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來為中國養老?

誰來為中國養老?

文章來源:功夫財經(ID:kongfuf)

作者:肖鋒

有人說,這個遊戲還是有擔當的,先體驗一把為人父母,再走人生路就會更好。

關鍵點在於,生與不生不完全是經濟條件,還取決於社會發展水平。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在90後往後,不再適用了,這或許是中華文明五千年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最近,手機上養「蛙兒子」成為新潮。不少網友表示,「終於明白了父母的心情」。當青蛙在家的時候,玩家希望它趕緊出門玩,然而它出門很久未歸,卻又擔心它是否離家出走了。這和當父母的心情簡直是如出一轍啊!

人民日報評論:別做一隻孤獨的「旅行青蛙」,不如花時間真陪陪老母親。

有人說,這個遊戲還是有擔當的,先體驗一把為人父母,再走人生路就會更好。但「蛙媽們」也可能,永遠不做真父母。太累!

90後「蛙媽們」為什麼不想生孩子了?

最新衛計委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雙降,比上年減少新出生人口63萬,其中二孩數量首超一孩。說明不是願不願生二孩的問題,而是願不願生一孩的問題。

按照以前國家衛計委及一些專家的預測,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最低預測為2023萬,實際出生人口比這個數字少了近300萬。這次生育率下降可稱得上是「雪崩」了。

按解釋說是我國育齡女性減少了。那麼,誰是主體育齡女性?當然是90後為主體。因為80後最小的都接近30歲了,她們的主要生育意願不是一孩而是二孩。

用養蛙來代替養娃,90後這回真佛系了。90後「蛙媽們」為什麼不想生孩子了?

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負責人曾表示,民眾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受經濟社會因素影響更加明顯。調查顯示,民眾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等。

一孩「雪崩」所反映的突出問題,就是年輕世代,即85後,尤其是90後這代人的生育意願相當低下。按說,90後相對於80後,家庭條件更為優越,無論父母條件、家庭住房還是社會競爭力,都更勝80後一籌。但他們的生育意願卻更低,為什麼?我在知乎上得到一個答案是:

關鍵點在於,生與不生不完全是經濟條件,還取決於社會發展水平。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了,對生孩子還要養孩子這件事有責任感了,對自己的感受更加重視了。

經濟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

經濟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經濟增長、社會發展,那麼生育意願都會降低。全世界可以說都是普遍性的,中國不存在特殊性。前有歐洲,後有日韓、港台,生育率長期保持在1.5之下。而且,當生育率跌到1.5以下之後,幾乎就再也回不到保證世代更替率的2.1以上了。

越是競爭壓力大,越是不願生,如此惡性循環。之前是80後,現在是90後在喊「壓力山大」了。

鼓勵生育的辦法雖然多,但效果呢?

鼓勵生育,政府可動用經濟上的措施,只是他們願不願付出成本的問題。大體可包括現金補貼,以及稅收調節兩種方式。

現金補貼政策是對生育孩子的家庭予以現金補貼。例如,在法國,生第二個孩子可領取665法郎,生第三個孩子可領取1578法郎,以後每增加一個孩子可多領取852法郎。

還可以稅收減免。例如,在美國規定每個孩子每年可減免400美元。西歐國家還按家庭子女數規定不同檔次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子女多的夫妻一方免除個稅。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國家開徵了單身稅,如法國政府,早在1920年開始,就利用稅法「懲罰」未婚納稅人和沒有孩子的夫妻。法國政府向未婚無孩的納稅人徵稅時,多徵收除正常納稅額外的25%。

我國關於生娃費用抵扣個稅的議題,兩會上討論了好幾輪了,始終沒個結果。

此外,產假也是鼓勵生育的一個好辦法。比較典型的是德國,從1927年的6周延長到1992年的3年;俄羅斯的產假時間更是從初始的12周延長到4年半。2009年俄羅斯全薪產假延長到140天。另外,男性的陪產假和育兒假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如瑞典就規定,在孩子滿8歲前,父母有權享有共計480天的育兒假。

中國的情形是怎麼樣的?想多休產假你去單位申請一個試試!當然,讓企業獨自承擔全社會本應承擔的壓力,也是不合理的。

從90後開始,就是拐點

但即便鼓勵生育政策都到位了,90後可能還是不想生孩子。這才是大問題。

以下是一位不想生育的90後在知乎上的吐槽,得到一大票點贊:

從我自己身體考慮,我要經歷10月懷胎,過程痛苦,而且生的時候要過鬼門關,如果羊水栓塞之類的產婦併發症出現,就是當場走人。這一年夫妻基本沒有性生活,更不要說什麼身材走形、妊娠紋、產後抑鬱等。而且並不是生下來了就結束了,接下來的一年你要餵奶帶孩子,乳頭破皮事小,你會沒有覺睡,這意味著你的大腦將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一孕傻三年」真的是有道理的。當然,如果這時候丈夫是一個不幫忙的渣男,你就中獎了。

從我的職業生涯考慮,生孩子意味著休產假,意味著工作要面臨3年到5年的停滯。誰的職場地位也不是大風吹來的,孩子生下來以後,你還敢上那個最難、最耗時的項目嗎?當然有人敢,做到的卻是很少。聽過一個問題,一個女孩子讀到博士,最後回家做全職媽媽帶孩子,會不會是一種浪費?我反正回答不出來。

從我的家人角度考慮,懷孕生子養孩子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她是離不開人的照顧的,參與的人一多,問題就多了。你的老一輩要幫你帶孩子,但是出現教育分歧你怎麼說?孩子帶的過程中病了你怎麼說?孩子走丟了你怪誰?老人過於寵溺你怎麼辦?我不是說不能處理,真的覺得很煩。

我不想做一個平凡偉大的人,我只想做一個快樂的人。每個人嘴巴都會說,媽媽偉大,媽媽厲害。可我這一生本就不是為了偉大而生,人類的繁衍生息已經不是大問題了吧,少我一個生不生,有區別嗎?害怕生孩子,因為我更害怕失去自我。將近7年圍著一個孩子轉,我很害怕。我更害怕,我教不好他。

為什麼還有大量的人在生孩子養老?一是慣性,身邊都在生就生吧。二是保險,將來想生生不出怎麼辦?還是生吧。

另一位年輕人留言更乾脆:誰規定的人活著一定要生孩子?

以上僅為部分年輕人的意見,相信多數人最終還是迫於種種原因走入父母的行列。但是,的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在90後往後,不再適用了。這或許是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生與不生,不是計劃的了的。從90後開始,就是拐點。

開始考慮下誰來為中國養老吧!

低生育率的一個結果就是經濟衰退。中國的經濟奇蹟,得益於人口紅利。正是因為從1962年到1970年,連續8年的高人口出生率,才造就了後面30多年的高增長——適齡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從90後開始都不想生孩子了,誰來為中國養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營報 的精彩文章:

轉型壓力之下 日東電工悄然「撤離」

TAG: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