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道教祖庭」遺址重現
最新
01-30
「道教祖庭」龍虎山大上清宮部分遺址
本報鷹潭訊 記者劉勇攝影報道:歷經4年的考古發掘,「道教祖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重現,這標誌著,大上清宮遺址考古發掘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1月21日,來自國內的9位文物考古專家齊聚鷹潭,在實地察看了發掘現場和成果展覽後,專家們一致認為,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揭露地層關係最清晰、出土遺迹最豐富的具有皇家宮觀特徵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遺址。
大上清宮位於鷹潭市龍虎山上清鎮東,瀘溪河北岸,溪山環拱,距嗣漢天師府約一公里處。據文獻記載,大上清宮自北宋開基設壇以來,歷經宋、元、明、清,是歷代正一道天師禪宗演法、修行傳籙、降妖除魔的宗教場所,是中國道教正一教祖庭,於1930年毀於火災。
據介紹,根據考古勘探初步推斷,大上清宮遺址佔地面積30餘萬平方米(目前已探明18萬平方米範圍)。這在全國道教宮觀建築中,規模首屈一指,相當於北京故宮的一半。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信立祥說:「該遺址發掘是我國首次大規模道教考古發掘,有助於推動我國道文化研究體系化、成果化,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TAG:新法制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