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萬億市場巨變!這個行業面臨史上最大變革!

萬億市場巨變!這個行業面臨史上最大變革!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1982年美國NCB與環球電視集團共同打造了一部90集的科幻電視劇《霹靂遊俠》,是一部講述了男一號Michael Knight駕駛一輛具有高級AI的跑車KITT,在罪犯橫行的世界裡打擊罪惡,扮演超酷現代羅賓漢的大劇。

由於這部電視劇收視率太高,在美國播了好幾輪,引進到國內後也是收視率大熱,裡面超級AI跑車原型車龐蒂亞克火鳥成為了一代人的終極夢想。

喏,就是上面這個現在看起來也很炫酷的跑車,不過現在想想,其實就是超級電動車+人工智慧+武器裝備,順帶著給連上WIFI或者5G信號了。

雖然最後造火鳥的車廠倒閉了,但是未來汽車一直都是人類的夢想。這個夢想促使著電動汽車行業相關科技的不斷進步。

言歸正傳,今天跟大家聊的就是有關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話題,但本篇跟科技無關,而是新能源汽車這個行業所發生的巨大變革!

1、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巨變

最近幾天看到了幾個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新聞:

工信部苗圩表示:2020年後新能源補貼將全面退坡。(也就是政府要取消新能源汽車的補貼)

科技部長萬鋼表示:適時實施汽車節能積分制和相應獎勵措施,加快碳交易制度。

在剛剛閉幕的2018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表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充電樁建設數量達到45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達21萬個,已形成一定規模,但利用率不足15%。

青海省副省長王黎明表示:青海省將全力打造千億元的鋰電池產業基地,推動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一邊是國家計劃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且對汽車行業推動雙積分政策,另一邊是國家大力推動充電樁和鋰電池產業的發展。很多人就看懵了。

我們來一步一步分析。

首先,各位要知道,這幾年國內炒作的轟轟烈烈的新能源汽車,其實基本都是賠錢的!

不管你去看一些造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還是非上市新能源汽車公司的。也不管你是生產乘用車還是商務客車的,全都是賠錢買賣,這行當根本就不賺錢!全部都是靠政府的財政補貼。

如果沒有政府巨額的財政補貼,國內新能源汽車這生意是分分鐘玩不下去的。一旦政府把財政補貼這一塊兒拿走,這些新能源汽車的利潤馬上歸零,甚至變成負數。

很多做新能源汽車的公司,最早之所以做新能源汽車,其實就是想騙政府的財政補貼。

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有國家財政補貼和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並且補貼力度相當高。

但我國新能源汽車過去的補貼政策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政府的財政補貼是給到了汽車製造企業,我們去看大洋彼岸的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是給到了購買汽車的消費者身上。

這就造成國內這種補貼的方式形成巨大的騙補漏洞。有些企業拿電瓶車就開始充當新能源汽車進行騙補。但這東西不就是老年代步車么?!

新能源汽車之特斯拉與國產「老年代步」新能源車:

還有一些汽車製造公司,由於我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是提前申請先行補貼,所以這些汽車製造公司的老闆通過非關聯人員註冊汽車租賃公司,然後購買本公司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從而進行騙補,等等。

下面騙補這麼黑膩,以為國家不知道么?

所以在2016年,財政部曾聯合三部委對國內93家車企展開長達9個月的調查,發現有73家新能源汽車進行了騙補,甚至連東風、一汽、上汽、廣汽這些著名大廠都在榜單里。而上市公司金龍汽車的子公司——蘇州金龍公司由於騙補被政府硬是追回了中央財政預撥資金5.19億元,並且被罰款2.6億元,合計近8億。最後涉案人員跳樓的跳樓,進去的進去。

這在當時是轟動全國的爆炸性新聞,但也能夠一定程度說明新能源汽車對財政補貼的超強依賴性。

此後,政府此後的政策也開始發生變化,2016年12月30日對於電動車補貼有了新政策: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必須達到3萬公里才能補貼。

也就是從前期補貼變成了後期補貼。

但是我們看到2017年過完之後,2016年賣出去的新能源車仍有一大半沒拿到補貼,不少新能源汽車還在跑3萬公里這個「通關任務」上。

從工信部發布的消息上看,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了51.7萬輛,銷售達50.7萬輛,補貼的申請數是23.8萬輛,補貼核定數是22.8萬輛。申請資金總共是296億元,審批通過的是288億元,其中客車215億元,乘用車71.7億元。

從數據上看,拿到補貼的車連一半都不到。

這背後,其實是傳統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與政府政策之間的互相博弈。

2、電動車獨角獸——特斯拉

說電動車產業,不得不說起特斯拉。

特斯拉電動車是人類高科技的混合體,代表了目前電動汽車的最高水準。但是,我們這裡不談科技,我們只談這個行業。

中國的雙積分政策的具體實施操作細則,這個大家不用看的很細,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產業的政策規劃和制定,我們在很大程度是參考和學習美國的政策。

既然我們參考美國,那麼做為美國最大的純電動車製造企業特斯拉就是我們重點研究的對象。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特斯拉到底靠什麼賺錢?

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知道國內這些新能源電動車未來怎麼能盈利。

特斯拉總市值接近600億美金,相當於國內的比亞迪+廣汽集團。那這麼大一家公司靠什麼賺錢呢?

其實,第一是政府對消費者的一個減免補貼,還有很重要一部分是靠賣電動車的積分。

在特朗普稅改法案之前,美國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生產的前20萬輛車有每輛7500美金的稅收抵免補貼。那麼,你造夠20萬輛車,營收上就會有15億美元的厚度,其實也就是你利潤的構成部分。

而由於特斯拉沒有燃油車,所以積累了大量的積分,根據數據從2009年到2015年,特斯拉通過出售ZEV積分獲得約5億多美元的收入。

那現在是什麼情況呢?我們再來看一下特斯拉最新的2017年三季度財報:

很明顯,特斯拉在營收持續走高的情況下,利潤卻持續下滑。背後是成本高速攀升、20萬輛車之後政府補貼缺失及積分失去議價權。

所以,知道為什麼特斯拉交付經常延後么?

你交付的越快,你賠的就越快,還不如慢慢交付,虧損能控制的住。

3、雙積分制度背後的邏輯——碳排放交易

然後回到我們國內再來看,所謂雙積分,無非就是燃油車購買新能源汽車得積分來換取銷量。

到了這一步,我們再來看電動車的雙積分制度,可能很多人都感覺這個政策有點眼熟。

沒錯,其實所謂雙積分制度的背後就是碳排放交易。

PS:這裡插一句題外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最近期貨市場上了一個品種——蘋果,蘋果作為水果,不是整個社會作為糧食背景的底層需求食物,蘋果期貨背後的本質就是蘋果樹,說的更清楚一點就是中國青山綠水的一個縮影,所以,蘋果期貨的本質就是類碳排放交易。

言歸正傳,既然你燃油車生產製造企業車造的多,排碳多了,就應該承受高額的成本,把你的利潤轉移到新能源汽車這一產業上。

所以,對於絕大部分傳統燃油車製造企業,這些企業的歷史包袱很沉重,如果馬上批量上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前期投入、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及開拓都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和人力。這裡面需要時間的緩解。

所以,你就會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根據外媒的報道,早幾個月前,我國的「雙積分」政策發布徵求意見稿出來之後,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親自出面,希望中國政府能將「雙積分」政策延遲到2019年實施。另外,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的汽車製造商協會也曾聯名呼籲中國政府延遲或放寬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配額計劃。

我們知道,德、美、日韓背後有巨大的燃油車製造企業,這背後又有巨大的利益集團。所以,我們看到最近大眾與江淮成立合資公司,眾泰與福特成立合資公司等等,都是在尋求雙積分政策實施後如何平衡燃油車和電動車的生產實現利益最大化。

並且在石油價格最近幾年處於歷史底部的區間大環境下,新能源電動車的道路依舊坎特。

在這種強大的政策背景和產業背景變遷的情況下,我們能夠看到,汽車行業勢必將掀起一場巨大的洗牌和企業整合。

未來幾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成為全世界的巨大焦點!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是會超越美國,成為東方新能源汽車之國?還是向過去的光伏行業一樣,成為一個行業經濟的教科書案例,這要隨著時間去觀察、驗證!

但毫無疑問,這個行業在進行一場巨變,各大車企在戰場即將兵戎相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筐投資 的精彩文章:

誰在撒謊?蕭條低迷的中國經濟憑什麼高歌猛進

TAG:米筐投資 |