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陡箐歪梳苗頭頂一斤重絨毛線盤起的髮飾,展開有一米長

陡箐歪梳苗頭頂一斤重絨毛線盤起的髮飾,展開有一米長

茨沖苗寨是一個古風淳樸、歷史悠久的苗族村寨,位於六枝—水城的102省道上,距六盤水市中心30公里,這裡的歪梳苗婦女頭戴一把長20厘米的木梳,頭頂一斤毛線盤起古老的髮飾,斜纏長發盤於頭頂,衣飾為短衣長裙,衣服上綉有自己崇拜的圖騰圖案。

六盤水陡箐鄉,有歪梳苗最大的聚居地。這裡的婦女是在頭上偏右盤髻,用黑色的絨線裝飾,然後在上面插一支繪著五彩畫的木梳。最有意思的是,每個女人頭上纏的髮辮就是她從出生開始剪下來的胎髮。能用自己的頭髮給自己裝飾,對她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就像漢族女人能自己為自己做鞋一樣。

歪梳苗頭婦女盤頭都用一把巴掌大的半圓小彩色木梳別在髮髻上。非常好看,採訪之後才知道她們頭飾的顏色搭配上也有講究,已婚婦女則為黑色毛線和頭髮挽成垂髻,展示著苗族婦女的勤勞和賢淑。未婚的姑娘要用綠色毛線和頭髮挽成垂髻,當地的苗家人把這種髮髻稱之為「網郎龍」。這麼好聽的名字,筆者還是第一次聽說 ,可見苗家女孩對愛情的大膽追求。

從前,村裡的房子全都是夯土牆或者搭木板的茅草房,現在已經大部分都是水泥房子了。除了梳頭的方式和服飾上的不一樣,歪梳苗跟其他的苗族分支沒有太大的區別。圖為村裡老婆婆站在自己家百年老房子前。

陡箐歪梳苗,解放前嚴禁與外族通婚,即使是找其他的苗族分支也不行,現在為了後代的優生,村裡的主事人也睜一眼閉一眼,任憑姑娘嫁到外面,或者是小夥子娶個漢族姑娘上門了。圖為村裡的會畫畫的 歪梳苗婦女。

苗家婦女在梳妝時,用頭髮、馬尾、毛線挽成發繩做右垂髻,右耳上方斜插月牙形的彩梳。「歪梳苗」的名稱就由此而來,髮飾盤好之後,有鍋蓋這麼大。

歪梳苗婦女穿戴的圍腰圖案取材於蝴蝶花草。都是有自己手工製作,圖案上大多數繡的是百花叢中,蝶舞翩翩。象徵苗家女子結婚後必須與大自然和諧,要象蝴蝶一樣勤勞溫柔。

據說,苗族是一個遷徙的民族,以前居住在中原地區,由於戰爭原因,逐漸遷往西南地區。從前,男人靠打獵為生,女人種一些農作物。苗族支系繁多,而且語言、風俗習慣各不相同,大多數苗族支系的命名,基本上是根據頭飾、服飾,歪梳苗就是因婦女頭上一側戴有一把梳子而得名。

村裡的小女孩從六歲開始,就在母親的傳授下學習女紅。出嫁之時,她們穿戴親手縫製的嫁衣走進婆家;年老故去,她們仍穿著自己縫製的衣裳 頭頂盤頭回歸塵土。

村裡的人還多是以種玉米和馬鈴薯為生。讓我們很震動的是,雖然這裡人們的年均收入只有幾千元,但是每個人的臉上卻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個村還是農民畫村,這裡的婦女不但會繡花還會繪畫,一進村,就可以看到一棟房子的牆面上有大幅色彩艷麗的農民畫。

歪梳苗的畫師也有幾個男人。不過,聽村裡人說,這個時候大多數的男人都在外面打工呢。對於歪梳苗的女人來說,學習畫畫是從小必做的功課。

到一戶農家去看主婦畫的農民畫,畫中都是看不盡的歪梳苗美景,這裡的婦女無論是上山下地、出門打工、在家畫畫,過節跳舞,總是那麼樂呵呵的。

這位農民女畫藝術家,在她的畫內容都是一些居家過日子的情景,像餵雞、種地,女人綉畫等等,基本都是在各種花樣的點綴之下,充滿了濃濃的農家氣氛。

只可惜,今天的年輕一代已經越來越不能靜下心來守著一個貧窮的山寨做畫了,城市的浮躁情緒也感染了他們。不過,相信這門神奇的農民藝術不會失傳的,因為幾個還沒上學的小娃娃盯著大人們畫畫時那種專註的神情,讓我對此確信無疑。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張藝攝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藝攝影 的精彩文章:

不願走出秘境的彝族,在山上過著田園牧歌般的生活

TAG:張藝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