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訪王秉剛:解惑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卡車在作秀

專訪王秉剛:解惑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卡車在作秀

專訪王秉剛:解惑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卡車在作秀

2017年,新能源汽發展態勢良好,全年產銷均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市場環境逐漸成熟。上汽、比亞迪、東風等各大車企也取得非凡成績。

然而,在各種新技術、新模式、新勢力不斷湧現的背景下,對於一個新興產業而言,勢必有很多的問題出現。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日前百人會上接受了媒體的採訪,雷鋒網新智駕整理如下。

Q:從消費者的分布來看,大部分電動汽車企業可能只分布在北上廣,尤其是北京,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這些新能源汽車的客戶群體在哪兒?簡單來講,是賣給誰的?

王秉剛:我對新能源車的銷售分布也很關心,目前保有量是170萬輛左右,其中公共交通佔1/3,私家新能源車佔2/3。據統計,購買私家新能源車的車型中佔60%的是A00級轎車,20%以上的是A級車,B級車和A0級比較少。北上廣深等限購城市,人們多數購買A級車,做家庭的第一台車,符合他們的剛性需求。A00級車的分布比較廣,例如二三線城市,人們大都購買A00級車。柳州去年4個月就銷售了1.1萬台家庭用車,包括A00級私家車和A00級車計程車,這是我了解的情況。

Q:關於新能源車發展未來的方向,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哪些方面呢?歐陽明高演講中認為現在應該做的是主機廠降低能源消耗,是這樣嗎?

王秉剛:目前新能源汽車要做的事情有兩方面:

1、產品

續駛里程要提高,但我們不能以能耗為代價來提高續駛里程。簡單來講,我們加電池,性能沒提高,數量增加了,車重量增加,能耗增加,能耗增加意味著碳排放增加。

按照目前技術發展趨勢,2020年,我認為買A級車肯定比燃油車經濟上有優勢。

2、市場

在營造市場氛圍上也非常重要,我們得去更多的城市制定一些有利於推動電動汽車銷售的氛圍或者政策。

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可能要把更多的城市動員起來,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發動更多城市來做推動工作。

Q:最近特斯拉推出了一款能行駛800公里以上的重卡,反觀中國,您覺得我們的發展過程當中核心的難點在哪裡?

王秉剛:我認為電動卡車技術還不成熟,特斯拉的電動卡車一部分是做秀和宣傳,一個卡車裝多少電池才能啟動,還有大的集裝箱,需滿足行駛里程為幾百公里。要做也能做出來,但是沒有商業價值。

我認為中國新能源客車技術是世界最好的,比亞迪純電動大客車出售到倫敦。實際上,客車上還有多種技術值得我們去研究,純電動包括慢充型、續駛里程較長和快充型。

我主張公交車發展快充技術,快充可以少裝電池,價錢比普通燃油車貴不了太多。

2016年,我統計過一組數據,一半的電池是賣給商用車的,實際上商用車的發展帶動了電池的發展,如果沒有商用車帶動,今天不可能有電池產業的進步。

我的意思是說,新能源商用車在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過程中起了一個帶頭作用,因為國家確定要從公共領域去做突破,公共領域取得技術上發展,再帶動乘用車突破,最後才進入私家車市場。

Q:促進二三線城市的地方消費者去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動力在哪兒?咱們政府和企業要做哪些工作?

王秉剛:首先算一筆賬,到2020年,四個一線城市每年完成25萬輛銷售額,新一線城市中每個城市銷售5萬輛,二線城市中每個城市銷售10萬輛,三線城市中每個城市銷售2萬輛,最後加起來超過了500萬輛。

關鍵在於廣大的二三線城市能不能動起來,能發動起來,2020年完成500萬輛這個目標一點問題沒有。

怎麼動員二三線城市呢?首先汽車的性價比是消費者能接受的,例如柳州五菱微型車就不錯,價錢也不貴。

第二個,政府要創造條件,比如說停車位怎麼解決,充電怎麼解決等零零碎碎的問題。

還有一個嚴重問題,一批霧霾很嚴重的城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上沒有作為,應該把推廣新能源汽車跟自己地方產業結合起來。

Q:退補之後,客車是不是會遭遇到很大的打擊還是怎樣的情況?

王秉剛:我覺得不會。

  • 一是因為電池技術還有很大進步空間,電池的能量密度能提高很多,所以電池的重量會不斷減少。

  • 二是電池成本大大下降,現在電池系統每度電成本1000多塊錢,

  • 三是補貼退坡以後,技術合理的方案會成為主流方案,那些技術不合理的方案可能慢慢退出來,市場會更加健康和合理。例如北京雙源無軌就是經濟性非常好的方案,補貼拿的也少。

Q:電池回收技術,是不是會對些企業有很大的補貼?

王秉剛:這個現在還沒有研究,電池回收要多少補貼,因為到底電池回收成本是多少,現在還不清楚。

但是國家已經明確:誰生產,誰負責,不能造成污染。

Q:對互聯網造車是怎樣的看法,建議是什麼?

王秉剛:現在新造車企業是不是真的在做,這個事情很難正面地回答你。

汽車產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按照100多年汽車發展規律來看,剛開始都有很多汽車廠,最後只有少數的汽車廠存活。

我覺得汽車工業經過100多年的磨鍊,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完善的研發、生產、質量控制、成本控制體系,所以互聯網企業應該跟傳統的汽車合作,才有可能把汽車產業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接受過來。

PS:過去10個月,雷鋒網團隊在北京、上海、深圳、矽谷等地密集拜訪數百家智能駕駛技術團隊,經過了一手採訪、調研和親身體驗,並用2個月時間梳理和篩選了13個關鍵細分領域近100家智能駕駛產業鏈中的關鍵技術公司,《中美智能駕駛白皮書》最終成稿。

我們希望通過這份白皮書向你全方位展現中美智能駕駛的市場現狀、關鍵技術環節發展及落地情況,幫你深入了解產業機遇與挑戰,提前看到未來3到5年自動駕駛產業鏈各個細分環節可能產生的機會和趨勢。

關於雷鋒網新智駕《中美智能駕駛白皮書》的更多詳情,

請查看鏈接:https://gair.leiphone.com/gair/product/s/12r12r12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