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假縣令中毒而死,狄仁傑發現線索

假縣令中毒而死,狄仁傑發現線索

易大洪一般安撫過南雁之後便帶著她離開了樹林。另一邊,張柬之來到狄府與狄仁傑討論今日之事,修建天樞要大量銅鐵,可銅鐵有限,武懿宗等人又擔任了收集銅鐵之職,這天下的百姓怕是要遭殃了。狄仁傑認為這件事情極有可能是青銅樹陰謀的一部分,他們打算先一邊先從武懿宗的府邸開始防範,另一邊揭穿青銅樹的謎團。

狄仁傑來到沈府,沈府的下人告訴他,除去沉玉搬到了宮中居住,其餘的幾人均先後沒了蹤影,沈秋雲出去尋找他們,但一走就是三日,一直沒有音信。狄仁此對此也深感疑惑,幾人究竟是去了何處。

一場繳銅的災難迅速在京畿地區蔓延起來,所過之處,百姓備受荼毒。元芳救下了一家百姓,詢問起百姓為何不怕死要拒繳銅錢,百姓告訴元芳拒繳銅錢大不了就是一死,繳了銅錢全家人都得餓死,而且他聽說吉縣的劉縣令心疼百姓拒繳銅錢結果被殺,就連劉縣令都不怕死,他們又有何懼。

元芳對這個劉縣令感到意外,他在百姓的帶領下見到了吉縣的一名捕頭。楊捕頭將劉縣令的冤情告訴了元芳,當時一隊人馬氣勢洶洶地衝進了縣衙,領頭之人自稱是武懿宗,奉了武皇的聖旨前來繳銅,要求劉縣令籌集五萬貫銅錢。劉縣令只道就算是把吉縣百姓所有的銅錢集中起來,也湊不夠五萬貫,他願以性命來換取這吉縣百姓的安寧,而且武則天自登基以來也從未下過如此慘無人道的聖旨,他懷疑這聖旨有假。

武懿宗堅決道自己手中的聖旨是真,而劉縣令因拒絕繳銅,全縣衙的人都被罷免了官職。隨即,武懿宗請出了另一位身穿官服之人,他告訴眾人,從今日起這個人便是新的縣令,這五萬貫銅錢他們無論如何也必須湊集。劉縣令看著那個新上任的縣令,他注意到了他們手中都有一個刺青,於是他便大聲地喊道此人是假冒的,並非是真正的縣令。武懿宗聽此為防止劉縣令泄露了什麼便一刀將他殺害。

劉縣令被殺害後,新上任的縣令和武懿宗討論起了黃金,原來這位新上任的縣令是為了黃金所以才和武懿宗狼狽為奸。武懿宗為了向他證明黃金一事,他命人抬上一壇酒,然後往酒里灌了一種水,假縣令上前將酒罈摔碎之後發現裡邊竟有黃金,他拿著沾著金粉的陶瓷塊大為驚喜。武懿宗看著此人如此一副貪財的嘴臉,也命人向他嘴裡灌了黃金水,然後將他與劉縣令的屍首扔於郊外。

元芳聽完後便讓楊捕頭和那名老百姓帶著他去亂葬崗尋找這兩具屍體,三人在郊外尋得屍體後元芳把屍體帶回了狄府。狄仁傑請仵作前來驗過屍,仵作只道劉縣令是被人用利器割破脖頸而死,而另一具屍體則是服了毒水而死。狄仁傑對於這種毒水深感困惑,而此時他也想起了小丑之死,假縣令與小丑的死狀都極為相似。

元芳在發現屍體的時候還發現了假縣令手中攥著一塊沾著金粉的陶瓷片,狄仁傑看著這塊陶瓷片,聯想到了他在邊關撿到的那塊玻璃,玻璃上邊也沾著金粉,他覺得這一系列的案件肯定是有什麼必然的關聯。突然間,狄仁傑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他上前查看起了假縣令的右手手腕,這塊依稀可辨的刺青終於令狄仁傑將武氏子弟與大漠失蹤的軍人徹底聯繫了起來,而案情的明朗也預示了危機的重大,狄仁傑必須快速做出安排。

狄仁傑喚來了狄春,他手寫一封信命狄春六百里加急送去給蘇定方,然後他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元芳,從假縣令的刺青來看,這個假縣令極有可能與邱營佐一樣,都是沙漠里三千失蹤士兵的領隊之一,邱營佐與假縣令都相繼死亡,這絕對不簡單。而且這個假縣令還跟著武懿宗前去繳銅,這就說明武懿宗也捲入了這個案件中。

元芳聽此也突然想起了楊捕頭說起過,他們跟隨武懿宗乃是為了黃金。案情逐漸明朗,一直困惑著狄仁傑的三大疑點也終於清晰了。第一,邊關失蹤的三千兵士基本有了下落。第二,三千士兵之所以失蹤是為了黃金。第三,這三千士卒已經被武懿宗所掌握,武三思所利用。他們現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計就計,最大限度的獲取證據,只要有了證據他們就能掌控全局。

蘇定方收到狄仁傑的情報後大為激動,他立即召集了所有的士兵。另一邊,勝蚩伶也正準備著下一步的行動,他打算去乾元鎮沉家堡,於是他命勝使將狄仁傑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乾元鎮,以此來配合他完成計劃的最後一步。

狄仁傑繼續研究著假縣令手中所攥著的那塊陶瓷片,他發現陶瓷片上邊的火焰圖案在乾元鎮和沉家堡都見過,他決定再探一次乾元鎮。此時,易大洪也來到狄府造訪,易大洪告訴狄仁傑金鎖一事他已經有了些眉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狄仁傑 的精彩文章:

TAG:狄仁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