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伊拉克與中企合作 要在波斯灣建煉油廠

伊拉克與中企合作 要在波斯灣建煉油廠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29日報道,伊拉克石油部網站發布消息稱,該國與兩家中國公司商定,將在伊南部法奧港(Fao)一帶建設煉油廠。

消息還指出,兩家中國公司中第一家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Power China)。所承建煉油廠的地點為伊拉克位於波斯灣的最大港口——法奧。據悉,該地區近年輸出量已超過基爾庫克油田經由地中海油港的輸出量。

法奧地區地理示意圖

網站援引石油部發言人吉哈德的話稱:「石油部宣布向兩家中國公司交付法奧煉油廠項目,包括石油化工廠。煉油廠設計產能高達30萬桶/天。」

吉哈德稱,該項目旨在促進在伊石油化工廠發展,方便產品出口。伊政府還準備建議兩家中國公司投資其他幾個煉油廠項目,包括該國西部安巴爾省(Anbar)日加工能力15萬桶、摩蘇爾以南蓋亞爾鎮(Qayara)日加工能力10萬桶以及該國南部濟加爾省日產能15萬桶的三家煉油廠。

有消息稱,此次商定建設的法奧煉油廠項目,即伊拉克石油部於去年5月4日邀請外國公司、投資者參與競標的款項。

中國石化新聞網指出,伊拉克石油部在一份公告中稱,此次招標項目包含兩個投資模式,包括建設-擁有-運營模式和建設-運營-移交模式。

目前還未有消息透露,法奧煉油廠將以何種投資模式展開。但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指出,此前中國企業獲得的是有合同都是技術服務合同,即所有油田產出的石油權益屬於伊拉克。在油田出產正常後,伊拉克方面以出產的石油抵扣現金,支付給國際石油公司。

比如,中海油2009年取得了米桑油田63.75%的工作權益,每桶的報酬是2.3美元。中海油在其2013年年報中特別指出,由於該油田運營成本較高,因此這也導致公司的運營成本上升。

2016年,我駐伊拉克大使陳偉慶出席米桑油田項目竣工儀式 圖自外交部

此次中國中標伊拉克石油項目,其實是有預兆的。早在2014年,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打敗了薩達姆,但中國贏得了伊拉克」,暗示戰後重回產油大國的伊拉克,其最大客戶是中國。

而另一邊,對於美國會不會涉足伊拉克石油市場,白宮和五角大樓的回答是截然不同的:

去年1月,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向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官員發表講話時,強調了其競選時的說辭,他暗示美國當初應該拿走伊拉克的石油,以彌補美國此前在戰場上做出的犧牲。

而在次月,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啟程前往伊拉克前的一天,說了和特朗普相矛盾的一席話:「全體美國人都一直支付天然氣和石油的費用,而且,我相信我們今後仍將繼續這樣做……我們絕不是在伊拉克搶奪石油。」

伊拉克是僅次於沙特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第二大產油國。2014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佔領了位於巴格達北部伊拉克最大的拜伊吉(Baiji)煉油廠,導致伊拉克煉油產能能受到消減。

拜伊吉煉油廠,圖片攝自2009年,圖自以色列時報

雖然伊拉克軍隊在2015年收復了該煉油廠,由於拜伊吉在戰爭中受到了嚴重損害,伊拉克煉油產能仍元氣大傷。

在「沙漠風暴」行動中,被多國部隊摧毀的一處伊拉克煉油設施 @視覺中國

此次商定建設法奧煉油廠前,該國僅依賴於位於巴格達的杜拉(Doura)煉油廠,和位於巴士拉的舒艾巴(Shuaiba)煉油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希拉里出現在格萊美了,還能針對誰?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