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國人質疑中醫時,日本漢方葯已悄悄佔領世界!

在國人質疑中醫時,日本漢方葯已悄悄佔領世界!

人身不過表裡,氣血不過虛實。

—— 李時珍

中醫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一直是國人爭論不休的話題。

近代的大文豪魯迅先生對中醫嗤之以鼻,曾提筆寫就《父親的病》和《葯》等文章批判中醫誤國誤民,並且他自己留學日本時,學的就是西醫;時至今日,質疑中醫聲音有增無減。

就在國人對中醫是不是「偽科學」爭得面紅耳赤時,東邊的老熟人日本人早已悄悄地佔領了世界上95%的中藥市場,將他們的「漢方葯」賣到了全世界40多個國家,這就叫悶聲發大財。

這個結果真是令國人汗顏,又一個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因為國人自己的「內鬥」而讓外人捷足先登,偏偏這個外人還是「老熟人」日本。

遍布日本的漢方葯

如今國人去日本旅遊購物,在藥店里購買的藥品大部分是中成藥。漢方葯這個嫁到日本的新娘,又在國人旺盛的購買力下隨著「馬桶蓋」「電飯煲」等一系列日本造又回到了中國,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日本的漢方葯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在中國被貼上「偽科學」的中醫到了日本就走向世界了呢?這還要從日本漢方葯的前世今生說起。

1.這個學生有點愣

古代的日本是個除了火山什麼都不多的國家,頻繁的火山運動給這個國家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溫泉。溫泉中蘊含的某些礦物質對人體有著特殊的功用,於是古代日本人生病後經常找不同類型的溫泉泡著,俗稱「湯療」。

誠然,人如果得了感冒發燒什麼的小病,泡一泡特色溫泉,出一身汗對病情的好轉是大有裨益的,但如果遇到了重大疾病,就怕人還沒走出溫泉,病情就加重死在池子里了,所以說得病還是要吃藥的,溫泉只是一種輔助手段。

可日本人不知道「葯」是個什麼東西。

猜猜這個一米八九的演員是不是日本人

來到唐朝留學的遣唐使和僧人們發現中國人在生病時會把一些類似於樹皮、野草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燉成湯喝下去,這些湯藥對病人的康復有極大幫助,這就是日本人第一次見識到中醫。

中醫引發了遣唐使高度的興趣,他們拚命在長安學習中醫知識,將醫書《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帶回了日本,作為看病製藥的秘籍。

可很快中醫在日本發生了水土不服的現象。

原因出在草藥上,醫書可以教日本人如何斷病,如何開方,可沒教日本人如何識別草藥,況且很多草藥這個小島上根本不產。這事就有點扯犢子了,知道了病人的病因卻沒有葯,跟沒看醫生有什麼區別?還不如找個溫泉泡一泡等死呢!

遣唐使來中國往往冒著生命危險

唐宋時期,中醫在日本並沒有大規模流行開來,很多治病的葯都要靠遣唐使從中國進口。

2.出了三個好學生

明朝時,日本從中國學習了兩個全新的學說拯救了「漢方醫學」,這就是「陰陽五行學說」和「經絡學說」。

對日本還有一個好消息是經過幾百年的交流學習,日本人對草藥學的知識已大有長進,這為日本「漢方醫學」全面復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傷寒雜病論

1478年,日本僧人田代三喜留學大明,將「陰陽五行」和「經絡學說」帶回了日本,運用神奇的針灸,田代三喜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名聲鵲起。他又收了一個好徒弟曲直瀨道三,道三出入武將門庭,替貴族治病,在長長的患者名單上可以看見大名鼎鼎的日本「戰國風雲兒」織田信長、「戰國三惡人」之首松永久秀、「征夷大將軍」足利義輝等等。

「漢方醫學」在日本全面流行起來,甚至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也是「漢方醫學」的愛好者,他經常自學醫書,自己給自己配藥吃,把身體保養的棒棒的,所以71歲時還能騎馬上陣,統一全日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日本歷史上的一代梟雄

而在日本下層社會,有一位名叫永田德本的漢方醫師四處遊歷為窮人治病,患者無論貧富貴賤一律只收十六文錢,人稱「十六文先生」。

以上提到的三名醫生,被日本後世尊稱為「漢方醫聖」,正是因為他們傑出的貢獻,「漢方醫學」才能在日本流傳至今。

這個價格的漢方葯

3.情況正在起變化

19世紀後半葉,美國將軍佩里率領兩艘蒸汽戰艦打開了日本的國門,西方現代醫學隨之在日本傳播開來。

美國海軍佩里艦隊到訪強迫近代日本開國

西方現代醫學理論完備,解剖精準,尤其是外科手術,讓日本人大開眼界。明治政府為了鼓勵西醫,出台一些列政策鼓勵日本人學習,規定只有學習西醫的人才能考取「醫師資格證」,學中醫的日本醫生將得不到政府承認。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政府的嚴令之下,日本的「漢方醫學」迅速衰落了下去,只有在民間以「土方子」的形式繼續流傳。

熊貓

二戰後日本歸國的老兵從中國帶回了許多草藥,在戰後那段物資緊缺的年代,很多西醫的藥品供應不足,「漢方葯」填補了這塊空白,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日本的大學開啟了「漢方醫學」的研究,讓其成為一支有學術保證的「正規軍」。純學習「漢方醫學」的日本人雖然還是考取不了「醫師資格證」,但可以獲得藥劑師或針灸師的官方認可。

在鹿鳴館遊藝的日本貴族,

鹿鳴館是明治時期西化的貴族聚會場所

1976年,日本官方正式宣布將「漢方葯」納入醫保體系,《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記載的263個處方中有210個可以享受醫保,患者只需支付很少的錢就能買到「漢方葯」這大大促進了日本「漢方醫學」的發展。

鼎盛時期,全日本有40家「漢方葯」製藥廠,經過發展兼并目前還有19家。他們從中國進口原材料,返回日本加工,然後賣給全世界,賺的盆滿缽滿,有介於近幾年中藥原材料價格飛漲,平均每五年翻個跟頭,日本最大的「漢方葯」公司津村,決定在北海道自行種植草藥,最後的這點利潤都不願意分給中國人了,可以說現在我國的中藥發展已被日本全面壓制。

4.日本漢方葯何以橫掃全世界?

一提到中醫問題個個都是專家,引經據典駁斥中醫的效果,抓著「人血饅頭」的一個老梗不放。他們表示中醫經典很多記載都是幼稚可笑的,比如如何治療狐臭,有本醫書記載:患者需要早晨在腋下夾住兩個雞蛋,圍著操場跑兩圈,再看著太陽學雞叫就可痊癒。誠然,這個記載是完全錯誤的,可上過政治課的人都知道在回答論述題時有一種表述叫「片面」,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日本的中醫館

國人所推崇的西醫就沒有可笑的地方嗎?在黑死病流行期間,歐洲死了三分之一的人,找不到病因的西醫信誓旦旦的說:只要不洗澡就能防禦黑死病。搞得這個歐洲沒人敢洗澡了,那時的歐洲就不是大家心目中的「普羅旺斯」了,反倒成了「化糞池」。

所以停止無休止的爭論和黨同伐異,一個一個的問題去解決,把功夫花在研究上,而不是打嘴炮。

中醫無用?漢方無用?

日本政府將舶來品「漢方葯」納入本國的醫療體系,並且宣布免於臨床檢驗。這是為什麼?日本人不懂科學嗎?把沒有效果的垃圾當作草藥買給本國人民吃?

非也,很多被「民科專家」嗤之以鼻的「土方子」之所以在民間還能流傳自然還有它的生命力。醫學有時是沒有道理的,要靠臨床驗證的,就像「經絡學說」以目前現代醫學的認知無法解釋它的合理性,但針灸就是能治療很多西醫治不了的病。

中藥或者「漢方葯」有的藥方流傳了千年,檢驗了千年,存在即合理。

據了解86%的日本醫生懂「漢方醫學」,並在看病的過程中樂意將「漢方葯」開給患者。日本的「漢方葯」與我國的中藥最大的區別是提取工藝上的區別。日本人精益求精,同樣一款藥效果大不同。

漢方葯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遠超中國

日本的「救心丸」和中國的「六神丸」在原材料和工藝上毫無區別,可日本說明書上寫著:每次只需吃兩顆即可,一日不得超過3次;中國說明書上寫著:每次請服用10顆。同樣的配方,同樣的藥丸,一個吃兩顆,一個吃十顆,秘密就在於對原材料提取工藝上的不同,日本人提取的純度更高。純度更高,見效就快。

雖然最近一段時間,日本製造的緋聞不斷,一會數據造假,一會財務有問題。國內網民沸騰,感覺日本製造的崩盤就在明天,但現實是豐田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廠,世界的中藥市場95%被日本人佔據。

現代化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情況下進行,當一個民族的文化衰落時,不需外國列強堅船利炮,這個民族就會自行瓦解。

中醫一個歷史悠久的醫術,早已與我們這個民族緊緊綁在了一起,成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醫有問題還是一部分人的聒噪有問題?或許忘卻了傳統,就忘記了中國人自己。

重回世界級大國俱樂部,第一步就是文化自信,就是正視自己的傳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大本營 的精彩文章:

TAG:軍武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