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知行合一」非彼「知行合一」

此「知行合一」非彼「知行合一」

摘要:希望「知行合一」能夠恢復其本來的面目,希望更多人明白真正的「知行合一」能起到的作用,希望我們用「良知」在世間行走,希望普天之下人人都在「致良知」!

2018年1月27日,一個念頭的萌芽,於是有了這個公眾號——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為何會用這麼拗口彆扭的冷門詞作為名稱?一是取個有深意的名字確實難,二是想取的熟悉名稱都被佔用了。思來想去,為了能夠與開通這個公眾號的初衷相呼應,用這八個字也合適。

想必「知行合一」這一詞已經成為無人不知的流行詞,大有席捲神州大地的態勢,甚至充斥著「一帶一路」的國土上。這個詞能如此風靡,很大程度取決於國家的意識形態,自上而下地宣貫,成為政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的一種準則,堅決響應號召。嗯,可能也就是響應號召吧。

話題扯遠了,畢竟我要說的並不是這個「知行合一」,我想說的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首次提出的「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和「行」本是一件事,王陽明不得已提出「合一」,以便與朱熹理學、陸九淵心學主張的「知先行後」分庭抗禮。於是這個當時的新詞就這樣流傳至今,然而卻已經徹底淪為現代科學理論,作為開展工作事業的一種準則。在我眼裡,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認賊作父的行徑,扭曲了其原本深遠的意義,忽略了最關鍵的「知」,導致以不良的「知」和「行」合一,造成的嚴重惡果,與這個不良的「知」脫不了干係。「知行合一」在現有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沒有什麼可挑剔的,「知」是指人的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致良知」和實踐的合一才會創造「止於至善」的結果。

再來說「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完整的話應該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是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出的道,在那以後陸續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天生的,是對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斷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對於這種解釋,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嗤之以鼻:惡人也有良知,真是胡扯。沒錯,惡人也有良知,而且不同的惡人還有不同的良知。那良知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其實很好理解,《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簡單點說,惡人可能不怕死,但是卻可能有個「羞惡之心」,害羞或者憎惡不好的東西(如惡惡臭);也可能有個「是非之心」,畢竟惡人也不是喪心病狂,那他就還知道是非對錯,以此類推。所以,不要把良知的本意給曲解了,就不會有相應的錯誤論斷,惡人也有良知,但是,惡人的良知卻被私慾遮蔽了,導致惡人無法按照其本來的良知去行事,也就是無法做到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不過呢,這個惡人其實是做到了我們前面首先提到的那個「知行合一」,即理論和實踐結合,如何作惡的理論和作惡的行為相結合。

創造新詞、下定論、貼標籤都是人類擅長的行為,比如唯心主義、唯物主義或者在前面加倆字「樸素」,實際上不研究學術的還真是不知道這些詞真實含義是什麼,往往在別有用心之人大勢宣傳下,會給普通人灌輸一種特定的含義,而群盲現象也會讓部分有求知慾的人喪失這種衝動,感覺隨波逐流也不錯。明智之人看得一清二楚,奈何聲音卻無法很好地發出去,即使發出去群盲也聽不見,即使能聽見也不相信,即使相信也不會有所行動。

也許,此時此刻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人就有明智之人;也許,這個明智之人能與我共同做出點什麼;也許,我們做出的一些小小的努力能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

在此,我懷著誠摯之心,為孔孟之道和致良知宗旨有朝一日能真正彰明於天下,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臨床與諮詢心理學的學科性質與範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