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市民美好生活 演奏出更動聽的音符

為市民美好生活 演奏出更動聽的音符

「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成都生活之美觸手可及」,成都日報今日聚焦:成都打造音樂之都 為市民美好生活 演奏出更動聽的音符。全文如下:

你為什麼要聽音樂?去湖邊晨跑,看到每一根草上面的露珠,耳機里是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奔流不息,你會不會感到自己整個人在和宇宙發生對話,跟雲對話,跟星辰對話,跟黎明、跟黃昏對話。地鐵里人潮擁擠,也許朴樹唱著的《平凡之路》,會在副歌響起剎那,讓你忘掉孤單。偶爾晚歸,市聲喧嘩,聽一曲琵琶聲聲《春江花月夜》,讓自己靜下來,你會知道事情本身有它解決的方式。音樂早已不僅僅是一種美學與藝術,它融入了你我的生活,成為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聽音樂,愛生活——在成都,音樂的無限可能性與高品質的生活美學將迸發出新的火花。剛結束的成都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大會明確指出,要堅定不移地塑造生活城市品牌,重點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創名城、旅遊名城、賽事名城,高標準打造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努力把成都建設成為獨具魅力的品質生活之城。進入新的一年,成都音樂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和提檔升級,在創新消費新模式、生活新場景上,將為市民的美好生活彈奏出更動人的音符。

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城市音樂廳將於下個月實現主體完工

音樂產業已成為成都文創產業一大亮點。去年,無論是本土樂團和音樂人唱主角的「樂動蓉城」月末惠民音樂會、成都室外音樂會、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等品牌活動,還是草莓音樂節、日落春浪電子音樂節、樂杜鵑音樂節等海內外知名藝人加盟的大型音樂節,無不反響熱烈。上個月,成都演藝中心迎來了開館首秀,更令人激動的是,城市音樂廳將於下個月實現主體完工。記者從施工方中建三局城市音樂廳項目部獲悉,音樂廳主要由歌劇廳、音樂廳、戲劇廳、室內小音樂廳、地下車庫及輔助房間組成。「其中音樂廳約1400個座位、歌劇院約1600個座位、戲劇廳約400個座位、多功能廳約200個座位,其規模在全國綜合類劇院中排名第三,著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也只有1654個座位。」項目執行經理彭偉介紹道。

「看得到的地面建築有幾十米高,其實地下最深有26米。基坑平均深度是22米,比7層樓的高度還要多一點;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相當於3個足球場那麼大。」在音樂廳建設現場,彭偉指著已經幾近完工的建築說。據他介紹,主體建築歌劇院外觀高43米,音樂廳高35米,音樂廳和戲劇廳都設計在地下,「『形態設計經典、藝術功能完善』是項目追求的整體效果。」

地面主體建築的外觀選擇了以石材打造出鑽石切割面的外形,更有力度,給人以厚重之感。而為了體現音樂殿堂應有的莊重大氣,在二樓的主入口,專門設計了6根高15米的立柱。而這些,都給施工提出了極大挑戰。「好在我們現在終於可以舒一口氣了,因為主體工程下個月就可以全面封頂了。相信在不久以後的將來,這裡將成為成都又一處地標式的點位。」彭偉說。

一個充滿生機的音樂名城

打造現代音樂產業鏈

2016年8月,我市出台了《關於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意見》,這是全國第一個專門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明確提出成都打造音樂之都。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推動,音樂產業快速發展,城市音樂氛圍和品牌辨識度有力提升。據初步統計,2017年全市音樂產業市場總收入預計突破320億元。新的一年,我市將圍繞打造現代音樂產業鏈,力爭音樂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

今年將優化音樂產業生態,編製音樂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搭建政策宣傳、信息公開、項目發布、企業互動的服務平台「成都音樂網」,優化發展環境。落實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政策,培養市場主體,推動成都音樂文化產業基金投資孵化一批重點音樂產業項目,持續開展音樂之都街頭音樂活動,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

今年是提升我市音樂產業能級關鍵的一年,將重點引進和培育音樂內容生產商、互聯網視聽平台企業、音樂設施設備生產企業,大力推進鳳凰山露天音樂公園建設和城市音樂廳建設運營管理機制,推動國際音樂裝備文化創意產業園、音樂坊音樂旅遊區、東郊記憶音樂公園、少城視聽產業園、梵木創藝區、西部音樂燈光樂園和「古典音樂小鎮」彭州白鹿鎮、「民俗音樂小鎮」崇州街子鎮、「文化演藝小鎮」龍泉驛洛帶鎮、「博物館音樂小鎮」大邑安仁鎮4個音樂小鎮等重大音樂產業項目。一系列國際一流的演藝場館設施的在建和建成,意味著市民在家門口,就將聽到更多更好的世界級音樂名家名作音樂會。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蕙茹 編輯 張朝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錦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到2022年,武侯區將新增50個1000平方米以上的小遊園微綠地

TAG:錦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