴風,在海上漂泊了一百多天,到達耶婆提國(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一說爪哇島。另有人依據航行時間和《佛國記》記載的當地風情,猜測可能是南美洲)。

法顯在這裡居住了五個月,跟隨一艘開往廣州的商船回國,不料途中又遇大風,船失方向,隨風漂泊。

公元412年,東晉義熙八年七月十四日,商船終於靠岸,法顯上岸詢問當地獵戶,方知這裡是青州長廣郡的勞山(今青島市嶗山)。

青州長廣郡太守李嶷,聽說法顯從海外取經歸來,立即親自趕到海邊迎接。

之後,法顯經彭城,過京口(江蘇鎮江),到達建康(今南京)。

他在建康道場寺住了五年後,又來到荊州(湖北江陵)辛寺。

法顯回國後,在抓緊時間翻譯經文的同時,還將自己西行取經的見聞,寫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國記》。

公元420年,元熙二年,法顯圓寂於荊州,享年八十六歲(一說八十二歲)。

207年後,公元627年,玄奘追隨法顯的腳步,踏上了西去之路。

公元671年,義凈仰慕法顯和玄奘的壯舉,也乘船去往天竺。

玄奘去回皆為陸路,義凈去回皆為水路。而法顯去時為陸路,回時為水路。

法顯西行時,已經六十二歲,行走三十餘國,歷經十三年,回到祖國時已經七十五歲。

寥寥數言,無以盡數法顯路途之艱難、大德之修為。法顯之行請參見紀錄片《佛國記》。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若朴記 的精彩文章:

今天繼續亂翻書之光著脊樑牽著羊,出城迎接楚莊王

TAG:若朴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