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許廷長:南京的舊書市場

許廷長:南京的舊書市場

原標題:許廷長:南京的舊書市場



史載:南京,圖書之府也。書府不會只有新書,舊書必然廁身其中。自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始建科舉考場貢院(當時稱建康貢院,明改江南貢院),夫子廟地區的舊書業就逐漸興盛起來。至朱元璋定都南京,書坊更是得到大發展。明代學者胡應麟就曾記述:"吳會、金陵擅名文獻,刻本至多,巨帙類書成薈萃焉"。又有記載如:"凡金陵書肆,多在三山街及太學前,書多精整"。三山街就在夫子廟旁。到清代,金陵書業更加繁榮,夫子廟一帶的狀元境、貢院西街成了書肆集中之地。夫子廟地區不僅在明清兩代是南京書業的中心,在全國也是非常聞名。當年的夫子廟是書店雲集,書商、讀書人與考生往來不絕於途。

清末金陵舉辦南洋勸業會期間(1910),大批商人士子到會參觀遊覽。浙江巨紳劉承幹(1881---1963)也到金陵一游,見書肆眾多,大喜過望,傾力到狀元境等處採購,書商見之紛紛攜書登門求售。劉氏宅心仁厚,按值付酬,售者購者皆大歡喜。劉氏因之收穫頗豐,自此開始藏書,不久在家鄉南潯建成著名的嘉業堂藏書樓。


進入民國,夫子廟仍然是舊書業發達之地,圖書銷售依然火熱。各種教科書與洋裝書取代線裝古籍,充斥大小書店。那些石印本書籍對於普及教育,廣泛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國時期除夫子廟外,與之靠近的太平南路楊公井也是舊書業發達之地。當時的楊公井書店林立,新舊書雜陳,人稱花牌樓書店街。南京現在唯一的古籍書店就位於楊公井,當然古書的買賣是不多了,只能做些舊書和新印古籍業務。前幾年曾在那兒看到一本汪偽時期的中央大學圖書館藏書目錄,書印得非常精緻,裡面收了一幅圖書館雪景照片,畫面開闊疏朗,拍得十分漂亮。那圖書館抗戰前是教會辦的金陵大學圖書館,現在是南京大學圖書館,房子還在,但幾十年物是人非,周圍場景全變了,沒法再拍那種照片了。汪偽時期的文獻在抗戰勝利後銷毀了不少,現在更是難以收集了。


夫子廟位於城南,而位於城西的朝天宮,近年逐漸發展為頗具規模的舊書集散地。朝天宮原為明代三大節前文武百官演習朝見天子禮儀之處,平時則用作皇室成員與王公貴族焚香祁福道場,現為南京市博物館所在地。朝天宮所在的莫愁路早年也是舊貨業集中之地,五十年代後成為機電產品一條街。在朝天宮宮牆外與秦淮河之間不寬的小街上,集中了一批書販。有的是靠牆擺個攤位,有的沿河支個棚架,資本多些的有象樣的門面房,各做各的生意。但看看他們賣的書,多數大同小異,大概都是從廢品收購站或是由挑高籮的收來的,當然也有人上門兜售的。各家出售的主要還是近二十年來出的書,也常見一些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如筆者就曾在那兒看到一本南京工學院圖書館印行的《詩花集——悼念敬愛的周恩來總理》,1977年的油印本,16開,130頁,裡面收錄了4篇文章和156首詩,還刻印了幾幅周恩來的畫像。鋼板蠟紙刻印人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是要有點技巧的。南京工學院圖書館前身是民國時期的東南大學圖書館、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也曾一度因紀念捐錢者改叫孟芳圖書館,現在是東南大學圖書館。

在朝天宮舊書市場偶爾也能看見更早些的舊書,但真偽如何就看你的眼力了。常常能看見外文版的書籍,各種文種的都能看到一些。現在的人除了英語,其他不是小語種的外語書也少有人問津了。這些外文書大多是民國和五六十年代的人讀的,那時好象還不是像現在這樣講外文就是指英語。中國古書造假是古已有之,以致辨偽成了一門學問,但外文書造假卻並很少見到。


除經營舊書外,有的書販還兼營其他舊貨古玩之類的東西。前不久筆者看見一位老者在一家舊書店門前挑了一大堆舊信封,店老闆又翻出許多舊信封讓他坐下慢慢挑。他的老伴也在一旁相陪,因無事可做就嗑瓜子打發時光,看著倒也有趣。


我的一個朋友近年來成了朝天宮舊書市場的常客。他常常是早晨5點鐘就趕到那兒,冬天的5點鐘天還黑乎乎的,但那兒已經有人在等候早市了。幾個人就在一起扎堆聊天,當然聊的內容大多與書業掌故有關。到5點半,擺攤賣書的才來,幾個人立即停止聊天,各自分頭捕獲獵物去了。去那麼早就是為了把中意的書收歸私有,遲了就成了人家的囊中物了,那樣豈不可惜?這些書迷的敬業精神實在令人敬佩。他們大多是收藏清代和民國時期的舊書,清代的書已經是很少見了,明版書自然是想都別想了。我那朋友專收民國時期的南京地方文獻,這類書以位於龍蟠里的南京圖書館特藏部(現在屬於歷史文獻部)收藏最多,能在朝天宮看到一些漏網之魚就算是幸運的了。南京還有一些老人收藏有民國時期的出版物,流散到朝天宮的已經是七零八落不成系統的了。精明者常常與這些老人拉上關係,下幾年功夫,交情好的也許能夠如願以償。


每逢休息日,在朝天宮欞星門與文廟大殿前的空地上,就會有個文物交流會場,其中也有一些書販經銷舊書,那些人大多數是外地來趕場子的,哪兒有場子就往哪兒趕。不象朝天宮宮牆外的那些書販,常年在那兒守攤。這種交流會是魚龍混雜,什麼玩意兒都有。曾經看見有人兜售日本戰刀,說是侵華日軍指揮官岡村寧次的指揮刀。居然有人相信,花了幾百塊錢買下,還在報上發消息,請人鑒定,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交流會上能見到清末至民國時期的石印本書,還有一些木刻本,版刻模糊不清,品相也欠佳。

舉辦這種文物交流會近年成了時尚,除市博物館外,位於中山門內的江蘇省屬的南京博物院也在休息日搞這種活動。書販們兩個場子輪流跑,東西當然都差不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亡清者必袁?袁世凱擬謚袁崇煥為「肇祖原皇帝」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