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堅守良知 讓人生多一份美好

堅守良知 讓人生多一份美好

堅守良知 讓人生多一份美好

文/原瑞雪

失去良知,人的生命和生活就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健全的身心,是用生命與愛心去體驗內在的美好。

1814年,一支考古隊走進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撒哈拉沙漠,當時,荒漠中隨處可見逝者的骸骨。隊長讓大家停下來,選擇高地挖坑,把屍骸掩埋並囑咐用樹枝或石塊為他們樹個簡易的墓碑。由於沙漠中骸骨太多,掩埋工作佔用大量時間,耗費太多精力。隊員們抱怨:「我們是來考古的,不是來替死人收屍的。」但隊長固執地說:「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們的同行,怎能忍心讓他們陳屍荒野?」約一個星期後,正當考古隊喜出望外、準備滿載而歸時,突然颳起風暴,暗無天日舉步維艱,接著,連指南針都失靈了。考古隊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也開始匱乏,他們這才意識到恐懼正一步步襲來,明白了為什麼從前那些同行沒能走出的原因。危難之時,隊長突然想起一路掩埋骸骨樹起的墓碑,「不要絕望,我們來時在路上留下了路標!」瞬間,眾人腦洞打開。考古隊以震驚世界的文物發現和艱難的跋涉奇蹟,最終走出了駭人聽聞的死亡之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隊員們心有餘悸地感慨:「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

知識是力量,良知是方向。筆者以為,沒有人性的發現,喪失良知的才智,在當今世界比沒有知識、沒有才智更讓人類糟糕。孟子曰:人之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是一個普通人基本的良知。由此可見,良知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做事先學會做人,做有良知的人,言有物,行有格,才會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的原平教師劉麗麗1990年正月初三,她把自己家僅有的十九元錢,全部給了一個跟自己兒子慪氣,從靈丘出走來原平乞討的六十多歲的老人,並把他叫回家吃熱乎乎的豬肉粉條燴菜和餃子,又做工作幫他買上回家的車票。2014年5月11日下午,她勇敢地救起落入化糞池的11歲女孩,為各大媒體紛紛報道。談起對自己的評價,她微笑著說:「在外面做一個想別人所想、急別人所急的人,在家做一個好兒女、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在生活中將心比心,心存善良,與人為善,和睦鄰里,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其堅持做普通人能做到的一些瑣碎小事,在她幾十年的人生中,視良知為第一評判標尺,看似平常實則不平凡,這是一個新時代女教師的情懷。不像某些匠心獨用、唯利是圖的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者專門坑害消費者利益,甚則侵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偽君子。做人不應該讓狹隘的私利熏黑了靈魂,要懂得內疚和不安。古語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良心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有四句凝結了其心血的最精華智慧語: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看似簡單明了,但蘊藏道理很深。王陽明針對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的情況,從人最初的本能漸至覺悟到最後付諸行動,其實,就是人生在世如何致良知的態度和方法。那麼,善惡究竟是外界的評判還是內心的評判?毋庸置疑,是我們內心的評判。所以在處理事情上,一定要注意,聽從良知的呼喚,擯棄內心沒有原則的陰冷、殘酷,不要理會外界的評判、叫囂。歸根結底,就是正我們的最初念頭也即初心。「致良知」為我們提供源自內心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可以說更為直接地指導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實踐。

馬丹·杜·加爾說過:當你感到自己是一個人時,惟一的限制是良知。良知無處不在,無所不包。貪官貪錢以後擔驚受怕嗓子冒煙睡不著覺,罪犯在潛逃期間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終日,無疑都是良知在拷問自己的靈魂。是人都有良知,都會在適合的時候表現出來,但是,部分人在利益驅使下會掩藏良知,特別是那些訛詐伸手援助者的人,拐賣兒童和走私、販賣毒品的僥倖逃脫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滅絕良知。我們敬畏的是鄭板橋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清朝官場腐敗、賣官鬻爵、貪污納賄成風的背景下,還堅守著「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真摯情懷,這就是天地良心。良知是現實版的照妖鏡,致良知是反腐倡廉的防火牆。失去人的良知,便是喪失了人的德性和尊嚴,最終將被人唾棄。

良知,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也是黨員幹部的基本修養。黨性,是黨員的生命線。只有堅守良知和黨性,黨員幹部才能夠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在扶貧攻堅的會戰中,去擔當,去開拓,去進取,去承載社會的責任。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實,領導幹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道德良知的社會屬性對社會的約束。在當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在各地扶貧脫貧檢查、驗收當中,月拿國家俸祿,日食人民小米的深入基層一線所有幹部要從良知出發,時刻把握「民評、民說是標準,民心、民力是保障,民意、民聲是依據,民願、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標,民苦、民痛是失職。」這個標尺,始終以實際行動在「趕考路上」,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成為人民愛戴的好黨員。

不忘初心,知行合一,方得始終。我們要以楊善洲為鏡子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改造主觀世界,有意去堅守良知,加強黨性修養,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修為」之道。時時觸及自己的良知,拷問自己的功過,不斷校正自己的行為,愚以為,各級領導幹部辦事才會辦到群眾的心坎上,也才會走進百姓的心中,照出人格獨立、自由、保持生機與活力、有尊嚴的自己,真正給自己良心一個「最美」交代,給群眾交一份最滿意的答卷。

本期編輯:仲閣

作者簡介

原雪瑞:山西省忻州市人, 國家二級社會體育指員兼高級按摩師 助理經濟師兼媒體自由撰稿人,代縣政協委員 。致力於弘揚中醫文化,挖掘、整理地方民俗遺風,作品散見於國家、省、市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網站,曾榮獲市縣優秀信息員稱號。

施野文化園shi ye wen hua yuan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施野文化園 的精彩文章:

小時候過大年

TAG:施野文化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