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現役導彈:AAM-4 三菱99式中距空空導彈

日本現役導彈:AAM-4 三菱99式中距空空導彈

從20世紀80年代末起,主動制導中距導彈技術獲得突破之後,其發射後不管、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立刻成為軍事強國爭先重點發展的機載空戰武器,AIM-120、R-77等導彈都是這個時期的傑出代表。日本也非常重視主動中距導彈的發展,其在引進一定數量美國AIM-120B導彈的同時,於1985年啟動了國產AAM-4主動中距導彈的研製,意圖使用自製導彈取代外購。

1989年日本以三菱電機公司為中心開始研製具有多目標攻擊能力的AAM-4型中距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經過一連串技術、實用性實驗後,AAM-4在1999年制式化,定名為「99式空空導彈」。

AAM-4中距空空導彈,彈重222千克,彈長3.67米,彈徑2.03米,翼展0.8米;裝備固體火箭發動機,飛行速度4-5馬赫(註:空空導彈速度一般不大於4馬赫,高於這個數值則需強化彈體防熱),射程100千米。裝有高爆破片戰鬥部,採用主動雷達制導和數據鏈輔助制導方式。

英國《簡氏導彈與火箭》2006年12月刊報道,在日本國內已經過去的2005財年,日本航空自衛隊為其F-2A/B戰鬥機集成了新型AAM-4(99式)超視距空空導彈。在2014年6月12日,中國方面公布日本F-15戰機曾以危險動作干擾中國運-8軍機正常飛行圖片,畫面中的日本F-15掛載的是該型導彈。

AAM-4B「流星」中距空空導彈

2008年推出了改進型AAM-4B「流星」,提升了1.2倍的射程和1.4倍的自主索敵攻擊距離,最大射程120千米。該導彈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有源相控陣(AESA)末制導雷達(全世界第一種採用AESA雷達的空對空導彈),相對於AAM-4導彈採用的平板縫隙機械雷達,其對目標探測距離、抗干擾能力等戰技指標都有很大程度提高,對隱身戰機等低RCS目標攻擊能力有所增強。導彈整體性能達到AIM-120C7的標準,某些方面還有所超過。同時由於日本的人工成本和應用昂貴的AESA末制導雷達的緣故,AAM-4B導彈可能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空對空導彈。

眾籌3000美元出書《中國海權簡論》、《岳飛之死——千古奇冤之謎》 內容簡介:https://www.zhihu.com/people/ao-xue-fei-yu/activiti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哈特菲利亞 的精彩文章:

日本水陸兩棲機動團

TAG:哈特菲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